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驻村书记杨慧民 真情帮扶暖人心

来源: 民生网2018-06-08 16:52:33 书记 真情 杨慧民

“大娘您做饭呢?”

“是啊,杨书记您吃饭了没?要不在我家吃吧。”

“不用,不用。我就是来家看看房子盖的咋样了?”

“快完工了,多亏了你给我们家申请的危房改造款。”

 ……

5月30日一大早,叶县邓李乡妆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慧民就来到申请危房改造的十几户农家查看改造进度。

从2017年11月至今,平顶山市委统战部派驻的“第一书记”杨慧民已经在叶县邓李乡妆头村工作7个月了。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妆头村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村里建起了光伏电站、建起了扶贫车间,这都多亏了杨书记啊!”提起杨慧民,妆头村村民各个竖起大拇指。

 

摸清村情抓党建 筑牢脱贫根基

妆头村位于叶县县城东北部沙河南岸,辖8个村民组,512户192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463人,耕地面积1549亩,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党员37名,其中常年在家党员17名,外出务工党员20名。党员平均年龄57岁,其中60岁以上党员就占20名。

入村后,杨慧民便开始了走村串户,在干部党员、贫困群众家中,他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原因,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杨慧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拟定并完善了全村精准扶贫规划,并确定了率先抓党建的思路。

“我们就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认识到‘我不是一般群众,我是干部、我是党员’,有了这个认识,什么事情都好办。”杨慧民说道。

在该村党群服务站,笔者看到规范的村党务、村务公开栏。全村党务、政务定期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设立了便民受理台、图书阅览室、红色网络家园等便民设施。

“通过这种有形化阵地,让村民们认识到党和政府就在我身边。”杨慧民说。与此同时,杨慧民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评议党员等多种形式,筑牢无形化阵地,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农民要想富,关键靠支部。妆头村两委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脱贫攻坚和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杨慧民的一块心病。

为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在不久前的村两委换届中,杨慧民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宣讲换届政策、流程等,最终圆满完成换届任务,并吸收两名年轻高学历党员进入村两委。

产业扶贫结硕果  脱贫致富动力足

在妆头村扶贫就业基地的“巧媳妇”服装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按照流水线要求,熟练地缝纫布料。

这两天正在收麦,李晓燕的婆婆把孩子送到了扶贫车间。孩子在扶贫车间设置的“妇女儿童之家”休息、玩耍,也不耽误李晓燕做工。

谈起现在的工作,李晓燕脸上堆满了笑容:“孩子太小,一直没有外出打工。现在工厂开到家门口,顾家赚钱两不误。”

“自扶贫车间投产后,村民们都争着来务工。”杨慧民告诉笔者,“原来村上没事喜欢打麻将的留守妇女,都成了村里的‘大忙人’。”

投资55万扶贫车间项目元宵节正式运营后,一共吸纳78名村民就业,辐射带动27户贫困户,年增收2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依托妆头村已有林果基地的发展基础,杨慧民积极协调村民流转土地,扩大桃园和葡萄园种植规模,鼓励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现在妆头村林果基地建设向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方面发展。经营者自己经济收入可观,还在提供就业岗位、传播种植技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仅村里的两个林果合作社就可安排就业150人,带动贫困户40多户,年增加收益1万元。

不仅如此,由县财政投资,总装机容量500kW的村集体光伏发电电站已完成并网,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村里还有鞋面加工厂、假发加工车间,走不出去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杨慧民说道,“今年我们还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成立了脱贫攻坚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加上第一书记扶贫项目资金,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里有能力为更多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真情帮扶暖人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笔者见到杨慧民之后,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张红因为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成为了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慧民在一次偶然间,听到张红说自己的残疾补贴取消了。

杨慧民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后,发现张红的残疾补贴正常发放中。于是,他马上来到张红家中,了解情况。原来,张红一直以为发放残疾人补贴的是另一张存折,而这张存折已被他遗忘。找到失而复得的存折,张红感激地说,“我都没想到杨书记这么上心。”

再小的事,村民找到他,只要出得上力、说得上话的,杨慧民都毫无怨言主动帮村民办。

就这样一件件小事,办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而杨慧民也成了村民眼中的自家人。

“我至今也忘不了冬至的那碗饺子。”杨慧民向笔者讲述了一碗饺子的故事。

去年冬至,杨慧民刚刚入完户,从张九妮家中走过,张九妮立即追了出来,“我想着杨书记一个人在这,也不一定有空包饺子,就想让他到我们家吃完饺子。”张九妮说道。

可杨慧民不愿给张九妮添麻烦,在来到下一户家入户家访时,张九妮竟追了过来,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不忍拒绝的杨慧民,含泪吃了三个。

“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才能担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杨慧民说。

笔者离开时,杨慧民仍然在各家各户地跑着,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驻村干部的坚守与担当……  

(范长坡  焦萌)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