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图文直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图文直播 > 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暨2020中国大健康论坛
  • 人民日报社

  • 1
直播已结束

直播编辑:
罗芳菲  宋盈莹

时  间:
2020年12月22日9:00-11:45

地  点: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报告厅

指导单位:
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会议议程:

09:00

主持人介绍参会领导及嘉宾

 

09:05  领导致辞

 

09:15  主旨演讲

 

09:30 

发布2020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慈善人物”、“扶贫人物”、“中国健康产业影响力品牌”等名单

 

09:50  主旨演讲

 

10:05  代表发言

 

10:20

发布《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10:30

“乡村信息官”培训启动仪式

 

10:40

“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园服务平台启动仪式

 

10:50  

圆桌论坛1

主题:凝聚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

 

11:20  代表发言

 

11:25

圆桌论坛2

主题:践行社会责任

  • 圆桌论坛2:践行社会责任
    2020-12-22 11:44:58
    嘉宾主持:
    国铁北京局集团党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 李溢春
    嘉宾:
    江苏省灌云县税务局副局长、灌云县南岗镇副书记 陈新年
    北京轻松集团高级副总裁 马孝武
    湖南人寿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刘霞

    李溢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身体安康。昨天渡过一个最漫长的冬夜,迎来了今天的曙光和朝阳。我们的主题发言是“践行社会责任”。我们的发言嘉宾是:

    江苏省灌云县税务局副局长、灌云县南岗镇副书记 陈新年
    北京轻松集团市场负责人、高级副总裁 马孝武
    湖南人寿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刘霞

    现在首先请陈新年局长的第一线的故事。

    陈新年: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论坛,也感谢组委会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

    我是2018年4月份到达灌云县南岗镇岗东村任第一书记,经过两个月的调研,流转200亩土地,同时注册了连云港岗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超特外贸公司签订了贡菜、辣椒等订单协议,当年就获得了30万的收益。创造了岗东模式(公司+基地+大户+经纪人+农户),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15万,今年达到150万。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一座,7公里村主要干道,还有路灯等等民生项目。我们跟另外一个村打造了灌云县电商环,把灌云农特产品全部推到线上,到目前为止营收达到640万,纳税38万,利润29万。

    岗东模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灌云县县委县政府在田头开展了岗东模式新闻发布会,江苏省领导参考,专题发文推广。30余家报纸跟踪报道,2020年南岗镇全力推岗东模式,协调17个村注册了产业总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同时协调30个村注册了产业公司,总公司业务有三块:

    贸易,跟国有企业合作,经销钢材,业务编辑全国各地,每月销售达1000多万,利润在30万左右。

    种植,公司流转的土地3000多亩,主要跟农贸市场合作,解决了指导各村种植什么、种得好、卖得好的问题。

    食品数据管理,把种植的农产品从种植、深加工到运输到消费这块进行数据管理,我们第一步就把红薯从种植、深加工到餐桌所有的环节,打造了可追溯管理。

    非常感谢这次论坛给我这样的机会,作为一名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里,我将会带着大家继续走好走稳在兴业惠民的道路上,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

    李溢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陈局长作为一直在基层挂职的,为老乡办了好多实事儿、大事儿,也让我们感觉到了想干事儿、能干事儿、能成事儿的基本干部的优秀形象。

    下面有请刘总讲讲您的故事。

    刘霞:

    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授予中国人寿湖南公司民生示范工程,这也是对保险扶贫的一个肯定,也是对于中国人寿的认可。中国人寿是一家大型央企的金融机构,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助力脱贫攻坚,关注民生福祉作为我们的己任,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要发挥保险机构专业的特点和风险管理的这份职能,努力地用保险的方式来守住脱贫攻坚的成果,也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再加上一份保险。”这么多年来,中国人寿一直在发挥着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关注民生的发展。我们要发挥“保险减震器”的作用,通过设计一些关注民生的保险产品起到减震作用。比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设计了扶贫保险,针对留守儿童设计留守关爱保险,这次被授予民生示范工程的乡女关爱保险,还有助产保等等都是关注民生和社会的保险的产品。通过这些保险产品的设计和一些保险的服务,来发挥“减震器”的作用。

    二是发挥助推器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关注民生的事业,为乡村振兴工作,比如通过一些乡村带货,通过党建共建,通过教育扶贫,还有驻村的,湖南中国人寿扶贫挂靠105个乡村,派驻的扶贫工作人员全省就有70多个,驻村第一书记也有十几人,这是扶贫工作的助推作用。

    三是保险稳定器的作用。

    我们的想法就是通过保险的服务,用保险的方式,守住各层级扶贫的成果。尤其是在后扶贫的时代,怎么样防止意外、疾病返贫都是需要关注的,通过保险为他加一份保障,也为人民的美好的幸福的生活,通过一些健康的保险,医疗的保险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李溢春:谢谢刘总。安康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今年疫情让我们彻底认识到真正健康除了身体,还得有兜底,也底气才能活得更安康。

    马总您说说。

    马孝武:

    轻松集团是健康保障的领先平台,大家熟悉的有轻松筹,这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很早的一个平台。从轻松筹研发出轻松保险,轻松保险是互联网牌照,会卖互联网方面的保险,互联网在疫情期间按整个销售模式来看,每个月都有将近200的增长,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有可能遇到很多足不出户的情况,我们肯定会在网上卖保险。

    有了轻松保,发布完了会有轻松健康,轻松健康也是解决用户在整体看病难、挂号难等等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终端的问题。

    对轻松集团来说,我们最终目的是能够把健康和保障体系能够进入心目当中,疫情期间独创了新冠肺炎赠险,联合150家企业做到将近400多万人领取免费的赠险。这个赠险最高赔付是25万,是免费领取,如果得了新冠肺炎就可以赔付。我们当然不希望有赔付的案例,但是实际有发生一起是来自江西一位先生。

    轻松集团一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从自己的筹款业务线到保险保障,到健康业务线,都是用现在流行的方式,用科技、互联网,能够让国民享受到简单、快速、便捷的方式。同时,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包括官方的,国家卫健委、民政部、银保监对我们大力的支持,帮助企业可以有更好的快速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比较简单的汇报。

    李溢春:践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听了马总的发言,它跟着我们的时代变化在变化,保险更人性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非常好。

    伟大的梦想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践行社会责任永远在路上,永远是主题,在座的嘉宾在会议后要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相信各位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梦想的过程中实现我们伟大的新的春天的故事。

    谢谢大家!
  • 上海山屿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雄:
    2020-12-22 11:37:55
    各位朋友大家中午好!感谢组委会,我们山屿海是一家集旅游、酒店、景区、医疗、体育、终身教育、互联网医院的跨国性的成长性公司,我们在日本新县有我们纯62度的温泉酒店,将近100亩。特别值得一提的,我们在浙江湖州、太湖的南岸,有一个硬件,目前中国最好的康养酒店,叫幸福湾。还有在我们两山思想的发源地,浙江安吉,投入了10亿元,也是习总书记两山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者。

    我们在疫情期间从国外组织了很多防疫物品,在上海、杭州50多个社区,花了几百万免费来做公益,来给我们的会员朋友、给我们社区的孤寡老人提振信心。

    在2020年8月1日,《新闻联播》同期声,我代表旅游行业、代表民营企业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表态,我们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们山屿海是一家家国情怀的公司,满怀着感恩,我们在疫情这么多困难的情况之下,积极组织长三角的中老年高端人群到乡村去放飞心情,把旅游、把康养和我们的乡村振兴、扶贫关爱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未来,我们山屿海不但是一个康养综合公司,而且要是一个我们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精神家园的平台公司。

    在此,我也希望我们大家像我们山屿海一样,为中国的康养事业、旅游事业、为我们的祖国贡献一份山屿海的力量。谢谢大家!
  • 圆桌论坛一:凝聚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
    2020-12-22 11:36:02
    嘉宾主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于发友
    嘉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副师长 朱自峰
    天津市河西区政法委书记 韩琳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区长 张伟
    新疆阿勒泰市市长 余海明
    山东曹州古城旅游文化公司总经理 杨汉俐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委书记 丁建成

    于发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当时光的脚步迈进2020年最后的十天,历史的巨轮在这亿万人民的小康宿愿,穿越困难与险阻,即将抵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我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海明,受第八届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担任本届论坛第一轮圆桌论坛主持人。我们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凝聚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受约的发言嘉宾,他们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副师长 朱自峰
    天津市河西区政法委书记 韩琳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区长 张伟
    新疆阿勒泰市市长 余海明
    山东曹州古城旅游文化公司总经理 杨汉俐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委书记 丁建成
    欢迎各位嘉宾!
    首先请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副师长朱自峰发言。

    朱自峰:

    首先,感谢人民日报、感谢《民生周刊》、感谢北师大,为我们提供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

    说心里话,我来参加本次论坛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有想到,在2020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即将收官的时候,我们很荣幸来参加如此温馨又如此庄严的民生论坛。

    第二个没有想到,就是本次论坛规格这么高,来自于全国各地、来自于中央的各个部委、来自于我们的高校,不仅仅跟我们分享了各地的经验,聆听了各位领导和大咖的报告,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鼓舞、鞭策和教育。民生是幸福之本,是老百姓的生活,确确实实通过参加这次论坛,我们更加凝心聚力、更会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民生。在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迎来100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如何来不断书写民生的一曲又一曲赞歌。

    第三个没有想到,河南对口援疆能够获得2020民生示范工程奖,这不仅仅是对河南对口援疆的一种肯定,也是各种专家、社会各界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拥护和肯定,做的工作仅仅是对口教育援疆的一个缩影,但是没有想到能引起社会各界和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的肯定、鼓励和鞭策。确确实实对口援疆,河南省从2010年像《民生周刊》本次论坛一样,走过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应该说豫哈两地深度交流、交融的十年,哈密市是兵团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十年,更是豫哈两地结下深厚友谊的十年,这几年无论是哈密市还是兵团的教育教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升。

    我个人感觉到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大,教育投入大,占到了援疆资金的1/4,凸显了教育民生之基。第二,多,选派的老师多,这几年选派了将近900名计划内援疆教师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本地的实际,又选派了两千多名走进援疆教师的计划。第三,真,真心投入、真情入心,付出于援疆的事业。现在哈密和兵团十三师所有的学校和河南省的数百名学校全部实现了手拉手、心连心的结对帮扶,3万多名师生,也通过与河南师生结下了兄弟情、同学情。第四,好,效果好。哈密的本质教育实现了突破,哈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援疆的带动实现了突破,哈密的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了突破。这次民生奖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将以本次论坛和领奖作为新的动力,来推进教育援疆乃至整个河南省的对口援疆不断芝麻开花、不断升高,来进一步实现或者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刚才我突然想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当一个人没有走向丝绸之路的时候,您的家就在这个之间。当一个人走向这个丝绸之路的时候,我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通过参加这个论坛,河南和哈密兵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当然河南、兵团十三师和哈密市,尤其是与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与各地架起了一座桥,所以援疆事业也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一个人都需要使命去完成,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当一个人身处于历史的波涛之中,我们不断地用激情来拥抱历史,去创造历史。谢谢各位!

    于发友:谢谢朱师长,朱师长饱含深情,从四个关键词:大、多、真、好,分享了河南省对口哈密市和十三师的对口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成效和经验,感谢朱师长。

    韩琳:

    首先感谢主持人,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参加论坛,来向大家汇报天津河西做的一些工作,同时也向各位领导学习。

    天津市河西区是天津中心城区,作为中心区长住人口多,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河西区主要围绕党建引领、一网覆盖、全民参与的思路来实践、打造社会治理新的模式,来推动更高水平平安河西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压实责任,来打造社会治理的新的格局。这是主要是体现在一个是强化党委的统筹和我们分级的施治,同时引领群众来参与。另外一个方面,平台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治理新的体系。这方面主要是一个是实现网格管理的平台运作,同时实现一网网格化管理的一贯到底,同时实现科技支撑的全程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是围绕的问题导向来破解难题,实现社会治理的突破。这在这方面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困难群众兜底的特殊人群的全保障。二是强力推动各类劳动纠纷、信访件的化解,来实现社会稳定。

    在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治理方面河西做了一些探索,离我们跟兄弟区大家的工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同时虚心向大家学习,进一步实现实现社会治理的探索,真正破解我们城市中心城区社会治理的难题。再次感谢此论坛提供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们河西的工作。谢谢。

    于发友:感谢韩书记,中心城区如何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我觉得政法战线做出了贡献。下面请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张伟区长发言。

    张伟:

    主持人好,各位嘉宾好,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与大家交流卫东区的一些做法,也向兄弟县市好的经验进行学习。

    卫东区是河南腹地的一个区,是平顶山市的老城区,也是中心城区,卫东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其中老龄人口将近6万人,老龄化率将近20%,远远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民生要求。我们区里这两年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一方面是注重基层基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区里投资5700多万元建立了区级的综合养老、职工养老服务平台,对全区养老服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考评。在12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3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日间照料养老中心,在将近300个居民小区里全部建立了养老服务点,建立了四级平台。同时也实现了家庭、社区、机构、社会四级的养老链条,为辖区的老年人提供了助行、助残等几方面提供服务,并且基本上健全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辖区的老年人精神愉悦、幸福生活。

    另一个方面,我们在政策引导上和营造社会氛围下上了工夫,区里专门出台了养老、孝老、敬老的实施意见,每年有三千万元用于养老服务,这几年相应的又增加了1500平的养老场地,免费供养老机构运营,特别是把我们河南省的知名养老机构引入,从而带动全区的养老机构为辖区的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上提升品质、创造养老服务的品牌,同时我们区里对70岁以上的失智、失能等有特殊困难的老人,还有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他们提供服务,为每个人提供每月200元上门服务补贴,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考核评比,对于每年1到10万元不等的运营补贴,对床位给予每月80元的床位补贴。特别是我们辖区对百岁老人在过生日的时候,给予寿星红包,在全社会举行养老、敬老的工作。

    我们2018年底正式运营的时候,好多老年人在中心就餐的时候,自发的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共产党好。老年人发自内心的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当政府把好事办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这句话激励了我们,也鼓舞了我们。在这里发言,我也想起了1984年1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我们区里将在财政支持、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在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上持续努力,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幸福生活,在全面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再立新功。

    我的发言结束,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

    于发友:老龄化时代已经慢慢的走来,我们张伟区长分享了卫东区以政府主导、医养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养老保障体系,做得很实、很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很受启发。

    下面是新疆阿勒泰市市长余海明发言,有请。

    余海明:

    主持人好,各位朋友们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咱们今天的民生论坛。阿勒泰市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产业发展定位的小城市,在民生方面我觉得我们做的工作和我们很多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刚才聆听了各位老师、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受益很多。我们旅游业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在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的引领下,在阿勒泰做了大约140多个阅读角落,这次民生示范工程,我们按照地委的要求,发展旅游的文化引领也是我们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出的文化润疆的要求,目前受益的群众还是比较多,感受到文化对旅游发展的作用。这块我们今后还会以更大的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给它做好。

    阿勒泰的旅游,大家可能更多的听到的是喀纳斯,实际上现在阿勒泰市在以冰雪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发展上也走出了一条新路,阿勒泰的雪很好,叫雪质好、雪期长、雪量大,是滑雪爱好者奉为圣雪的地方,并且阿勒泰是人类滑雪起源地,已经在国际国内都得到了认可。所以我也希望我们广大的旅游爱好者、滑雪爱好者能够到阿勒泰去。

    围绕民生,我们想今后我们第一个是围绕旅游做足雪文章,在冰雪方面要做更多的文章。

    第二叫做活水经济。阿勒泰的水量,年径流量能达到123亿,我们的水其中有一种叫低氘水,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种水。今后我们在围绕民生、发展经济方面要做足水经济。

    第三,阿勒泰有非常好的农牧产业发展的资源。

    我们按照我们的规划要求,做强旅游产业,在这三条方面我们今后会围绕民生做更多的工作。也希望民生周刊和我们的论坛能够继续关注阿勒泰,关注阿勒泰市的发展,我们市委政府也会更加努力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引领下,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第三新疆座谈会的引领下,特别是在民生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于发友:感谢余海明。


    杨汉俐:

    谢谢主持人,谢谢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给了我们这样一次机会,我来就如何高水平助力小康社会发展谈一下。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我认为小康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人民群众停留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满足上,而是要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国防等诸多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曹州古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自身实际,让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发展理念,打造潮州古城旅游文化产业来带动山东菏泽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曹州古城以古城墙、唐城、宋城、明清园、民国园、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物,彰显菏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菏泽地方人文特点,融入菏泽城区整体发展,将成为菏泽发展的一个经济增长点,一张新的社会文化名片,一个展示、提高菏泽城市经济、文化形象的途径和手段。大幅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值,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实现旅游带动人流、商业带动消费,每年数百万的游客来菏泽,将会给社会、给菏泽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

    我想追求高水平发展的小康社会,就是追求经济发展、提高百姓收入、推进经济文化、缩小小城差距、区域差异和收入差异,以及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生态宜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绿色发展、加快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以生态特色壮大美丽经济,这样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谢谢!


    于发友:感谢杨总,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当地开展旅游文化,特别是古城文化、牡丹文化的一些理念和经验的分享。感谢。

    下面有请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区委书记丁建成发言。

    丁建成: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提供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在这里交流。

    吴忠市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是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区,1998年开始建设,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市辖区,我们先后搬迁了宁夏八个县的贫困群众23.58万人,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战酷暑、斗严寒,谱写了一曲沙洲起高楼的生态文明创业史歌。先后荣获中国葡萄酒第一镇、中国富硒黄花菜产区,今年2020年3月,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实现搬得住、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也是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红寺堡区的移民来自于宁夏山区八个县,156个乡镇,412个行政村,有16个民族,既有生态移民、工程移民,还有政策移民,也有省外移民、自发性移民,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习俗在这里交织,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形成了巨大的考验。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宁夏视察,第一站就到了红寺堡区弘德村,总书记对异地搬迁移民和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我们继续做好异地搬迁移民的后续扶持政策,重点抓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铭记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期望,我们在加强产业和就业的同时,在社会融入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依托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加大我们的社会融入,我们提出了构建城乡社会治理一张网,重点抓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推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社会135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咱们的135治理模式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宁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6的社会治理模式,结合红寺堡移民地区的实践基础等。重点是依托咱们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全覆盖的优势,让网格员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矛盾纠纷的调节员、社会治安的联防员、便民惠民的服务员,及时及早的收集信息,通过我们县乡村综治中心的社会治理大脑,形成迅速响应、分层筛选、分类管理、问题联治的方式。同时我们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支撑,推动我们的乡村治理的德治、法治、自治的融合。

    135治理模式的日报全面推行,红寺堡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我们连续三年被自治区命名为平安县区,同时成功创建了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今年11月8号,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到我们红寺堡区调研基层治理模式,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刚刚闭幕的宁夏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赋予我们红寺堡区建设全国异地搬迁、生态移民及脱贫致富示范区的时代重任,我们也是以这次自治区的要求为己任,按照总书记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继续发扬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创业奋斗精神,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书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红寺堡篇章!

    再次感谢人民日报和《民生周刊》提供的这个机会,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嘉宾的关心关注,诚恳邀请大家到我们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于发友:感谢丁书记,丁书记分享了他们区移民安置脱贫致富以及社会治理的很多经验做法,我觉得特别是创造了135的社会治理模式体系,解决了20多万移民的安置工作,还创造了脱贫致富的很多经验做法,非常了不起。我们六位发言嘉宾都完成了,听了六位嘉宾的发言以后,感触很多,我们深刻感受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成就,也确实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自豪、为之振奋。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想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地为人民的幸福、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失之奋斗,就一定能够乘厂风破万里浪,不断地把为人民奋斗的事业推向前进。谢谢大家!
  • “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园服务平台启动
    2020-12-22 10:44:59
    本次论坛盛会也是“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平台的发布会。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前的教育已脱离了简单的教书育人,而形成巨大的产业,那么如何对产业赋能,通过教育强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主题。

    历经20余载,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很荣幸地成为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指导发起的“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服务平台的全国独家运营方。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秦麦科技。

    秦麦科技自成立以来,就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文旅、康养、产融教育为引擎。融合高新科技及国际前沿技术,打造了联盟+平台+产业集群+IP集群+融媒体矩阵运营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集传统产业链、文旅研学、产教融合、康养旅游、高新科技、应急安全、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及融媒体运营九位一体的产业集群运营服务体系。

    本次“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服务平台将由人民日报社全方位指导,全资源导入,全媒体资源运营的推广。由秦麦科技进行资源的整合,全面运营和全产业推进。

    “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服务平台是为了激活存量资产,提升区域的价值。我们将以打造以平台为核心,以联盟为轴,以实践为带动的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我们是通过平台及联盟基地群和园区四位一体。

    接下来以西安市白鹿原区项目为例,由“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服务平台作为总平台,由人民日报社进行总体指导、品牌导入、推广宣传,由秦麦科技进行整体规划、资源管理及专业运营,我们通过人民教育产业联盟进行相关的配套及服务,最终我们是以人民教育基地群和人民教育产业园两条抓手进行落地。

    目前全国已经做了具体的工作,我们在西安市白鹿原拟计划打造农文旅产融教育示范基地,基于14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33个特色产业园区及农业人口3.2万和现在8所院校,总体面积47.5平方公里,进行系统落地。通过国防教育主题、劳动教育主题、红色教育主题、考古研学主题等,进行全面的主题板块的落地。秦麦科技在接近10余年的时间服务超过5000+的合作,最终以产业赋能进行融合落地。

    “人民教育”融媒体产业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人民教育媒体运营平台、人民教育综合产业园、人民教育劳动研学旅行基地等几大板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秦麦科技秉承这一理念,在人民日报社的指导下,通过“人民教育”平台为区域产业赋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里我也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乡村信息官”培训启动
    2020-12-22 10:36:32
  •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原国务院参事、原农业部副部长 刘坚:
    2020-12-22 10:28:09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全面建成小康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思考”。

    目前大家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巩固小康的建设成果,融合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小康的衔接,这三个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我希望在抓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探索和规划并抓好一些典型、看好一些路子,推进社会主义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更大的民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建议已经非常明确,到2035年要基本这个实现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要在15年时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新中国建设多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物质基础和改革经验。但我今天想讲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第一,时间是紧迫的。我们建国70多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扶贫共建,实现了小康社会,在这个基础上再花15年时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第二,任务是繁重的。我们14亿的大国,农民比重很大的国家,建设农业现代化。我们大家注意一下,这次提到的仅仅是农业现代化,而是叫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更多就是偏重于产业,农村现代化就包括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环境治理的现代化。第三,探索性是很强的。因为我们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我们叫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没有现代的道路可走,搬西方的道路不行,前苏联的道路不行,必须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第四,我们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我们特殊的国情,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些特殊的难点,比如我们的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比如我们农民的素质不适应现代化,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比如法国,法国农民的职业教育的程度,97%是大专院校,我表弟在法国待了9年,我问他这个数字到底准不准?他想了一下,说差不多。要农业作为一个农场主,既要会科技、也要会经营,没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是不行的。你在城里开个小店不一定。我们的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我们的户均规模0.5公顷,是日本的1/6、美国的1/400,我们的劳动生产力大体上是日本的23%,欧盟的10.84%。去年我在这儿也讲,农业不是个低端产业,它利润不低,关键是我们的规模小、我们的劳动生产力低,这些生产力的差距不仅是我们的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难以缩小的重要问题。

    2019年,我们城乡收入差距是2.68,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大家都知道,可能好多朋友还没有这个概念,像现代化农业的国家,农民的收入都要比城里高30%到40%。而20年前,我们都是1:3点几,去年是1:2.6,城里人的收入是农村的两到三倍,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许多指标,但作为农民来说,我们今天讲民生,就是收入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很艰巨的任务。城乡收入发展的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要显著缩小,不能是几倍。

    如何让农民的收入能快速增长,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探索我们自己的道路。我讲主要还是改革,我知道今天还有很多到会的地方领导,我给你们提两个建议。一个建议是要总结各地已经探索成功的典型,建国多年来,改革40多年来,各地都探索了一批农民富裕、环境优美而且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这些典型接地气,符合我们的国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培养成长的典型。当然,这些典型还不够完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探索是必要的。我去看了好多典型,他们农民的收入要高好多倍,不少的典型农民已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且有的还高于城里人,而且环境优美、贫富差距缩小、社会稳定和谐。我觉得这些典型就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探索的一些典范。

    我们认真总结自己这些典型、这些模式和途径是最现实的、最接地气的,所以我今天也希望你们很好地总结典型,完善典型,扩大典型。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江苏的华西村,我在江苏工作了30多年,2010年我去调研,当时农民的人均收入是8.5万元了,十年前上海居民的收入也只有3万,农民收入超过了城里,而且家家有小汽车,住房宽敞,社会风气好。当时让我写一幅字,我写了这么一幅字“中国农民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但也有的同志讲,华西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任何一个典型不可能十全十美。

    又比如我去年去了浙江的一个村子,发展现代农业、立体农业、旅游农业,我们去了当地老百姓家里,基层干部给我们介绍,他们这里最多的两句话,一句话是“一家富,不算富。集体富,才算富”。二是“村村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小康富裕,基本实现了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当然还有许多发挥引领作用的村,比如江苏张家港的村,这个村非常重视文化。前两天我到江苏的大丰,看恒北村,农民基本上全都达到了城市里的收入。我想了一下,这些典型尽管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又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第一,都有一个优秀的村党支部以及带头人,有坚强的领导,建立优秀的党组织,是巩固扶贫成果、践行农业化的基本。第二,都有一些集体经济。第三,都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都有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村基本都做到了农民收入高、环境优美、绿水青山、贫富差距小、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但也有不少典型村我也去了,在发展上、管理上还有不足之处,我希望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可以进一步完善。所以我讲的第一点,希望各地总结、培养一批农业现代化的典型,这是最主要的。

    第二点,认真总结各地正在进行改革和探索的农业现代化的中国之路。五中全会对今天的农业发展思路很明确,以城带乡、工农互促,五中全会也进一步明确了,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要顶层先行,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见不一样,各地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这几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包括推进农业的乡村振兴,也有不少探索。比如城乡一体、三产融合,摸索符合各地实践的多种经营方法,立足县域是基础,城乡一体是重要途径,就是规划政策、产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化,提高农民的素质。

    这些经营模式、经济主体上也有好多好的探索,比如贵州的六盘水总结的,资源变资产、资源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我们对19个省份进行分析,小麦每亩基本增收356块钱、玉米388块钱。还有共享农业、家庭农场等等。这些改革基本上也有这么几个特点,就像我前面讲的这些各地的典型,探索的都是通过提高服务规模来提高劳动生产力。第二,他们都有新技术、新模式的标准化。第三,探索了小规模的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第四,协调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五,都有企业产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参与了乡村改革。

    总之,我认为无论是前面讲的总结典型,还是现代的探索,都有不成熟之处,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些是我们的成果、探索和典型。我希望提这么两点建议。第一,认真总结身边的典型,完善之、推广之、扩大之。第二,按照五中全会的总体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助,城乡互补的思路,探索依托县域、城乡一体、三产融合的路子。

    今天的主题是民生,农业现代化是更大的民生。谢谢大家!
  •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发布《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20-12-22 10:15:21
    各位朋友,很高兴在这里发布《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的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打赢了新冠肺炎阻击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北师大中国民生发展课题组在连续追踪中国民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发布第四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我们和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发布这一报告,特别具有意义。

    今年的民生发展报告主要有几个亮点:

    第一,我们打赢了疫情阻击战,这是中央对2020年中国民生发展取得成就的一个总结。

    第二,我们化解了重大风险,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就。

    第三,脱贫攻坚全国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实现了小康。“六稳六保”取得重大进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这些民生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的根本依靠,制度优势是根本依靠。科学的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根本支撑。

    那我们的民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应当说民生是治国之本,立国之基,执政之基。民生经历了保障、改善、发展这三个阶段,现在中国的民生进入了发展阶段,我们这个报告对民生发展的理论、民生发展的实践、民生发展道路、民生发展方法进行了探讨。

    今年,我们民生发展报告还对36个省会城市和进化单列市的民生发展进行了测量,总体来看,民生发展从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来看,深圳排第一位,前五位的民生发展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杭州,这五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成效显著,排在《2020中国民生发布报告》民生发展指数的前五位。

    还对260个地级市2020民生发展进行了测度,提出了2020中国民生发展100强,在100强中排名前五的城市是苏州、金华、东莞、无锡、佛山。这五个城市在民生发展,尤其是民生基础建设、民生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苏州2019年同样是260个地级市是中民生发展冠军,今年继续蝉联。在260个地级市中,下面十个地级市民生发展相对滞后,它们是:普洱、吐鲁番、葫芦岛、南阳、广安、绥化、南充、资阳、亳州、达州,这十个地级市在2020年民生发展中相对经济发展各方面排在后十位。

    具体每个地级市的民生发展指数在每个省的地位如何,《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都进行了测度,给予了排名。

    总的来说,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是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举办的大型的有关民生方面的论坛,我们希望今天参会的有关专家,在民生建设、民生发展第一线的各位同志,希望你们对中国未来的民生发展建言献策,你们最了解民生,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今天很多获奖的地方和人物,你们在民生第一线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在这里代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的成员向你们致敬。谢谢!
  • 陕西省铜川市卫健委副主任、铜川市宜君县哭泉村第一书记 靳康鹏:
    2020-12-22 10:10:08
    尊敬的刘晓峰主席、乔永清秘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靳康鹏,是陕西省铜川市卫健委的一名干部。

    2014年3月,我被组织派到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任第一书记至今,六年多的工作驻村中,我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哭泉村的群众同吃同住,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从抢党建、抓班子、带队伍、扶民智、强产业、帮民富等六大方面入手,着力破解了哭泉村党组织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脱贫内生动力不强等难题。我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坚守一线攻坚克难,以为民的情怀、实干的精神、必胜的决心,用心、用真情、真干,拔穷根、摘穷帽。

    哭泉村在2018年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集体经济产业有了显著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打造了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增强了广大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我本人也被群众称为“玉米书记”。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公务员、精准扶贫带头人、2019年最美奋斗者、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优秀第一书记、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荣誉称号。今天又有幸在第八届民生论坛上被评为2020最美小康建设者。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干劲,敬畏这一荣誉称号。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幸福之花,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以无我的境界诠释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作为新时代公务员,我必将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的用来为群众勤奋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以关键时刻舍我其谁的冲劲崇尚这一份荣誉的称号。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机关头豁得出去,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占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就我们哭泉村而言,就是要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扶贫长效发展机制,实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计划,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以荣誉为起点,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劲头,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谢谢大家!
  •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汝南县委书记 彭宾昌:
    2020-12-22 10:07:2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感谢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介绍汝南民生事业发展的机会,汝南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所辖的一个县,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81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人口90万。“十三五”以来,我们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乡发展日趋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提高,特别是全县7.7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为“十四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汝南的电商消费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新能源电动车百亿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快速成长,产业园异军突起,汝南县被评为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的百强县,汝南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汝南人民的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健康养老等民生事业是汝南优先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农村建立了集中供养、乡村卫生院医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等其中覆盖全体农村贫困人口的供养模式,对全县19所农村敬老院全部进行改造提升,在县城建设了一批社区养老中心、建成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乡村系统加终端加服务的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了县级中心敬老院为龙头,乡镇中心敬老院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托养为补充的多重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目标的实现。

    进入“十四五”,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县域治理为根本准则,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穿为途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围绕建设宜业、宜游、宜养、宜居的现代化美丽幸福汝南,以发展的力度来提升民生的温度,充分发挥县城的引领带动作用,通透带动休闲旅游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联动发展,实现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的多点支撑,实现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影响环境的便利度、城乡人居环境的舒适度,财政的保障能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全县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突破。特别是突出汝南公园城市的特色,全力打造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基地,让健康产业成为汝南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让宜业、宜游、宜养、宜居成为汝南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希望我们民生论坛能见证我们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

    谢谢大家!
  • 2020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名单发布
    2020-12-22 10:07:26
  • 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 郑剑:
    2020-12-22 09:58:52
    尊敬的刘主席、乔秘书长,很高兴参加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

    在2021年即将到来,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之际,本届论坛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很有意义。结合论坛主题,我发言的题目是“了不起的奇迹,新奋斗的起点。”

    近期浏览媒体,看到年终报道已经开场,在丰富多样的各类报道中回顾总结2020是重要内容,人们普遍感到2020年无论对于全球还是对于中国来说,都是非常特殊,很不寻常的一年。

    法国外长德勒里安12月24日在《费加罗报》发表文章说“我们经历了可怕的一年,但我们挺住了。”

    法新社12月15日发表题为《2020年如何改变了世界》说“当世界在1月1日用烟火和狂欢庆祝新的十年到来时,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2020年会是什么样子。在过去12个月里,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令经济体陷入瘫痪,摧毁了社区,把近40亿人禁锢在家里。在至少一代人的时间里,可能自二战以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改变了世界。”

    的确,2020年的世界显得很另类,除了百年疫情,及其带来的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还有美国大选,以及与之相伴的中美战略博弈,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局部地区冲突等,让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更加变幻莫测,进入动荡变革期。在动荡变革的当今世界中,中国依然称得上风景这边独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案。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同样,是12月15日,俄新社发表题为《中国如何成功地让数亿人摆脱贫困的文章》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极端贫困力20年来可能首次出现增长,尽管全球局势持续动荡,但仅在过去8年里,中国就成功让近亿人脱贫。文章还应用俄中分析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的话说“我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这些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建成就令最冷漠的旁观者也无法无动于衷。发达的公路和高铁网络已经建成,中国人从架着马车、骑着自行车,到如今乘飞船进入太空。贫民聚集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摩天大楼和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最重要的是全体民众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采访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科学与兽医药大学副校长Florin Stanica的报道,副校长说“目前中国现性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迹。中国农村脱贫速度令人惊叹,中国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是跨越式的。”

    的确,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是真正了不起的奇迹,也是非常鲜明的对比,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这一了不起的奇迹值得大书特书,应当大大点赞。

    马克思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较。”以此而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全面间小康社会,无疑是我们所处历史时期一个闪亮的重大标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高耸的里程碑。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绝对非同凡响。

    从某种意义上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过是为这一高耸的里程碑增添了一个带刺的花环,这一了不起的奇迹的创造,这一高耸里程碑的铸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接续奋斗的结果。摆脱贫穷,奔向小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但得苍生身俱饱暖,不辞羸病卧斜阳。”都是这一梦想的写照。然而,这一梦想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能真正照进现实。只有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才能真正逐步成真。十八来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额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现性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作为这一历程的见证者,我们深深感到这一了不起奇迹的来之不易,这一高耸里程碑的非凡分量,深深感受到那些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的丰厚含量。

    几年来,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思考最多,投入精力最多的事情,始终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优先议题,也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据统计,2016年-2020年脱贫攻坚期间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派出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其中77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由于工作原因,我曾经多次到过报社的定点扶贫地河北滦平县、河南虞城县,不仅看到了脱贫攻坚以来两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的光明发展前景。而且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和报社扶贫干部的全心投入。在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里,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做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能做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高耸的里程碑,更是进行新的奋斗,实现更大发展的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会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即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应当怎么办?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十九大基础上做出新的谋划和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清晰勾画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议》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和论述,比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等。《建议》第七部分对乡村振兴做出专门论述,其中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这里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思想重视要衔接,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而且是从政治上、战略上高度重视,应当看到贫困人口脱贫以后还存在返贫的可能,因灾因病致贫的现象难以避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很重,如果这样现象是少数的也不难办,如果是大量的就很麻烦,不好办。就会影响到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尽可能减少脱贫人口返贫,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而许多事实表明,大战之后往往容易出现懈怠情绪,思想上容易放松。因此,必须实现思想重视的有效衔接,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更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

    第二,政策支持要衔接,保持必要连续性、稳定性。政策是推动发展的有力杠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业不断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靠科技,二靠政策,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关键之一也是有一套比较完备,且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党中央已经明确,要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留足政策过渡期。”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应当看到,我国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是不可能的。实际上,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提出了不少政策举措,需要搞好衔接,并抓好落实。不仅如此,还应当采取新的必要政策,推动各种资源继续向农业农村适度倾斜。

    第三,标准确定要衔接,提高乡村建设发展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看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很多脱贫人口还只是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生活水平还没有那么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就是要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继续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有一个制定新的标准,不断提高标准的问题,但标准的确定要科学、合理、务实,不能脱离实际。在瞻前顾后、承前启后,实现有效衔接。还要看到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顽疾,是在乡村振兴中需要破除的,必须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比较乡村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父老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第四,改革深化要衔接。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过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开放,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的。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离不开改革深化的有效衔接。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把这些改革继续进行下去,使之更多、更好地发挥效力。同时应当推出新的改革举措,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特别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从而推动乡村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论坛开幕
    2020-12-22 09:33:15
  •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 乔永清:
    2020-12-22 09:20:13
    尊敬的刘晓峰副主席、各位嘉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由《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借此机会,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报社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付出艰苦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的突破,民生得到有力的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底气十足,胜利在望,这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日报扎实履行党中央机关报的职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宣传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推出了重点的言论、重头报道、专题策划,为全党全国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凝聚了思想共识。

    我们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理论氛围。人民日报社属媒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传报道的主要阵地,作为报社媒体矩阵重点的期刊之一,《民生周刊》始终凝聚民生主题,组织人员多次深入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甘肃、内蒙等地采访,倾听百姓声音,关注群众生活。以封面报道、特别报道和融媒体传播等形式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宣传当地干部群众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需要重点介绍的是,从2013年开始,《民生周刊》杂志社联合有关单位及相关机构,连续举办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分别围绕城镇化、生态环保、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邀请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表达意见看法,提出思路对策,每年发布的年度民生示范工程、奋斗者以及民生发展指数,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的关注、积极的参与。

    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宣传党的民生政策、展示各地民生建设成就、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平台。今天我们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举办第八届民生发展论坛,就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批示精神,积极发展媒体桥梁纽带作用,邀请大家一起回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凝聚发展共识,促进沟通合作,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传递民生温度、推动民生保障提质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希望与会领导、嘉宾围绕论坛的主题,深入沟通交流,分享真知灼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希望《民生周刊》杂志社进一步利用好中国民生发展论坛这一平台,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更多务实的成果,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出新贡献、新成绩。

    最后,预祝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 主持人
    2020-12-22 09:14:43
    尊敬的刘晓峰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又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年。

    为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联合有关机构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公益慈善论坛暨2020中国大健康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刘晓峰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原国务院参事、原农业部副部长 刘 坚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 乔永清
    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 郑 剑
    人民日报社企业监管部主任 余继军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 全世杰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副总编辑 任怀民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副总编辑 张巨龙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唐任伍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以上领导和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届论坛由民生网图文直播。活动还得到了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

    首先我们邀请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乔永清致辞。掌声有请。
  • 论坛现场
    2020-12-22 09:13:43
  • 论坛即将开始,敬请期待
    2020-12-21 16:54:32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