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钱”成“唐僧肉”?骗取医保基金,后果很严重!
来源:民生网
2024-08-27 14:57:45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治病钱”和“救命钱”,是维护广大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支撑。然而一些人自作聪明,变着花样欺诈骗保套取医保基金,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的流失,还严重扰乱了国家医疗保障秩序。

通过伪造病历资料,联系造假人员申报并办理门诊慢性病卡,使用门诊慢性病卡,在定点医院取药报销。这种涉及骗取医保基金,耍“小聪明”,薅“救命钱”的羊毛的行为,究竟“刑不刑”?日前,经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案件,给出了答案。

“我可以帮你们办理慢性病卡,以后去医院看病买药可以报销,还能到医院的门诊领取免费的药物。”被告人华某向李某某等人说明办理慢性病卡的好处,取得他们的信任后,开始了骗取医保基金之路。

“在案件办理之初,我们仅知道华某使用李某某等人的慢性病卡去叶县人民医院取药,但对开了哪些药、产生多少费用等细节均不清楚。因此,在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初期,我们深入分析了医保基金诈骗的特点、可能涉及的证据种类以及证据采信标准。”叶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郑鹤鸣说,该院通过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增加比对数据,充分挖掘已有数据价值,确保办案质效。

“我们还通过咨询医保专家,了解到一名正常慢性病患者的一年开药额,经对比发现,相关嫌疑人往往在系统开药限制的范围内进行‘顶格开药’,其开药频次和发生费用都远超划定的正常范围,由此发现系统无法识别的异常数据情况,确定异常数据判断标准,最终准确圈定了全部慢性病卡提供人。”办案检察官介绍道。

经查,2023年3月份以来,被告人华某多次将李某某等人的身份证、社保信息等,提供给造假人员伪造假病历,李某某等人通过虚假病例申报办理门诊慢性病卡后,将慢性病卡放到华某处,华某先后指使自己的弟弟、母亲等人,拿着慢性病本等手续去叶县人民医院取药报销。涉及医保基金损失共计人民币28981.79元。

华某于2024年1月18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退还医保金。2024年5月20日,叶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5月30日,叶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华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刑事案件结束后,叶县人民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聚焦源头治理,充分利用好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等平台,就相关部门对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医保套现等行政执法检查进行监督,通过走访涉案部门、调查处置情况、开展座谈交流等方式,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建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违法行为线索移送、共享机制,及时填补制度运行漏洞,并持续加大对反医保诈骗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普法宣传、“一对一”案例讲解分析等方式,向辖区居民正确解读医保报销政策,切实拧紧守护医保基金的“安全阀”,守护好人民群众“救命钱”。

“我们将持续依法严厉打击医保诈骗犯罪行为,继续依法做好打击医保诈骗犯罪专项整治监督工作,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坚决捍卫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叶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亚锋表示。

(朱京叶 郭鑫彤)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