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丨城市的韧度
来源:民生周刊
2022-08-02 11:00:17

一场雨,或大或小,能测出一座城市的韧度。一到汛期,不少城市积水不退,或城区“看海”,甚至暴雨成灾,城市内涝问题并非小事。

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弹性地应对雨水,我国从2013年开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分批在全国展开试点示范。

本期,《民生周刊》记者实地采访了岳阳、宿迁、潍坊、泸州、四平等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我们看到,一些城市因地制宜,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原有生态基底,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有效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

通过近10年探索,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完善,从“海绵+”到“+海绵”,从单一部门、单个领域的工程设施改造,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已与黑臭水体治理、地下空间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统筹推进。

城市作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面临的考验远不止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生态挑战等的冲击同样考验城市的弹性和韧性。一座城市能多大程度上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并快速从灾害中恢复,决定着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受访专家认为,应把安全韧性作为未来城市一个核心价值导向,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城市要从全域全要素出发,开展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空间环境、设施功能等多维一体的系统优化提升。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