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活水”润红果 产业升级谱新篇 ——四川凉山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落到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里
来源:民生网
2025-08-15 14:04:02

时隔两年,当调研人员和凉山农商银行员工再次踏上凉山州会理市大发村的土地,迎接他们的依然是那片熟悉的、被盛夏阳光染成深绿的石榴园。然而,与两年前相比,恒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继恒的“石榴王国”已悄然焕发出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这位与石榴打了17年交道的汉子,笑容更加爽朗,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发展的笃定光芒。

光伏赋能,绿色发展添动能

走进合作社的核心区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成片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吸收着能量。“这是我们去年咬牙投入35万元建起来的光伏电站。”王继恒自豪地介绍。他算了一笔精细账:电站日均发电量近400度,不仅完全满足了冷库、灌溉设备等生产用电需求,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多余的电量还能并入电网,带来稳定的额外收益。

“以前电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相当于有了个阳光存钱罐,晒着太阳就把钱挣了,真正走上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王继恒称其为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

水利筑基,旱涝保收底气足

目光投向石榴园深处,一座崭新的、容量达40000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如同镶嵌在山间的“绿宝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这是王继恒为解决石榴生产关键期的用水难题,又一项50万元的大手笔投入。“会理的天气,最怕关键时候缺水。以前遇到旱季,真是急得睡不着觉。”他指着蓄水池感慨,“现在有了这个土工膜水池,再也不用为石榴生产用水心焦了。新引进的“红如意”“六月红”这些石榴品种,对水要求高,有了它,我心里就特别踏实,能确保它们在最需要的时候‘喝饱水’,长出来的果子品质才有保障。”这池碧水,成了他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石榴品质和产量的坚实后盾。

品种焕新,市场竞争力跃升

谈及石榴本身的变化,王继恒更是兴致勃勃。他引领农商银行员工走进果园深处,指着挂满枝头、明显比传统品种更显饱满红艳的果实说:“看,这就是我们这两年重点更新的‘红如意’和‘六月红’。”

为了抢占市场高端,提升产品附加值,他利用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果断对部分老品种进行了更新换代。“新品种不仅外观更诱人,色泽更均匀鲜亮,像红霞一样,而且籽粒更大更软、汁水更甜更足,最主要的是成熟期有优势。”王继恒介绍,这些新品种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价格也更具优势,显著提升了合作社的整体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金融“活水”持续灌溉信心强

支撑王继恒大胆投入、不断升级的关键力量,依然是凉山农商银行会理支行持续注入的金融“活水”。当问及资金情况时,王继恒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农商银行真是我们发展的‘及时雨’。‘进村入户’工程一直在深化,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在升级。今年,农商银行开展第三轮整村推进,为我申请了“惠商贷”贷款产品,我的授信额度从两年前的80万元直接提升到了140万元。”这60万元的增量授信,犹如强心剂,精准滴灌到他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光伏电站的铺设、大型蓄水池的挖掘、优质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王继恒坦言:“没有农商银行这140万的信任和支持,我这更新设备、升级品种、扩大规模的大步子,真不敢迈得这么快、这么稳。每一次需要资金周转或投入,他们总能及时响应,解我燃眉之急。”

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之路

站在山岗上,俯瞰着覆盖光伏板的园区、波光粼粼的蓄水池、挂满优质新品种的果园,以及那座运转良好的现代化冷库,王继恒感慨万千。“回想23岁那会儿,第一笔2万元的农商银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点燃梦想的火种。如今这140万元授信,是助推梦想腾飞的翅膀,背后是凉山农商银行“惠商贷”“蜀信e(个人经营)”“蜀信e(创业担保)”“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这一整套越来越精准的金融产品在支撑。”他动情地说,“农商银行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资金支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持续发展的底气和与时俱进的金融服务能力。他们不只是‘输血’,更教会我们如何‘造血’,把振兴乡村的信念和适配的金融产品真正‘贷’到了我们心坎上,也落到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里。”

农信春风再度拂,光水新果映丰年。王继恒的“石榴经”,在大发村的青山绿水间,在四川凉山农商银行会理支行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下,正谱写着一曲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乐章。那漫山遍野愈加鲜亮的石榴红,是科技赋能、金融支撑、勤劳双手共同绘就的小康底色,更是乡村产业振兴活力奔涌的生动见证。

(舟泰 王宁)

(责任编辑: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