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书画辉映 互生奇妙
来源:民生网
2018-11-16 14:04:28

杜江 ,南京兰亭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特聘书法教授、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艺家企业家联谊会常务理事。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画家中,擅长传神写照的艺术家众多,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甚至是自然主义的绘画面貌,不拘一格,各具特色,他们的作品不断冲击着大众审美情趣,调和融化着大众的审美观念,然而,能够拉近大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打动观众,让观者心潮澎湃者则寥若星辰,尤其是一些作品能让大众过目难忘、耳熟能详、甚至改变大众的审美导向,则更是屈指可数。当笔者走进杜江的艺术世界,顿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以书入画的笔下之美,不管是率意潇脱的“写意花鸟”,还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系列,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觉得陌生而又真实、气息典雅高古又有喷薄欲出的笔墨神韵,杜江以书法入画的创作面貌,使他的绘画文人气息浓烈,韵味悠长高古。

从古到今,画的好的画家很多,写的好的书法家也很多,但能书善画而又极具功力的画家却很少。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杜江,书法上得益于南师大碑帖结合的教学体系,在尉天池、马士达、王继安诸先生的指导下已具自我面目。而在中国美术学院一年的传统宋元山水的研修不仅提升了其花鸟、山水的创作水平,还极大的提升了其书法用笔用墨的精准程度。

杜江花鸟、山水、书法均涉猎较深,尤其是他“画法书法兼容”的创作追求让人耳目一新,他将书法中的行笔走线巧妙地运用到了绘画中,让绘画更具有书写性和写意性,丰富了绘画的内涵和外延,赋予作品千言万语耐人寻味的张力,大部分作品截取自然界一景,洋洋洒洒大片书法铺满其间,书法和绘画相互渗透,交相辉映,绘画中充满书法的韵味,书法融入了画意。

绘画作品最怕“脏”,脏则躁、则火,书法的爽利让绘画的笔墨显得“净”,不拖泥带水,不故作姿态,杜江的绘画删繁就简,笔减气壮、景少意远,他创作的作品《春江入画》、《绝代风华》中,相互加错的线条有条不紊,杂而不乱;《菊花紫藤》几根线条解决了造型,又极富传神之态,妙不可言。他在绘画的风格中力图用书写的线不断强化笔墨结构,并把书法的提按顿挫,使转呼应融进绘画的一笔一墨之中,增强笔墨酣畅之感。

杜江书法求真功为本,扎扎实实,不被浮云遮眼,不跟乱象书风,不丑、不怪、不躁,他堪称当代书坛坚守书法、修养品质双行并重的杰出代表。其书法以以碑强其骨,以帖取其韵,究历代名家精华,精修入境,熔铸一家之言,真草隶行皆笔墨自然,毫无滞感。纵观当代书坛,像这样耐得住寂寞,潜修真功,不求虚名的书法家,已经非常少见。以他的书法之功力,称之为书法主流不绝的有效推动力量并不为过,在当代书坛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艺术家中,他也应该称之为默默有功的脊梁。

纵观杜江的花鸟、山水、书法作品,用笔使转的投入和对笔性的理解,使他在挥洒创作中始终处于一种猛、狠、准的精神气场,游刃有余地驰骋于他的作品,将生命的豪情与精神投射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通过细致的写实将具象造型准确刻画以达生动传神,让整体画面充满无限气韵,这是杜江对自己艺术面貌的发展与探索,也是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启迪与开拓。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哪些艺术精品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任何一个艺术家面貌的形成无不是数十年博学积养的结果,无不是沿着历代美学之路融新时代语汇自然而然地修成的正果。任何一个开拓性艺术面貌的形成过程是艺术家对传统的深入程度和艺术家为主体的主观创作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统一,在某种意义和状态下,或者是一次瞬间选择,或者是对自然现象内在精神的追求,而逐渐由朦胧而清晰的呈现过程,若有一朝之变,面貌风格和独特性就能显示出来而名冠画坛,书画家杜江正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我们相信他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文/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