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人民至上 民生为大
来源:民生周刊
2025-06-30 15:36:14

杨明方   刘  毅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人民至上,民生为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四方面10条政策举措。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出台的综合性民生政策。

《意见》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亟须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举措,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着力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等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提出“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具体措施;着力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出“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具体措施;着力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提出“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促进包容共享发展”等具体措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新的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意见》正是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而展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系统擘画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注入强大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要坚持“民生为大”,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揽子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办好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答卷正在不断书写。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民生周刊》,是全国唯一专注于民生建设的新型主流媒体。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周刊》杂志社将着力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领域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持续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秉持“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为民生服务”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倾听人民呼声,关注民生福祉,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公开报道和内参报道“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报道民生领域的政策动向、重大成就、社会反响、生动故事,不断凝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副总编辑)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3期、6月23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