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让文化成为发展的最靓底色
来源:民生网
2022-05-16 17:26:04

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底蕴深厚,境内风光独特,是一座承载了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带着这份文化的积淀,富平县悉心研究、大胆探索,不断提出新思路,为群众创造触碰文化、感受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机会和平台。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现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地区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让本地区群众文化权利得到应有保障,富平县在解决问题、谋求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尝试,多举措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上新台阶。

城市书房,让书香溢满频阳大地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而文化设施是将城市文化具体化,并使其不断发挥光和热的重要载体。富平县城市书房用文化的力量滋养了频阳大地,书香溢出,让这里有文化的温暖,有幸福的温度,有淳朴的乡风。

初春已至,阳光正好,下午的温泉河柿园广场,微风拂过,吹着河边的大槐树,树下的城市书房里,安静的环境,“沙沙”的翻书声,让忙碌了一整天情绪退去浮躁。“我就喜欢带孩子来这里,偶然不忙了,我就和他一起来享受轻松愉快的氛围,培养他对读书的热爱。”一边抄着笔记一边低声耐心给孩子讲解书中故事的陈女士说。“这里分两个阅读区,大部分都是童话故事和哲学历史类书籍,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年龄读者的需求。这周围很多住户居民都喜欢下了班来转转放松,或者带孩子一起来看看书。现在的人都太浮躁,很多人不看书、看不下去书,很大的原因是没有氛围,但在这儿让人能沉浸下心来思考。”家住附近的王先生说着给城市书房竖了大拇指。

陶都坊城市书房位于富平城市运动公园,这里不仅有浩如烟海的丰富典籍,后勤保障物资丰富且充沛,可以说是读者们第二个“家”。“在阅读之余,我们还为前来陶都坊的阅读爱好者免费提供饮品和点心,为老年阅读爱好者提供不同度数的老花镜,为小朋友提供定制背包,丰富市民朋友的阅读体验。”陶都坊图书管理员赵娜娜说道。陶都坊城市书房现有藏书共313册,种类涵盖旅游杂志类、经典刊物类、儿童经典绘本类,中外艺术刊物类、企业刊物等,还特设了富平当地刊物类,如《富平年鉴》《红色富平》。

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里有一个小房子闹中取静,这座小房子是景区里的城市书房,坐在其中翻着手中的书,与门外的热闹世界仿佛瞬间与读者存在于两个次元,安静地享受闲暇的阅读时光。“我觉得现在在这设立的这个城市书房很方便,累了可以到这里面来休息看看书,环境也不错,很安逸、很悠闲,感觉设立这个真的很为我们游客着想,逛累了进来看看书,缓解全身疲惫。更重要的是把旅游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这种创新方式,很有意思。”游客李女士说。

城市书房是富平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富平县文明城市创建而提出的“全民唱响十个一”内容之一,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在相关公共区域、单位、公园广场配置建设,旨在培养市民阅读习惯,着力打造一座全民阅读的城市,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为助力建设中国北方最美县城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截至目前,富平县城市书房已建成开放120处,正在建设20处,涉及酒店、超市、售楼部、旅游景区、广场、书店、医院、政府机关等地,基本覆盖了富平县全境。

红色文化轻骑兵,让红色沁润群众心田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有效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富平县恰巧有这么一支“红色文化轻骑兵”,他们背着挎包行走在田间小路,所到之处飘扬着悦耳的红歌,所及之地出演着精彩的节目,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传递。

在富平县宫里镇大樊村金银花扶贫产业园里,“轻骑兵”们伴着春雨后清新的空气,开始了精神文化的传递。“我们的共产党员一心为民,以顽强的革命精神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干部学院教师讲站在田间地头,讲述着红色小课《家人眼中的习仲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激人奋进。红色小课这种形式,生动形象地给村民们诉说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一路走来的点滴故事,化“书面语”为“家常话”,这种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红色文化宣讲方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我们将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让村民有一种红色文化活起来的感觉,并且通过创新演绎唱响红色历史,不断加深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干部学院教师如是说。

谷雨将至大地春忙,天气渐渐暖了起来,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樱桃园里传来阵阵铿锵苍劲的秦腔声。“再来一段,表演的太好了,我们边收樱桃你们边表演着节目,虽然在劳动但都不累了,这节目表演的也特别专业,这板胡声一起来我都想跟着唱两两段。”村上的樱桃种植户连连鼓掌。“嫂子,你要不要也来表演一段”,欢呼声络绎不绝,群众与演员的交流互动,让田间地头充斥着热闹的气氛,声声呐喊消除着劳作的疲惫。“我们很早就计划着,组建一批‘轻骑兵’,人数不需要多,十几人就够了,通过文艺互动演出、红色文化宣讲等内容,把文化‘种’进乡村大地,让基层群众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调动起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真正的主角,使基层文化更加生生不息。”富平县文化馆负责人说道。

富平县的“红色文化轻骑兵”在公共文化服务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用行动将群众精神文化建设融入百姓之中,他们相信只有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之中,才能创造更广阔的文化天地。在演出的同时,设有多项免费服务项目,涉及文化、艺术等多项领域,自设立免费服务项目以来,共计几十万人次受益。

非遗文化,让传统文明赓续传承

非遗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让各地“非遗”文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要关键,是行之有效的传承途径。富平县不断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并与文化惠民工程有机结合,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获得越来越多的文化实惠。

“娘子,你身体尚未复原,独自下床,实实让人放心不下!”阿宫腔非遗传承人李曼满腔柔情的唱着阿宫腔传统曲目《白蛇传》选段,教室里的孩子们听罢纷纷化身小“许仙”跟着李老师学了戏腔里的语调、气息、节奏,有模有样,这一幕发生在富平县东区小学的“非遗进校园”阿宫腔课堂上。“我觉得阿宫腔太有意思了,不像唱歌,虽然有些难,但唱好了就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可以传承非遗文化,我觉得很自豪。”东区小学六年级的张同学雀跃的挥着手说。阿宫腔作为关中戏剧中独特一支,不少同学都被其独特的魅力、独有的韵味所吸引。2018年以来,阿宫腔、石刻、老庙老鼓、剪纸等非遗项目纷纷走进校园,不仅让学校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孵化阵地,也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

“打铁花”是富平县流曲镇一项民间传统烟火表演,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中华铸鼎广场上,汇集了因“打铁花”慕名而来的游客,打铁花匠人伴着夜幕将铁水倾入木板,甩腰抡臂用木槌击打,将高达1300℃的铁水泼向空中,刹那间,火光四溅,绽放璀璨光芒。“太壮观了,匠人手臂挥起来,打出来的铁花一下子散开,在晚上就像烟花一样,真的很绚丽,不枉我开车两个小时过来”,专程从西安开车过来观看打铁花表演的游客高女士如是说。“据说流曲镇‘打铁花’这一市级非遗习俗在中断了三十多年后,终于回到了大众视野,值得庆幸的是打铁花’老匠人尚健在,但愿这一传统习俗能得到继续传承”,前来拍摄的摄影师荆铁感慨连连。

“我们的柿饼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们镇上几乎是家家都在做柿饼,我们也都希望将这一非遗技艺传承下去,这不仅是我们鼓起钱袋子的手艺,还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去年我们的柿子文化IP‘小柿人’还入选了《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富平县曹村镇大贾村返乡就业的小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牵动着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决心,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富平县为推进文化产业振兴传统工艺,首批非遗就业工坊正式挂牌成立。“我们将继续落实《关于设立富平县非遗就业工坊的通知》有关要求,继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力度,推进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网络的融合运用。”富平县文化馆干部讲解道。

随着非遗文化逐渐走向群众、走进生活,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富平县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传承和公共文化在全县遍地开花,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建设成果。为实现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发展示范县,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贡献文化力量。

截止目前,富平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22项,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承单位1个。

富平县在全民阅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观方面多部门联动,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为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提供动力和支柱。近两年来,已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大中小型群文活动600场以上,组织相关书法、美术、摄影、创作等文化采风活动520余场次,惠及基层群众近20万人,实现了富平县红色资源与优质民间文化资源的共同开发。

今后,富平县将着重保障群众文化权利,进一步探索适合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让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全县,让公共文化服务细致入微,让公共文化理念、手段和效能升级完善,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逐步提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建设新气象。(田立阳 卢琪 黎月艳)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