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先(蜀仙):具象与意象辉映 情感与艺术神遇
来源:民生网
2021-11-17 16:44:48

由于工作的原因,20多年来,笔者天天给画家打交道,眼中几乎全是绘画、雕塑、装置等等艺术形式,与当代很多著名画家一样,廖淑先的绘画也常常在记忆中浮现,每每回味都意蕴悠远,每次翻阅都激动不已,那是独特才华与娴熟技法的结晶、是聪睿女性与高雅艺术的融合、更是心境修为与精神状态的凝练和升华。

五年前,同事给笔者看一幅工笔荷花,清新淡雅的韵致,生机盎然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趣,一下子吸引住笔者的注意力,再看那精准的造型、微妙的色彩、凝练的构图,越品越有滋味,越想越有味道,后来,笔者借助工作便利给廖淑先做了一次网络推广,出乎意料,好评如潮,赞叹蜂拥,从此,走进廖淑先的绘画世界。

廖淑先生长、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那里川脉连绵,层林尽染,那里历来就是文人眷恋、画家倾慕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烟云供养、钟灵毓秀的滋养下,可能受环境的影响,也可能血脉中天生流淌着艺术基因,青少年时期,廖淑先就喜欢传统文化,尤其喜欢绘画,写字画画,她如饥似渴,几近痴迷。后来,她拜张大千的弟子北京画院著名画家李行百为师,又得蜀中著名画家伍端、王明月、朱常棣、陈承基等名家指授。跟随名家学习绘画,这是很多画家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很显然,与那些画家相比,廖淑先很幸运,她喝的第一口艺术的奶汁是纯正的,这让她有一个主流正脉的指引之路,又让她有着很高的艺术起点。

 

立足于全国范围,画家廖淑先是一位非著名的实力派画家,所谓非著名,她没有黄永玉、范曾那样的知名度,正是因为非著名,她少了很多无谓的应酬、骚扰,多了潜下心来创作的时间,多了几许人生的思考,多了一些孤独面对艺术而享受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正基于此,才促使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派画家,但是,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她用作品让观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的实力。

蜻蜓、彩蝶、花鸟、虫鱼,廖淑先均涉猎较深,也偶作山水。在众多绘画形式中,她尤擅荷花、牡丹,并以荷花、牡丹著称,被众人亲戚地称为“廖荷花”、“廖牡丹”。

一个优秀画家与某种题材紧密相连,绝非偶然,探其究竟,画家与所描绘的对象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某种气质的暗合,或某种情感的互通,……。廖淑先喜欢描绘牡丹的雍容典雅、荷花的冰清玉洁,因为,那里承载着她的人格品质,寄托着她的精神情感。透过廖淑先的荷花、牡丹,一个女性画家的生活状态跃然眼前:待人接物,热情好客,充满礼数;为人处世,坦荡真诚,不拐弯,不抹角,干脆利索,爽爽朗朗。

廖淑先画了很多牡丹、荷花,一幅幅、一卷卷,在一个个艺术符号中,浓缩着她难以言状的情愫。在那些牡丹、荷花的主题创作中,廖淑先似若蒙受了神灵的启迪,也真真切切地触摸到生命的意义,然后,她借助牡丹、荷花的姿貌诉说着缕缕不绝的心语,她用色彩与笔触的交融给观者带来视觉美感之时,观者也可以感受到一个细腻而敏锐的画家对探寻绘画元素那炽热而不懈地追求,以及对艺术本体语言那真挚而虔诚地向往。

廖淑先,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她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展示活动,并多次荣获优秀奖、银奖及金奖,她多次在中国国内多地成功举办画展,也曾多次在加拿大举办个人展览,反响热烈,影响深远。廖淑先曾出版过多个画集,她的作品也曾入编过多种重量级美术报刊、杂志,还被中国政府驻多伦多总领事馆、多伦多文化中心,以及日本、美国等有关文化机构和个人收藏。2014年,廖淑先应邀参加国侨办举办的八个国家十二位知名书画家赴新疆采风活动,影响积极而广泛,无疑,这也是社会大众对一个旅居海外艺术家最真诚地认可……一切艺术经历都在镌刻着一个功成名就艺术家成长的脚印。

 

大众的审美趣味正从“娱乐”到“心灵”,渐渐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一些对艺术真诚的艺术家,正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笔者认识廖淑先与很多认识她的人一样,就是因为无意中看到她的作品,却带来一种蓦然发现耀眼珍珠般的惊喜,熠熠生辉、光芒闪烁。寻觅廖淑先的艺术轨迹,发现,她很少宣传自己,但她的绘画艺术却存在着,不容忽视,廖淑先也从不“以话说话”,而是“以画说话”,她通过作品来叩击大众的审美,去激发大众潜意识里的审美本能,从而彰显自己的魅力。

“格物致知”、“曲尽物性之妙”,当一遍又一遍观摩廖淑先的绘画时,不管迅速浏览,还是精研、细品,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感受,总是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香,随风而动。时间不同、心境不同,画面则充盈着不同的视觉感官,拨动着观者的情绪。

廖淑先的绘画,有工笔、有写意,也有“致广大、尽精微”工写结合,有册页、扇面等盈尺小品,也有横幅、立轴等精品力作,还有一些鸿篇巨制,种类众多,题材丰富。在那么多作品中,工笔一定是她的拿手好戏,也一定是她最引人瞩目的绝招,她的工笔,线条,不矫揉、不做作,流畅隽美,遒劲而飘逸;设色,不火、不燥,清新雅致,绚丽而生动;笔法,不拖泥、不带水,细腻精道,丰富而和谐;构图,不拘泥陈规、不借古拼接,气韵生动,格调高古。必须重点强调的是:廖淑先擅于把春、夏最美、最动人的自然状态孕育于胸意,然后,运用娴熟的表现技法,让眼中之美通过胸中之美的酝酿,拢于笔端,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风华,有孟春的含蓄、仲春的蕴藉、暮春的娇艳,也有孟夏的华滋、仲夏的蓬勃、季夏的丰润,一幅幅画面,似若浮动着花蕊的馨香,清逸袭人,又带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比如《清韵荷香》这幅作品,在用笔方面,点、染、勾、勒,轻松自然,舒展流畅,刚柔相济又意趣横生,张驰有度又韵味天成,在敷色、晕染方面,分染、罩染、烘染、醒染、接染,……,节奏、空间、质感、虚实……,绚烂却沉稳庄重,富丽而严谨工致。荷花的姿貌,有含苞待放的、有嫩蕊凝珠的、有含笑欲语的,花瓣,白的如玉,红的似粉,每一朵都展示出独特的风韵。大大小小的荷叶,穿插互动,相得益彰,如层层绿浪,似叠叠碧玉,姿态婀娜而不妖娆,动势栩然而不妩媚。画面的左上角,一只蜻蜓闻香起舞,使宁静的画面充满着盎然生机。整幅作品不管远观,还是近赏,都给人一种恬淡秀雅、清新疏朗的审美体验。

再比如这幅工写结合的《芦苇双鹤图》,两只仙鹤,一只梳理羽翼,一只静望远方,一动一静,辉映成趣。清风徐来,一簇簇芦花,迎风舒展,一片片芦叶,随风而动,宁静的水面也一起荡起涟漪。此幅作品,构图协调,整体统一,中景,两只仙鹤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以此凸显画面的主题。近景,廖淑先以点彩的方式塑造似若棉絮的芦花,以率意的笔法书写出芦叶。远景,水面盈盈,天水一色。迎风飘举的芦花、芦叶,精雕细琢的仙鹤,在肌理质感、体积感、空间感交相辉映的笔法、笔意中,构成一幅意境悠远的诗意图。芦花、芦叶的笔道,粗细、软硬、顿挫,变化丰富,概括凝练;仙鹤的造型,凝练结实,神形兼备,有很强的真实感;仙鹤的羽毛、芦花、水面的皴擦、点染,细致微妙,柔和自然。从此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廖淑先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巧妙的构图能力。

 

任何一个画家把生命的状态、灵魂的感召、艺术的表达三者统为一体,并以此开启艺术殿堂之门,那么这个画家定能获得神圣光环的普照,这个画家所培育的艺术之花也定会绽放出多彩的景观。纵观《富贵牡丹》、《荷塘清趣》、《青竹作伴、红叶知音》、《清香袭人》、《雅意牡丹》等等作品,荷叶、荷花、牡丹、蜻蜓、游鱼……这些精心刻画之物,有清逸的、有洁净的、有端庄的,有典雅的……给人一种秋水视底的爽朗,毫无疑问,这些具象、写实、逼真等等艺术表现,廖淑先用情很浓,用功很专,一笔一划、一处色彩无不承载着她超拔的才情、独特的审美和敏锐的悟性,以及精专久长的智慧和汗水,然而,与这些精心刻画的具象相比,气韵、空灵、诗性等等意境空间,不应该仅仅看作具象之物的陪衬,那是廖淑先精神情感的栖息地,是她安顿灵魂的场所。廖淑先巧妙地借助画面的块面关系,借助色彩的笔调和墨韵的渲染,来放逸主观情感,让神游的遐思生发于笔触之间,让具象与意象神遇而迹化,从而让生命的状态伴随着灵魂的感召在艺术的表达中,升华、凝结,实现造境艺术。这种造境艺术凝聚着廖淑先对艺术的审美判断、独特理解,以及深厚文化滋养中的心性情感,呈现着生命的状态,也蕴藏着灵魂被一次次启示的感召。在廖淑先的笔下,触手可以的真实和诗情画意的渲染都是她追求的极致,她不会厚此薄彼,但是,周全却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两者交相辉映,互生奇妙,这样才使她的作品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纵观历代绘画,放眼世界艺术,衡量画家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本身,除此之外,名气、金钱、地位一切都是浮云,对于廖淑先而言,一只起笔、一张画案,就足以拥抱整个世界,所以,她拒绝喧闹,甚至拒绝一切诱惑,也正因如此,她的作品才能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凝聚情感,是那样细腻,深邃,又是那样悠远。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