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州市:2.3万名党员奋战一线筑牢防汛“安全网”
来源:民生网
2023-09-11 13:16:49

受台风“海葵”及其残余环流影响,连日来,广东茂名化州市出现持续降雨,同时受上游来水影响,防汛防洪形势严峻。化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进入防御强降雨战时状态,6400多名三防责任人、2.3万名党员全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筑牢防汛“安全网”。

化州市党员干部在转移受灾群众。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迅应“汛”,筑牢红色堤坝

汛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为应对强降雨天气,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强化监测预警、防洪调度、巡查排险、避险转移、应急处突、值班值守等工作。

面对严峻形势,化州市民政局牵头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到全市各敬老院等民政服务机构检查指导做好应对工作,督促各村居重点密切关注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等群体情况,如发现易涝易灾点安全隐患,该转移的群体坚决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宝圩镇第一时间开展防洪防汛工作部署,组织专人进行值班值守,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防洪防汛小队,全体党员干部迅速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各村支部书记带队到地质灾害点及削坡建房地段进行巡查防守,查看沿途各路段积水路面及河流水位上升情况,切实开展防洪防汛工作,全力筑牢防汛期安全防线。

为做好防汛工作,石湾街道全力组织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配备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衣、救生圈、编织袋等防洪防汛物资一大批,及时安全转移涉危群众4人;东山街道第一时间发布防御强降雨通知并做好应急预案,准备橡皮艇、救生圈、水泵等应急物资,并组织一支24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24小时待命;那务镇提前备好足够的防汛物资,准备了相关应急物资,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如河道、水库、低洼地、地质灾害点等,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排查隐患点36处,安全转移群众28名。

直面风雨,守护人民安全

守护安全是责任,风雨不改是担当。化州市党员干部直面风雨,在一线排查风险、组织救援、转移群众,在风雨中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冒雨前行,强化排查。平定镇干部深入一线,按照“不漏一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对辖区内的隐患点、易涝点开展全面排查。全镇共发动干部群众530余人次,对危险边坡、老旧屋村、危房危墙、山边窝棚、低洼易涝等重点场所进行巡查,共排查处置各类隐患45处。南盛街道积极加强防御工作,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加密巡查山塘、水库、水漫桥路、削坡建房、危房户、孤寡老人、低保户、留守儿童等情况,对隐患处及时拉起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队伍,积极应对。鉴江街道迅速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村级干部等30人的防汛抢险工作队,开启“24小时”守护模式,动员全体街村党员干部包片对旧屋、危房、低洼易涝区、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保证窨井盖完好和下水道排水畅通。杨梅镇组建20支应急工作队到各村(社区)挨家挨户预警提醒,增强居民避灾避难意识,共摸排危旧房屋35户、转移危房群众25人,处置安全隐患点32处,并组织人员到辖区鉴江河堤、碧道、龙湾水库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检查30余次。

逐一敲门,守护安全。官桥镇全体干部同心协力,对辖区内的河岸堤坝、山塘水库、低洼易涝、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开展全面巡查排查。同时对危险区域附近的住户开展“敲门行动”,逐一敲门,对需转移群众应转尽转,应转全转。全镇排查需转移群众6户15人,落实村干部一对一包户转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丽岗镇深入开展进村入户大排查大宣传,全镇共走访辖区内企业8家,排除安全隐患121处,劝导群众拆除易脱落、危险性物品32处,及时转移群众23名,对辖区内低保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等5户重点监测对象实行专人专户动态监测,党员干部、群众等自发清理路障32处,对辖区内道路、桥墩等交通安全问题隐患派专人驻守。

展现本色,争当中流砥柱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全市党员干部迅速奔赴一线,成为防汛防洪最强力量,全力抗击强降雨险情,让党旗在防汛防洪一线高高飘扬。

同庆镇悦义村部分地方内涝严重,镇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进行逐户走访,并对受灾群众立即展开救援。“现在积水太深了,您待在这里太危险了,跟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吧!”悦义村党支部书记在巡查时,发现几户群众待在家中,房屋已经进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由于老人家行动不便,应急救援人员背老人家过水,转移到安全区域,截至目前,悦义村已转移村民6人。

长岐镇旺岭村党支部书记在接到汛情预警后,第一时间赶到本村水闸处检查水位,发现水位已严重影响本村的农作物。立即进行排险救灾,安排人员关闭本村内涝江上游处水闸,并带领村干部和党员到本村内涝江下游抽泵排水,有效降低了本村水位,减少了群众损失。

河西街道山车村党支部书记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多次组织“两委”干部对辖区内河道、鱼塘、内涝易发隐患点等进行防洪隐患安全巡查,并在大雨来临前迅速转移存在风险隐患的群众,同时在村中水浸路段、防洪重点部位拉警戒线,提醒村民出入注意安全,确保安全度过汛期。

(李建文 化宣)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