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龙:这份“民生答卷” 写满黄龙幸福
来源:民生网
2024-03-26 16:49:22

近年来,黄龙县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采取一系列亲民惠民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回望2023年,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民心工程在百姓的心坎里如花般绽放,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民生清单温暖人心,幸福的滋味越来越绵长。

城区大改造 改出居民幸福感

行走在县城西步行街,上百面大红鼓造型的景观小品分布在街道两边的人行道上,仿佛在列队欢迎远方的来客,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空,一排排大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这次改造以后,街道的路面更宽敞了,停车也更方便了……”阜元小区门口的小公园内,居民任正民正在悠闲地与街坊邻居们晒太阳、拉家常,感慨这一年的新变化。

居民口中的“新变化”反映的便是黄龙县2023年城西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更新改造项目。据了解,2023年城西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更新改造项目是黄龙县落实“三个年”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城西片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内涵、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的一项重点民生项目。

为此,县住建局秉承“景城一体”建设理念,充分运用“五级联动”机制,协调城管、公安等14个部门单位,以“起步高标准、过程严要求、工期全力抢、结果求实效”的举措,在实施城西片区连片更新改造的基础上,再投资700万元,实施城西片区旅游文化街区建设项目,结合县域特色,修建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便民市场“三合一”的生活休闲区域,围绕黄龙猎鼓文化将街区分为虎豹熊狮四条街道,在四条街道分别打造符合主题的过街鼓灯、路灯,街区中心建设二龙戏珠的灯具景观,通过现代科技元素,运用灯光、声音来凸显黄龙猎鼓文化的特色,使黄龙猎鼓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力推动县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小精特美”慢城黄龙的城市建设目标。

“近年来,县住建局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景城一体’的建设理念,用‘微改造’推动城市更新,将项目建设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对标城市短板打造凸显黄龙特色、文化内涵的地标、小品景观,展现生机和活力,让幸福生活在家门口得到快速升级,全力推动‘小精特美’县城建设,为城市建设项目高质量发展贡献住建力量。”县住建局局长赵勇刚说。 

“行走的医院” 托起百姓“健康梦”

从群众家中到城市大医院,“行走的医院”让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过去这一年,黄龙县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开展健康黄龙建设,进一步深化医改,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021年启动了西北地区首个“行走的医院”项目,让昔日的乡村医生背上了高科技设备——“全科医生助诊包”,拥有了现代医学诊疗的“新武器”,结合远程专家门诊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进千家万户,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三岔镇四条梁村村民南振连家中,村医思培莲为老人测量了血压、做了心电图等检查,并叮嘱老人一定要按时吃药。

据思培莲介绍,自完成培训后,他经常使用这个助诊包帮乡里乡亲检查身体。“最近两个月,我已经用它检测了好几个村民了。”步行中,思培莲微喘着气表示:“重是重,但好用。”

“行走的医院”不仅用“背包”将健康帮扶送到百姓的田间地头,还让村医有了“得力助手”。

“老人家,你的耳鸣症状多久了?一直感觉耳边有嗡嗡声吗?”

在石堡镇吉家河村卫生室,村民秦洪兰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一一回答了北京航天总医院专家马树海的问题。专家根据秦洪兰的情况,建议她先去进行头部CT检查。

有了来自北京大医院专家的建议,秦洪兰放心了不少。一旁的村卫生室医生杨喜霞也赶紧劝老人先去做检查,做完检查可以再来这里挂个免费专家号,听一听专家的诊断。

据了解,黄龙县“行走的医院”项目启动以来,累计受益群众达6206人次,持续深化对口帮扶,省市级医院长期来黄开展医疗帮扶和坐诊,7所规范化乡镇中心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也得以加强,县域内就诊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大力推行‘行走的医院’,将‘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与县镇村一体化医疗服务远程会诊系统深度融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从而打通县域内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县卫健局局长侯国峰说。

扩大“朋友圈” 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同学们,以后遇到这类题,你们还可以这么思考……”2023年11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在黄龙县中学高三(2)班正在进行,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在台下踊跃发言,课堂张弛有度,气氛活跃,教室后排,来自宜川县的交流团正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随后,交流团与任课老师针对交流展示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就教育教学中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和教学心得。2023年,黄龙县与宜川县签订了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办学协议,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师成长、远程联动等方面加强了交流合作。此次“校际联动·学科交流研讨”活动,正是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动实践。

春风化雨润心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黄龙县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构建“学好、教好、管好、建好”的“四好”教育体系,持续深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建立义务教育“以城带乡”、学前教育“以强带弱”、初高中教育“以高带低”结对帮带机制,组建教育联合体7个、“名师+”发展共同体25个,开展交流轮岗、送教下乡、联校教研等活动119次,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黄龙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2733万元,完成三小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和县小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建成黄中、县小多功能厅2个、县初中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3个,更新5个微机室的计算机250台,建成黄中教师周转宿舍20套,解决39名新聘教师住宿问题,实现了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和提质扩容。

此外,通过开展“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赛教练兵”等专项活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目前共评选“三级三类”骨干教师37人,培训教师1447人,荣获省市教学技能大赛奖18人、教学成果奖157项。2023年,黄龙县高考本科上线113人,一本上线率较上年翻一番,中考上线率达到65%,稳居全市第一方阵,群众对黄龙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强化平安建设 打造平安家园

入夜时分,走在黄龙县城街道上,整齐的藏蓝警服和闪烁跳动的红蓝警灯,与街头热闹喧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共同勾勒出一幅让人心安的“夜警”。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2023年以来,黄龙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三个年”活动和“两大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抓好“八个抓手”和“九项重点”工作部署,实现了“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目标,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平安黄龙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姨,这些信息都是诈骗的,不敢点进去……”近日,黄龙县白马滩镇政法办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持续走村入户,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白马滩镇积极部署、扎实落实,多措并举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事实上,过去一年中,黄龙县在电诈治理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健全完善了电信诈骗预警劝阻机制,全县共立电诈案件26起,同比下降16.12%,电诈被骗金额同比下降17.14%,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7名,止付银行卡116张,止付160万元,冻结银行卡78张,冻结63万元。此外,还打掉搭建“GOIP”团伙2个,洗钱团伙4个,劝返境外涉诈人员8名,为群众挽回损失40余万元,共计核查预警指令1021条,见面劝阻400余人次,成功劝阻130余名群众免于受骗,间接避免群众损失200余万元,劝阻预警工作开展后被劝阻人被骗率为0,用实干担当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刑事发案同比下降7.1%,电信诈骗案件发案下降16.12%,盗窃案件发案下降60%,黄龙公安荣获首个集体三等功、全市‘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安保维稳先进集体,20名民警荣获省、市表彰……”说起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黄龙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李俊锋自豪满满。

此外,除了坚持严打严查严治,大力推进城市平安建设外,黄龙县公安局还着力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白马滩镇“站所合一”全面推进建设;“情指行”一体化作战中心建成投用,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防范风险、警情处置、分析研判、基础管控等各方面提供有效支撑,助推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黄龙县将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紧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密织‘安全网’,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坚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助推和谐黄龙长治久安。”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鲁强说。

老旧片区改造、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平安建设持续推进……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绿水青山带笑颜,黄龙小城的幸福滋味越来越绵长。

(高亚蓉)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