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 降准释放资金万亿元,为实体经济“输血”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18-10-08 16:09:48

94384_500x500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据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执行了3次降准,这是年内第四次降准。此次降准1个百分点,较之前的0.5个百分点力度更大,释放的资金超过万亿元。那么,此次降准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多大?麻辣财经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本次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资金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4500亿元对冲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另外新增的7500亿元也会和缴税形成对冲,因此,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助于优化流动性结构。一方面相对于MLF工具而言,降准可以使金融机构获得稳定的长期资金,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降准后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体现了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当下我国准备金率的操作空间相对较大,降准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恰当选择。”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目前银行普遍风险偏好趋于谨慎甚至保守,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下降较为明显。加之银行业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银行的信贷能力受到影响。此时提供长期稳定的流动性来源,银行的信贷投放以及风险偏好将会有所改观。而降准则是改善银行体系负债状况、为银行提供长期无成本资金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央行负责人表示,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

此次降准与前一次“部分降准”类似,主要目标在于通过降准置换本月4515亿即将到期的MLF。置换后将释放大约7500亿流动性,对冲掉到期MLF,仍有一定余量可兼顾10月下旬的税期和跨月流动性缺口。就净投放量角度看,货币政策并不存在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和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和推动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这位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年内多次降准,但是流入实体经济的钱还是相对少,特别是流入“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领域薄弱环节的资金还是不足。不久前,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有时确实存在金融体系“有钱”难以运用出去的情况,表现为虽然小微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贷款在增加,同时产能过剩的、环保不达标行业的融资在下降,但下降部分和增加部分的规模不对等,说明还要进一步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政策接连出台。6月23日,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货币政策、财税支持、监管考核等方式,提出了23条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措施。人民银行放宽支小再贷款申请条件、放宽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要求等。8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强调,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条件下,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银保监会也出台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经营机制、改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连平分析说,在企业活力的扩张阶段,金融手段可能有助于企业快速发展和壮大。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可能仍然保持稳健,保持宏观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而不是过量灌水。货币政策的重心会放在引导和调整流动性流向,支持小微、民营和创新型企业,以提高政策有效性。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逆向调整的空间,以适应形势变化和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需要。

降准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降准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这位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降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连平说,由于本次降准置换MLF后净投放的国内流动性规模适度,更多的是弥补相应的流动性缺口,并不会造成利率显著走低,因而不会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况且,目前中美贸易战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商品的出口,减小贸易战可能对我国净出口产生的负面冲击。

温彬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总体平衡,降准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将呈现在均衡合理水平上的双向波动。下一阶段,金融机构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欧阳洁)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