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济源市人民法院王屋人民法庭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来源:民生网
2024-04-23 19:49:22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王屋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审判,延伸司法职能,促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涵养培育良好民风,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3年2月份被河南省法院命名为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政治建设

王屋人民法庭全体人员积极参加法庭联合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和相关活动,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执法办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致力党建与审判业务同步提升,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全体干警埋头苦干,挑重担、办难案,自觉把学习成果融入诉源治理工作实践,增强辖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同时,树牢“如我在诉”理念,持续提升审判质效。法庭辖区面积占济源面积近一半,常住人口仅占户籍人口的40%,王屋人民法庭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网上立案占比超过90%,缩短案件办理的时空间隔,平均审理天数由2020年的56.59天缩短为28.15天,让山区群众切身体会到便民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王屋人民法庭是济源示范区设置的旅游巡回法庭,辖区内有王屋山、黄河三峡、小沟背等多个景区。考虑到群众出游意愿增加、景区游客增多等特点,为维护良好旅游秩序,营造优质旅游环境,保护游客合法权益,王屋人民法庭每逢旅游旺季就到景区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旅游维权知识宣传彩页,向游客、商家宣讲民法典,提供法律咨询,引导游客增强文明旅游意识,及时化解旅游纠纷,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为优化济源全域旅游法治环境贡献法庭的一份力量。

加强诉源治理,服务辖区发展

王屋人民法庭针对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大部分外出务工,长期在山区居住和生活的人口数量日益减少,民间借贷、劳务合同、婚姻家事、邻里纠纷等矛盾较多的特点,注重发挥类案示范和调解前置功能,着力做好相关案件审理工作,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3年受理各类民事案件658件,审结621件,服判息诉率91.96%,审限内结案率99.36%,调撤率55.25%,简易率94.23%,审判质效居全院民事审判部门首位。

紧紧依靠地方党委领导,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对于辖区内涉法、涉诉、涉重点企业、涉拆迁安置,以及土地流转、土地租赁、土地承包、集体组织成员权益等案件,该法庭主动联系镇党委、政府、综治办,及时沟通协调,及时预判事态发展和风险隐患,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妥善化解相关案件。助力镇党委、政府以法治视角、用法治方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妥善审理镇政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2件,司法确认案件1件,协助辖区镇政府化解信访案件10余起,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同时,王屋人民法庭推动“法庭+派出所”深度融合,及时将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以及有民转刑隐患的案件化解在基层一线,辖区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在2022年与王屋派出所联合制定《矛盾纠纷调处对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2023年3月把该模式覆盖辖区四个派出所。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注重与村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对接,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组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成功指导基层自治组织处理2起意外事故民事部分善后事宜。法庭两名员额法官各对接两个镇司法所和调委会,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全年受理司法确认案件49件,确认调解协议有效48件,申请执行案件7件,自动履行率83.67%。

山区地势高、风口多,光伏和风力资源优势明显。涉新能源建设征地补偿、建设工程衍生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等案件多发,王屋人民法庭积极与镇党委、政府、电力、水利等相关单位沟通,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矛盾焦点,为农村新能源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高度重视对农村产业提供司法服务,全面护航农村产业发展,助力辖区企业发展,深入走访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官助理张晨(选调生)在派驻邵原镇七沟河村工作期间,将帮扶活动移到“线上”,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宣介山区特色农产品,帮助村民销售富硒桃子、花椒、蜂蜜、粉条等8000公斤。

宣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

王屋人民法庭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做好普法宣传,变法庭为课堂,讲好法治公开课。开展“等案上门+带案下村”便民司法,将法庭搬到村庄院落、田间地头,适时挑选典型案件下乡入村巡回审判,邀请人民调解员和村组干部现场观摩,增强村干部和群众法律意识。此外,常态化邀请群众走进法庭、旁听庭审,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司法公正。按照院党组的安排部署,邀请辖区驻各镇市人大代表团走进法院,实地观摩、调研座谈,倾听代表意见和建议。结合辖区村委会、居民组涉诉情况,年末岁初与镇党委、政府沟通,通过个案的释法、分析,及时发现、总结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王屋人民法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通过司法断案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增强规则意识、守护公序良俗。尤其是对婚姻财产、赡养、抚养等家事纠纷,加大对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司法保护,注重加强与村干部、民调员的沟通,了解纠纷产生的背景,注重心理疏导,加强调解工作,促进矛盾实质性化解。

着眼长远发展,夯实基层基础

“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的老家在王屋人民法庭辖区邵原镇,作为家乡人民,法庭干警深受李庆军先进事迹感染与鼓舞,争做李庆军式好法官,将比学赶超融入执法办案,营造“比服务、比业绩、比奉献”浓厚氛围,队伍士气不断提振,干警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

山区四镇,户籍人口14万,常住人口才4万余人,地广人稀,书记员、驾驶员和协警经常奔波在乡间的道路上。往来奔驰的警车上,餐厅的圆桌上,下乡办案的小路上,有随时召开的庭务会,有关于案件的讨论,有办案心得的交流,有不断增进的同事友谊,法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在实践中磨砺,在干事中成长,在奋斗中出彩,在历练中担当。

此外,近年来,王屋人民法庭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院党组积极筹措资金对王屋人民法庭硬件设施改造升级,法庭条件得到全面优化,功能布局更趋合理。

(安小平)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