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第三小学 面向未来的“大家三小”
来源:民生网
2021-08-03 10:31:54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简称中关村三小)的新校区从第一张图纸开始,老师们就将未来学校的设想蕴含其中,经过1000多个日夜,一座土楼式半圆形建筑落成。

从形式上看,传统的“一条走廊、两排教室”的物理空间模式,被“三室一厅一卫”的家模式所取代。在新校区,三间教室共享一个大厅,教室间的墙可以合并与分割。新的建筑结构打破了传统校园建筑一个个独立、固定的空间,形成多样空间的组合。

中关村第三小学土楼式半圆形建筑

从内涵出发,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突破相对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固定的教学内容、封闭的学校生活,从教育理念、学与教的组织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结构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变革。

空间结构的变化带来教育关系的变化,为新的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提供了可能性,新教育理念的接入引来课程设置的颠覆与重构。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座位上,可以走动、讨论、操作、表达、展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转换变得更加自如。物理空间的变化和重组打破了几百年来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模式。这里处处都是教室,让学习发生在足迹所至。

中关村三小用一座建筑,打破百年授课模式,创建了一所扎根中国文化、融通中外先进办学思想的新型学校。陶西平先生曾这样评价:“面向未来,重塑学校,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变革之路”。

新的空间结构诞生了“班组群”这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态,为大小孩子创造多样学习关系,来自三个连续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不仅与同龄同学共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整体发展需要与其他年龄段学生共同学习。学生既有班级内的学习,也有基于班组群的跨龄、跨学科学习;既有班级内的生活,也有班组群内大小孩子的共同生活。来自不同学科的七位教师组成了“家庭式合作团队”,以“班主任+导师”的形式共同负责一个班组群的一百多名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

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共同学习,在真实的相处中建立更多元的同伴关系。同时,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家庭式合作团队”,由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变为团队协同负责,这一变革对于多样学习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中关村三小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处处都是教室,处处都是图书馆,处处都是博物馆,处处都是舞台。

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孩子们

新的空间结构变革也带来了课程体系的调整,以“真实的学习”为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实践主线,让学习走向深入。“真实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积极行为,习得知识,获得能力,丰富交往,形成品格。

因此,在保留分科课程的同时,将原本分散的10多门学科按照国际常用的学科分类方式,形成六大学科课程群,即数学工程科学科技类、语言类、历史与社会科学类、视觉艺术类、表演艺术类、身体活动与健康生活类。最终,形成了课程体系的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拓展层和开放层,将以上六大课程群合理有序地纳入其中,形成了“三层六类”的结构。在学时安排上,以90分钟的大板块学时代替单一的40分钟一节课的固定模式,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可根据每天的学习内容和进程灵活协商若干不同时间段的教学组合。

重组教育时空,创建“班组群”,实现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充分支持。中关村三小超越的不仅仅是围绕“课程”的局限,学校跳出了“加加减减、小修小补”的思维,创新灵活、可调节的空间、板块学时、班组群等设计,实现了对课程开发与实施全方面、深刻、系统地构建,实现了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充分支持。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关村三小的学校治理架构和管理方式也随之调整,逐步形成了多元参与的学校共治的矩阵式治理架构。通过矩阵式管理组织架构和分布式的领导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学校的发展事务,积累全局思考的经验,减少学校管理层级过长或管理幅度过宽带来的信息衰减或决策滞后,防止因决策失误或某一方面权力失衡而影响学校发展。

在中关村三小,学校的基本管理单元由单个班级过渡到以班组群为单位,同时,构建了以“校中校”为核心的组织结构,形成了支持“大家课程”实施的组织架构。每四个“班组群”组成一个“校中校”,形成一个数百人的小型学校的架构,这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内部开放融通的教育共同体,校中校主任专门负责其日常工作。每个校区规模为四个校中校。

“班组群”与“校中校”为师生提供了便于获得归属感的社会人文环境,便于认知不同年龄或背景同伴的社会交往环境,以及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教育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校中校、班组群成为管理架构的核心,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课程部、教师部、学生部等组织单位,为班组群、校中校更好地实践“真实的学习”创造行政和专业支持。

如何知道孩子学会了?怎样改进教与学?中关村三小的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的评价体系便因需发生,用多把尺子丈量优秀。学校大小考试都由教师自主命题,有的试题做对了有“分”,错了也有“分”。比如学校数学期末试卷中最后一道题目有挑战性,其中,智慧老人的引导学生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就把你的困难或问题写出来吧”。虽然题目答错了或者没有答,但是问题或困难写的真实、恰当,也会得到应有的分值。

评价转变,直接带来的是课堂的变化。老师们在课堂上会更加注重教学与社会生活、学校文化和场景的联系,更加注重“有问题有互动”的扎根与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深层思维和智慧的生长,教师们眼中有了真实的生活、活生生的“人”,而不再唯标准答案、唯分数至上。

针对纸笔测试无法对学生成长中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如积极行为、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探索创新、包容公正等进行评价,中关村三小“大家课程”采用了表现性评价,这构成了评价体系的另一翼。

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作品,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每个学年末,学生们都要完成一个“项目”,称之为“升级项目”,比如一年级学生会有“访问几个高年级的学长,与他们交朋友”,“新认识三个老师,他们不是教你班的老师”等任务。

六年级有毕业项目,学生每年都聚焦多个领域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300多篇,论文答辩则采用网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开放。同学们在完成毕业项目的过程中,有的经历了散发问卷调查无人问津、社会调查被拒绝、小组同伴临时换组等种种问题,他们从中也表现出社会参与意识、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大小不同的里程碑式的评价,成为学生不断前行的方向,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向。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一方的力量。于是,中关村三小提出了“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及其他关联方等构成学校教育共同体,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学生是连接各方的纽带。而家长是共同体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长和学校目标相同,努力的方向一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因此,这个组织没有采用“家长委员会”的惯用叫法,而是加入了“家校”、“共同发展”这些关键词,希望用名称的变化,向家长传达携手共同发展的理念,让家庭和学校真正融合在一起。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好老师进社区”和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课程,周末艺术课将学校、孩子、家长和社区居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近5年来,学校举行了50多场演出,有30000多人次居民和学生观看了演出。从最初的乐团演出,到后来的博物馆课程,再到舞台剧、音乐会、舞蹈、版画、名曲艺术赏析等,中关村三小将大量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家长和孩子眼前,用艺术打开了校园大门。

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师生们不能在象牙塔内“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打通了课程、活动等各个环节,规划了包含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和管理育人在内的育人路径。在一根主线下,丰富校园生活、开展日常教学、进行群组管理、进行家校合作。

在中关村三小,每一个重大真实的事件,都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于是,《最美逆行者》、《疫情下的中国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长大后,我要成为你》、《敬惜一粒米》等“人生大课”系列上线,引导学生把真实的世界作为学习资源,唤醒少年的担当与责任。

中关村第三小学始建于1981年,秉承海淀教育创新基因,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历练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一校五址办学,最远的校区在雄安新区。其“独特性”与“普遍性”的完美融合,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现实意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里不仅温暖而且有力量,这里创新而且尊重个性。这样的校园不仅“迷人”,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且“健壮”,赋予学生高远的思想和强健的精神。正如校训“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所言,中关村三小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民族担当。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