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频:重庆乡村养羊记
来源:民生周刊
2017-09-06 15:40:58

25年前,他是镇里第一名大学生,走出大山,考进北京;25年后,为了尽孝道,他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家乡碗家村,养起了波尔山羊。

返乡

1986年高考,王频考入北京,在北方工业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毕业后,他先是在乌鲁木齐后峡一中任教两年半,然后被调至当地一家水泥厂,担任技术科副科长,7年之后,他又被调到一家国企,在公司总工程师位置上,他干了3年。

2002年,他毅然从体制内辞职,自己创业,在托克逊县,他的化工厂硝石提纯技术“算是最厉害”的,这也成就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距离家乡3000多公里的新疆,王频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两个孩子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如今,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女儿在南京上大学。

“如果不是父亲初诊检查出胃癌,我根本不会选择回老家。”王频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人生有许多选择,我所想的是,陪伴在父亲身边,距离他尽量近一点,能够多照顾他老人家。”

王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2011年被确诊肠胃间质瘤。作为家中独子,王频根本没有选择。

为什么会选择养殖波尔山羊?“养羊是个偶然决定,最初是想养奶牛的,考察准备了一年多,由于选中的那一块地,在签署流转合同时,有一家村民反悔拒签,所以才回到本村。”王频回忆道,“当时羊价很高,误以为养羊容易获利,加之政府鼓励,所以没多加考察就决定养羊了。”

2012年7月,王频作为乙方,与敦好镇碗家村8户村民签订《土地承包权转让协议》,租用承包地修建山羊养殖场,租期15年,到期终止由承包方拆除复耕。

转过年春天,王频从山东引进第一批216只波尔山羊种羊,后又陆续引进种羊330只,经过不断饲养繁殖售卖经营,直到2017年4月底,总计卖出大小1432只羊。

“引种费用51万多元,平均每只种羊的引进价格为1500多元,累计销售金额为93万元,平均售价650元每只,其间获得政府项目支持资金总计390800元,总收入为1321600元。”王频说。

王频又给记者算了一下成本账,5年里人工工资、饲料原料、购买养殖所需设备、养殖场建设、家庭生活开支等,成本共计1637210元。如此一算,王频自带资金80余万元,投入养殖山羊,5年下来剩下的是这座养殖场和30余万元的债务。

“5年肉羊的养殖体验,个中艰辛,一言难尽,强壮了身体,磨炼了意志,获得了养殖的经验技术。”养羊赔了本的王频万分感慨,“我的教训是,外行千万别轻易投入种养殖行业,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对消费习惯和市场行情的把握,稍有偏差将会致命。我的肉羊不能坚持养下去的根本原因是本地的消费习惯——除了冬天,其余的时候几乎没有市场。”     

村主任

2017年8月中旬的一天,开州区敦好镇碗家村十二组,开州咸亨养殖场,简单的一桌农家饭,食材全部来自养殖场,包括甲鱼、猪肉、新鲜蔬菜等;一个120立方米的沼气池,王频亲自加装了两个脱硫设备,用以安全供气、做饭炒菜;一口防旱池,池内有鱼游动;养殖场有一个盛开着荷花的池塘,200株李子树,今年第一次挂果,果味浓郁。

“我这里是按照化工级别要求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它不会有任何渗漏,不会污染当地的水源,”王频骄傲地介绍,“猪羊的粪便做成沼气,沼渣作为有机肥施肥给果树,果树下养殖鸡鸭鹅,各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养羊赔了钱,王频并没有停下继续创业、打造生态农业的步伐,同时,他还用自己多年积累下的经验以及丰富的学识,带领全村发展。

山羊养了半年多,2013年12月20日,王频出任碗家村村主任。

“要想富,先修路”。碗家村有近40公里的村道,由于是盘山路,除了两条硬化的14公里的道路以外,其余基本不能通车。这些路都是村民们当初用锄头、钢钎挖出来的,所以村民对整条道路通车充满期待。王频通过多个渠道,筹集到了部分资金,在2014年7月至9月间,将未硬化的30公里土路进行了整修,让原来摩托车都无法行走的路,可以通行小汽车。

农村要想富裕起来,必须在产业发展方面下功夫。王频带领当地农民开始朝着高山蔬菜方向探索,用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模式经营。同时在谋求改善现有的数百亩劣质青脆李果园,通过农委苗圃引进可靠的优质品种来发展改良,酝酿逐步打造黑水池的休闲度假、垂钓、观赏和农活体验等观光农业开发。

△看到工人更衣间的墙壁上往年山羊生产的简单记录,王频感慨万千。图/张兵

香猪

“喂,上车啦,我捎你一程!”饭后大伙上山,蜿蜒曲折的山路,王频开着新疆牌照的越野车,按着喇叭,摇下车窗,热情地招呼赶集回家的村民上车,望着远山,王频沉默了很久,忽然冒出一句话,“我们这里荒山丘陵多,适合养殖,我下一步准备筹划养香猪。”

之所以另行选择养殖香猪,王频自有道理。“在开州一带,猪肉一年四季都很受欢迎,羊肉则只有很短的消费季节,一般只有冬至到春节前后,羊肉的市场需求量才大。”王频说,“香猪是一种纯种猪,不是杂交品种,生长速度虽然比较慢,但是它防病抗病能力强,猪是单胃动物,可以完全圈养,而羊由于有多个胃,属于反刍动物,需要吃草以助消化。”

“他没有用心去做,至少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养羊。”在分析王频养羊亏本原因时,敦好镇党委书记谭清华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只要他认定的事情,他会一条路走到黑。”

在碗家村,大多数村民知道,自2013年12月20日至2016年4月6日,两年多的时间里,王频在碗家村村主任岗位上,他的“一部分精力”还用在了改善村里的道路通行状况,在村里发展适度规模、“不损害减少现有森林面积”的种养殖产业。

王频养羊的举动,让村里许多外出打工的人有了返乡创业的念头,见到王频盖起了羊圈,2013年秋天,碗家村八组的陈祥不再前往广东打工,搞起了山羊养殖,现在已有200只羊的存栏数。

碗家村二组组长陈远於也是一个例子,听说王频返乡经营农业,陈远於找到王频,一起组建了晚佳山种植专业合作社,陈远於现在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摘菜,然后开一个小时车,把田间地头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送到开州城区。

“村务管理方面,杜绝了村委吃喝风气,这一点老百姓看得见,拍手称快,同时所有重要事务都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陈远於评价王频说,“逐步建立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制度只在墙上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王频真正是替普通百姓着想,替老百姓服务。”

作为王频的“死党”,陈远於比一般人更了解王频。陈远於认为,王频上过大学,有系统的知识储备,见过世面,有思想见解,不为私利,有公德心,他给闭塞的碗家村注入了一股新风:村民自治究竟如何治?山区如何发展产业致富?

“种植和养殖属于生命技术,它和工厂非生命技术是有天壤之别,作为一个搞工业出身的我是深有感触,仅仅有技术方面的底气去搞农业,是远远不够的。”王频说,“余生能够把养殖这件事干好,干出点成绩来,不留遗憾,这是我的一点理想!”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责任编辑: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