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榜 | 一份最新的食品黑名单
来源:民生网
2015-07-30 08:40:08
摘要:入伏以来,各地气温持续走高,有害微生物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危险性增大,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期。入伏以来,各地气温持续走高,有害微生物污染引发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危险性增大,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今天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金台榜》栏目,为您整理近日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在购买的时候切忌回避。

1.“乐买家”大豆油

由黑龙江省九三农垦金豆有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乐买家”压榨大豆油,苯并[a]芘超标。苯并[a]芘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诱变剂。

2.中街大果雪糕

进入三伏天,雪糕大受欢迎,可也得留神细菌。北京市食药监局近日公布,老字号沈阳中街冰点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街大果”(冷狗)雪糕大肠菌群超标10倍以上,被责令停售。其实,雪糕细菌超标并不是个案。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6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就有4批次雪糕和冰淇淋,涉及“宝沣源”原味奶(牛奶口味)、“盛源海杰”手打冰淇淋(榴莲口味)、“金水园”一毛五奶砖雪糕和慕斯达夫鲜牛奶口味雪糕。

3. 山寨大白兔雪糕

近日京城冷饮市场忽现“大白兔雪糕”,网友四处打探货源要怀旧、要尝鲜。而据调查发现,该雪糕并非上海冠生园公司出品,而是出自辽宁鞍山某地的一间冷饮店,且包装纸上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4.“江绿”牌甘草良咽糖

江西草珊瑚药业有限公司的“江绿”牌甘草良咽糖(1.8G/粒,2014.02.09),甘草酸含量只有20mg/100g,远低于标准值,清咽润喉效果大打折扣。

5. “绿源”牌泡山椒笋尖

由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龙桥镇长宁竹海罐头食品厂生产的“绿源”牌泡山椒笋尖二氧化硫超标近13倍。据了解,二氧化硫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破坏B族维生素,引起腹泻,影响生长发育。吃多了容易患多发性神经炎,出现骨髓萎缩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急性中毒。

6.含致癌物矿泉水

日前,北京市食药监局公布,北京宇亚麦饭石矿泉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麦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北京领先饮食品有限公司的无气天然矿泉水与饮用天然矿泉水被检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被责令停售。为什么矿泉水中会产生溴酸盐?专家表示,部分地区的天然矿泉水会含有溴化物,一些水企通过臭氧或氯气消毒杀菌,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

7.含农药茶叶

“忆江南”铁观音、“知福”碧螺春茶、“爱丽丝”茉莉花茶春毫,这三款茶叶今年以来,被各地食药监部门多次检出了三氯杀螨醇。早在1997年,我国农业部就已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直至今年,这个农药却在禁令之下依然“阴魂不散”。

8.注胶虾

本月中旬,温州、昆明等多地水产市场里,消费者买到被注了不明胶状物的“注胶虾”,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随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拉网式”大检查,重点关注市场上的“注胶食品”。

小贴士

破解“注胶”大法

●察闻法:

虾类等水产品死亡后,腹腔和身体部分会变软,如肚子特别鼓胀,且捏起来发硬,就得当心是否被“注胶”加工过。烹饪时可沿腹腔部分剖切,观察虾体内尤其是头部连接部分有无透明胶状物质流出。

●加热法:

在高温烹饪中,也能辨别出添加胶质的类别。吴文惠教授介绍,工业明胶作为一种特殊的凝结剂,加热时会产生类似化学试剂的刺鼻味,蒸煮时也不易溶解于水。所以,消费者如果在烹饪中发现水产品产生异味,胶质不易溶解的,可能添加了有害的工业明胶,勿食用。

●水浸法:

对海马等干货产品,观察其腹腔部位是否有与体型不符的鼓胀痕迹,或看尾部是否有针孔注射痕迹。而海参则可直接在水中发泡,优质海参能发泡至15倍,“注胶海参”只能浸泡到3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