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加快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
来源:民生网
2023-03-09 18:02:4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打好“组合拳”,形成工作合力。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提出,加快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在组织机构上,成立全国层面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指导机构,充分吸纳各个学段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加入教学指导机构,发挥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研究、咨询、评价、指导和服务作用。在工作推动上,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学校众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优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作用,组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地域归属,分片区主动对接中小学校,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协作联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师研修等工作,推进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合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好涵盖全学段的家庭学校,引领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特别是不能忽视高等学校的家庭学校建设,通过家庭学校实现学校与大学生家庭的互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教育部门牵头汇聚社会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等社会教育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属地资源,遴选社会教育基地,突出公益属性,开展好对学生的开放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教育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加强各地社会教育资源的互通与共享,便于学生进行游学研学。

三是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力军挺进网络主战场共同体。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力军挺进网络主战场的工作队伍,以网络名师的形式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遴选,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特别是网络舆论工作中的话题设置、话题引领能力和斗争本领。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以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话语体系提供平台产品,平台建设与教育行政工作中的网络服务内容有效对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对青少年学生的粘合度,实现教育政务与思想引领有效结合。在教育领域培育网络“大V”,鼓励他们深入到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微博、B站等青年人活跃地方开展思想引领,提高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贾伟)

 

(责任编辑: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