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麻辣财经: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向污染宣战!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8-11-09 15:09:36

麻辣财经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美丽乡村,也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故乡。

可是,当不少人真的回到乡村,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住不惯。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但饮水不方便,取暖不方便,倒垃圾不方便,上厕所不方便……对于农村老家,不回来时想回来,回来之后又想走,城里居住多年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就连进城打工的农家子弟也不习惯。

不仅如此,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也令人担心,这既与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也与农业生产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依然比较突出,这确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而原来在全国层面,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计划,各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

11月8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治理的范围和重点是什么?麻辣财经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

面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量大面广、基础薄弱的现实,这样一个攻坚方案要实现啥目标?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说,三年攻坚战聚焦重点目标任务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重大文件作了充分衔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优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

   饮水安全、村容村貌、化肥农药、地膜秸秆、畜禽水产养殖等跟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攻坚方案的目标都有。概括起来,目标就是要到2020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是现实选择。计划起草者之一、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亚男说:“既要让群众感受到明显改观,又要考虑到目前农村的治理能力,能干到什么程度确实是我们反复考虑的问题。”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如何考虑现实反映差别?行动方案明确,各地要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差异化目标体现在很多方面,王亚男介绍,比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梯次推进,即便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的农村,也只要求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对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对应的要求只是“乱排乱放得到管控”。

   本应写入保障措施的能力建设被作为目标提出,让人颇感意外,体现了编制者的良苦用心。长期以来,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行动计划中强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等要求,可谓破题之举。

污染治理涵盖生产生活两方面,促农村面貌改观农业绿色化转型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部门偏重对城市及工业点源的污染防控,农业部门更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调节,虽然住建、卫生等多部门有项目,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缺乏统一部署。而且,由于项目之间难通气,有的村庄获得太多项目和资金补贴,而有的只能干看着。从这个角度说,整合各方力量的《行动计划》,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在《行动计划》部署的任务中,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内容与农村居民生活紧密相关;而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等工作连着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全管”的行动计划将更全面地直面农村诸多环境问题。

比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将上台阶,《行动计划》提出:县级及以上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保护区的划定;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意义重大。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繁重,结合行动计划,农业与农村部就将目光聚焦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菜篮子的安全饱受关注,农业与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在种植业污染防控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鄱阳湖和洞庭湖周边地区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

镉大米曾让很多人捏了把汗,《行动计划》要求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对难以有效切断重金属污染途径,且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的耕地,要及时划入严格管控类,实施严格管控措施,降低农产品镉等重金属超标风险。

王亚男表示,一方面要以生态环境治理解决目前一些地区农村存在的“脏乱差”问题,促进农村环境面貌的改观;另一方面以量化指标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期望农业尽早实现规范化、生态化的生产模式。

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大,整县打包、建运一体模式有吸引力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可对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这些条件看上去样样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污染治理的目标任务如何确保实现?

苏克敬表示,《行动计划》制定了六大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济政策、加强村民自治、培育市场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工作等方面。

完善经济政策,这方面包括了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等等。

对治理的投入问题,苏克敬表示,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负责,也是治理投入的主体。要建立地方为主、中央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环保、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经费渠道。同时,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合理保障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并向贫困落后地区适当倾斜,让农村贫困人口在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受益。

“治理面大量多,不可能只靠中央资金解决问题,而地方差异大,一些地方确实存在财政困难。”王亚男表示,令人欣慰的是,市场对行动计划反应积极,不少企业有意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地方资金有限,很多企业看重整县规模才愿意以薄利接单,所以整县打包、建运一体的运作方式非常重要。她提醒地方要多想办法,保障治理效果,也要保护参与企业的积极性。

在强化监督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纳入本省(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范围,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畴,对污染问题严重、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进行严肃问责。(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孙秀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