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东肇庆怀集供电局:传承光荣传统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网
2025-07-29 18:17:09

上世纪70年代,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人民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在岳山之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林大会战。他们用钢钎、锄头和双肩,硬生生地将残林荒山改造成了连绵林海,孕育出“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岁月流转,这股精神力量在怀集大地持续激荡,如今,南方电网广东肇庆怀集供电局(下称“怀集供电局”)干部职工将其深植于心,化作守护万家灯火、推动地方发展的磅礴动力。

忠诚奉献:在急难险重中践行初心

“人民电力为人民”,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怀集供电局干部职工对“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中“忠诚奉献”的生动诠释。

2025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如猛兽般席卷怀集。短短数日,绥江水位急剧攀升,绥江怀集站出现55.22米洪峰水位,超1955年7月创下的历史最高水位54.79米,县城四分之三区域沦为泽国,多地电力设施遭受重创,11.8万用户陷入黑暗。

灾情就是命令,怀集供电局迅速响应,主动预防,总结运用历年防风防汛工作形成的经验方法,做足“灾前防、灾中守、灾后抢”应急响应工作。

怀集供电局怀城供电所所长禤培旺说:“我们进一步,黑暗就退一步!这几天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位从业17年、经历过多次大型抢险救灾的“老将”,从发布洪水预警以来,72小时未曾合眼,紧盯监控大屏,熟练指挥着前线抢修人员,有序对面临水浸的设备采取主动停运紧急避险措施,主动停运低洼地区的电力线路设备,并组织客户经理沿街奔走宣传防触电知识,只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8日,怀集供电局怀城供电所所长禤培旺正于所内铺排工作,对涉水区域进行仔细划分。(高方华摄)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战斗中,来自省市县各级供电部门的数千名干部职工星夜驰援,调配76台应急发电车、21台排涝设备、2台水陆两栖车等应急抢修装备,纷纷向着怀集汇聚。

在受灾严重的县城金汇华府小区,积水深达数米,地下配电房被洪水完全淹没。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的10余名抢修人员喊着口号,在齐腰深的淤泥中,用尽全力将2台2吨重的变压器、13面500斤重的开关柜,从地面一点一点挪到地下配电房。没有灯光,他们就依靠安全帽上的头灯照明;闷热潮湿的环境让他们呼吸困难,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6月19日,排涝机器人正在怀集县金汇华府排洪水。(郑浩然 摄)

艰苦创业:在破局攻坚中夯实根基

回望过去,怀集多山地丘陵的地形,给电力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早年,这里电力设施薄弱,“用上稳定电”是山区群众遥不可及的梦想。面对困境,怀集供电局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毅然踏上了改变现状的征程。

上世纪90年代,为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工程队背着工具和干粮,一头扎进深山。在悬崖峭壁上架设电杆,条件艰苦到只能用麻绳捆着身体在百米高空作业。他们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三年攻坚,终于让电流通向了每一个闭塞的山村,让轰鸣的农机声在山间响起,开启了山村发展的新篇章。

步入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怀集供电局又将目光投向智能电网建设。针对林区线路易受台风影响的问题,工作人员扎根一线、精进无人机飞行技术,他们一次次爬上杆塔,一次次调整无人机,通过“人巡+机巡”智能巡检模式,成功将故障排查时间大幅缩短。如今,怀集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9%,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一代代供电人接续奋斗、艰苦创业的心血与汗水。

     团结奋斗:在协同攻坚中释放效能

“岳山造林靠的是众人拾柴,电网建设和维护同样离不开协同发力。”怀集供电局党委对此有着深刻体会。在“团结奋斗”精神的引领下,怀集供电局积极构建“政企联动、社企协同”的供电服务体系。

怀集供电局与乡镇政府共建“电力议事会”,每月定期收集企业、群众的用电需求,及时解决各类用电难题;联合住建部门,在新城区建设规划之初,就将电网建设纳入其中,实现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深入各乡镇了解村民“真实心声”,减轻了村民对电力保护的抗拒心理,形成全民参与电力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2025年的抗洪抢险中,这种团结协作的力量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洪灾发生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提前设立广东电网公司怀集抢险前线指挥部值守备战,组织12个地市局增派人手,组建起超4000人的支援队伍,携带336台专业装备星夜赶赴怀集。各支援队伍之间密切配合,分工明确。

6月21日凌晨1点,随着最后一个配电房开关合闸成功,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完成县城翠湖半岛、翠湖东湾两个小区送电工作,为2200多户居民恢复供电。“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配电房楼上“停不下来”的感谢话语甜了抢修人员的心……

            

久久为功:在守正创新中照亮未来

从过去的油灯照明到如今的智能电网,从最初的“用上电”到现在的“用好电”,怀集电力事业的巨大变迁,正是“久久为功”精神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怀集供电局在国家“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下,持续服务推动“光伏+”项目落地,通过主动改善电力线路网架、畅通区域内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并网堵点。

2024年以来,大岗镇谭英农光一体电站、华润肇庆怀集润州150兆瓦复合光伏项目等数个超100兆瓦光伏电站建成,以绿色转型赋能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怀集县蓝钟镇全域加速绘制“零碳蓝图”,做好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不仅如此,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山之间,一条10千伏架空线路——岳山林场支线正源源不断向岳山林场提供清洁能源。岳山保护区从此告别了小水电,用上了“清洁电、可靠电”,让保护区更彰显绿色发展的底色。

同时,他们大力在全县推广“电能替代”技术,积极推动企业完成“煤改电”“油改电”,让“绿色电力”成为怀集生态保护的有力支撑,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截至2025年,怀集县用电量较十年前同期增长141.88%,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45.75%,居民用电增长124.9%。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为全县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8个,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光明所及之处,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岳山的林海到城乡的电网,变的是发展面貌,不变的是精神内核。怀集供电局将继续高举“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旗帜,让电流承载着奋斗的力量,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为怀集的美好明天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力动能”。在未来的征程中,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传承和弘扬这一光荣传统,续写怀集电力事业的辉煌篇章,让怀集大地处处闪耀着光明与希望。

(谭上洲 欧隽 黄暖)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