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法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江苏海安公安局“踩实”根基 打造社区融合警务新模式

来源: 民生网2018-09-03 16:12:47 海安 警务 公安局 模式

把234个社区警务室设在群众家门口,把社区警务和社区资源糅合起来,把1172个社区网格与所有警务区100%对接……目前,一个由社区民警、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构成的“1+1+N”的社区治安服务管理网络已将江苏海安城乡“全覆盖”。

2016年,实施社区警务前移战略;2017年,实施社区警务优化工程;2018年,深化融合共治社区警务模式。一年一小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根基。2017年江苏省公安机关社会评价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海安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安队伍满意度、社区民警知晓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警民联手,共建共治,成果共享。”海安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葛志祥说,融合共治的社区警务模式,提升了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带来了矛盾纠纷、可防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三下降”的实际成效。

多方资源融合 治理触角更深更远

“实践证明,社区警务只有与社区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海安市公安局政委章群峰介绍,依托村公共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社区警务室,由一名社区民警负责,两名辅警常驻,负责日常报警求助、矛盾纠纷调处、信息采集登记、身份证代办代发等工作。

海安市白甸镇丁华村村民张某说,“警务室每天有人值班,驻村辅警都是我们的邻里乡亲,有事找他们很方便。”据了解,海安市已建成社区警务室216家,主题警务室12家,专业警务室6家,社区警务工作从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变各方“大合唱”,治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将警务资源与社区资源融合,把警务区划分与政府网格资源对应起来,曲塘派出所先行先试创出了网格资源融合的样本。所长赵华介绍,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与镇网格办对接,社区民警对接村网格办,驻村辅警对接网格长和网格员,有效破解社区民警信息不灵、风险隐患不见底等难题。

海安市刘圩村警务室地处曲塘工业老镇,工厂多,流动人口多,网格化管理让民警“嗅觉”更灵敏。2018年1月31日,社区民警李磊接到网格员信息,称曲塘村13组一出租屋最近来了两名可疑新租户,终日闭门不出,也无正当工作。李磊上门核查,证实这两名可疑人员均为网逃人员。

网格化集成管理还让核心商区的民警做到了停车、消费等警情“快处”。

海安市城南派出所的辖区商场多、医院多、纠纷多。该所建立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物业、社区干部“五位一体”网格化联调快处机制,将核心区分为8个大网格、16个小网格,实行分片包干、先期处理,不仅控制在早、处置在小,还有效减轻了110接处警的压力。网格化联调快处机制运行以来,警务区刑事案件、矛盾纠纷类警情分别下降7.1%、12.5%。

多元力量融合 百姓共建共享平安红利

海安市城北的丹凤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职工宿舍,425户住户大多为退休老职工或租房户,由于环境差、安防差,一度发案多、矛盾多。而近三年来,这个老旧小区治安案件连年下降,矛盾纠纷不出小区,还做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

“群众自治+民警引导=融合共治平安小区”,这是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与地方政府会商后开出的一剂“良方”。

兼任丹凤小区楼院党支部副书记的社区民警丁锦辉表示,居民自治离不开“老书记”潘凤堂的党员模范作用。

2007年10月,潘凤堂从宝钢退休后,便“走马上任”丹凤小区楼院党支部书记,成立“义务巡逻队”和“党员义工服务队”两支队伍,10多年来既巡逻防范,又帮扶孤老,真正成了小区“当家人”。

丁锦辉定期向队员们传授巡逻防范技能,积极调动业委会、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三股力量解决各种纠纷,又多方联系协调,给小区新增了6处监控设施,这里已经连续8年刑事案件零发案。“我们巡逻队14个人,每天三班,绝不马虎。”说起“本职工作”,73岁的潘凤堂一脸认真。

海安市公安局还把“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的模式推广到教师新村,很快,这个老小区也开出了融合共治的“和谐花”。

“网络购物真方便,购买全在手上点,留神别买假产品,作耗钱……”8月21日晚,由海南街道办事处、城南派出所联合举办的“幸福海南▪警民守望”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民警自编自演的传统曲艺“三句半”引得笑声不断。小品《非法集资害死人》《坑人的养生讲座》生动揭露了非法集资的危害以及骗子的招数,获得阵阵掌声。

“这种警民守望的广场活动群众乐于接受,不仅推动了民警回归社区、促进警民和谐,还有利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的网格中来。”海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于华说。

目前,海安已建成“警民守望”广场32个,向周边辐射建设“幸福村居·警民守望”点48个,开展各类广场活动126场次,现场参与群众3万余人。    

近年来,海安市公众安全感已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前十位。实践证明,将社区民警进村(居)班子制度化,以社区综合治理引领者的定位,带领村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事务,起到了全要素汇聚、全网格治理的倍增效果。

线上线下融合 寓管理于服务破难题

离市区30分钟车程的雅周镇,地处黄桥革命老区,因万顷良田项目,8个行政村拆迁,目前兴雅社区是海安最大的农民安置小区。

由于牵涉到征地补偿、农田补偿等,2815户村民大部分不愿更改原有户籍信息,“人户不一”现象普遍存在。海安市公安局自主研发“i社区警务平台”,以二维码电子门牌为索引,解决了新型农村社区户籍服务管理难题。

“一户一码,扫码进入i社区警务平台输录信息,社区基础服务管理从传统的‘以户管人’模式跳出来,变成‘以房管人’,实现对实有人口的精准服务管理。”海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曹宇飞说。

在线下,“i社区警务平台”的留言求助模块还能够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兴雅小区的许仁林老人常年独居,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因为对老人不放心,一天,许老的大儿子通过“i社区平台”给社区民警张阳留言,请他上门帮忙看看老人。张阳特地上门,教会老人熟练使用“i社区平台”的一键报警、求助等功能,平时有空就去老人家里走访看望,老人很是感动。

家家户户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i社区警务平台”,也给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便捷途径。不久前,兴雅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民警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并发布协查通告。三天后,有群众在“i社区平台”留言疑似发现嫌疑人,随后民警成功将其抓获。

据了解,二维码门牌已经在海安市10个镇区18个较大规模小区推广,安装了11020户。在市区,特别是核心商业区,由社区民警主导,在线上建立了由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店主、店长等共同组成的商铺联盟微信群,在线下由这些力量共同开展三方巡逻、轮流值班。

今年5月,辖区有500多家商户的海陵社区民警王益娟,依靠微信群,两天就破获了商户中多发的“更换二维码盗窃案”。

“我店里的付款二维码被更换了,两包烟钱根本没到账!”接到如意紫都小区一商户报警,民警立刻赶到现场,调阅店内和街边视频监控,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画面截图发在商铺同盟微信群,两天后,此人再次在商圈出现时,被商户发现报警。经查,嫌疑人周某以偷换二维码方式多次作案,盗窃案值千余元。

核心商区智慧安防体系建设是海安推进融合共治社区警务的一个新举措。目前海陵社区已在主干道100多家沿街店铺推广技防200余套,完成小技防入户3000户。自智慧安防体系建设以来,辖区刑事、矛盾纠纷类警情分别下降了8.1%、13.5%。

积小安为大安。海安警方用一个个社区的平安夯实了整个社会面的平安。

(周晋安 曹钰华)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