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16:45:03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数据伴随着英特网的发展集聚膨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但是,随着奥运年前后电子商务利用大数据实现跃进式发展,全球掀起了一场数据改革风暴。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的信息比比皆是,电子化信息化的浪潮迅猛而持久,影响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方式:打车软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繁华地段的打车效率;支付工具的推行,方便消费者的同时,对小摊贩的营业收入也起到的极大助力;人们通过互联网接收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家庭办公,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加。可以说,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发展至今,早已超出数千年前人类的想象极限,数据运用在其中发挥的催化剂作用功不可没。而数据的收集与运用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摇身一变成为覆盖面广、处理量大、定位精确的大数据平台,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引领着世界的新潮流,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之处。
2012年,达沃斯论坛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大影响》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资本,数据思维和应用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公共管理领域和政府治理范畴之中,对政府治理理念、治理内容和治理手段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凭借大数据的东风,现代政府管理倡导政府职能的理念,也将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把政府管理工作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管理模式,从粗放型、独立型、被动型的管理,转变为精细化、协调型,主动型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化的变革下,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首先,政府管理将全面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大数据时代,人们不仅重视办事效率,重视数据的来源与拥有,更重视对数据的即时记录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和挖掘数据价值,掌握组织发展的先机。因此,大数据时代,一切组织都将建立或至少在组织重视的领域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以形成信息管理数据库,供日后分析组织运作状况、预测组织发展方向使用。
其次,无论是政府还是第三方机构都需要将数据管理定位为组织内部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数据潜藏这大量的信息,因此数据就是价值。大数据的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发觉和重视,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能先人一步获得商业或政治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数据将会成为每一个组织或部门最重要的资源,保护数据安全以及开发数据价值将会成为组织内部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
再次,政府或社会组织都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预测管理。这是大数据时代的显要特征。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预测性,数据分析师能根据大量的个人(或者组织)行为数据分析预测其行为趋势,如果数据主体被预测到其行为趋势可能会有危害到他人或组织,那么就可以采取预防措施,遏制其行为的发生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反之,如果数据分析显示数据主体对组织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组织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数据主体积极的行为模式。同理,其他类型的数据如商业数据、组织运行的数据等等都能成为分析的数据对象,并根据分析结果不断精化组织管理,正确定位组织发展的方向。
随着十九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精神的贯彻,政府绩效管理、绩效评价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也在不断深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国内政府实施管理工作时,面临着极度丰富的数据量,繁杂多样的信息需要大数据技术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进行资源的管理及分析,并实施进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策略的创新,将促使政府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同时,作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从业者,也要求我们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大数据意识以及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使得我们本身或者配合政府工作人员挖掘出大数据所蕴藏的应用价值。
一、大数据与政府管理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是大数据时代政府管理的新标志,通过对大数据的管理和运用,推动社会发展创新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大数据时代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那么,数据可以为政府管理带来什么呢?第一是提前规划,做好预警机制。对数据的整合与实时分析,能够提前预测数据的变化信息,方便提前做出决策与预警;第二是互通有无,集约管理。改善各自为政的现象,推动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统一汇集到一个云平台当中,数据信息在云平台上实现了互通,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第三是节约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依靠“信息化+网格化”的支撑,运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平台”打通信息孤岛,针对传统行政审批不规范、不标准、不透明的问题,实行全流程规范化、无差别、标准化运作,群众办事实现“找谁都一样,谁找都一样;找哪都一样,哪找都一样”,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第四是整合资源,提档社会治理。政府工作涉及政务服务、城市建管、医疗卫生、教育、军民融合、产业服务、经济监测等多个领域项目大数据的运用,促进社会综合治理的精准化、高效化,切实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者、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秩序维护者的职责。第五是预算精准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通过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决策、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经济转型中的应用,改变了凭经验、拍脑袋决策方式,探索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现代社会治理新路,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绩效评价与信息化
在十九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下,加强和改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研究也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化已深入人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管理的效率也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趋势。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信度,更好地服务政府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是研究重点。
以绩效评价为例,从目前开展的评价模式上看,现主要以财政组织,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价的财政绩效评价模式为主,由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其评价信息的获取主要由被评价对象提供,或者通过现场收集获得。这种评价模式属于一种独立评价,专业性较强,不易受干扰,但是存在信息获取难、评价结果与第三方机构专业程度挂钩等问题。目前,这种绩效评价方法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第三方机构与政府间的资料收集、文件交流等会以电子版的方式传递,专家评审中也有实施线上评审的案例。
而从第三方机构参与政府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来看。第一,由于没有较为统一的第三方机构行业质量规范与信息共享机制与平台,各第三方机构单独行动,各自建设自己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构不统一,主要依靠评价机构本身的经验和评价组能力体现评价质量;第二,绩效评价工作由于缺乏财政状况、项目开展情况等信息数据,需被评估对象提供,项目组评价人员之间、被评价与评价者之间需要沟通协调的事情十分繁杂,而且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绩效评价系统信息建设各自封闭,信息难以在政府或部门之间共享,致使评价效率低下,历时较长。第三,绩效评价的直观产出指标基于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事后采集的数据容易出差错,往往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四,由于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小组属临时组建,每年度绩效评价以及一个项目的预算评审、跟踪评价、后评价人员不够稳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持续的推进。
结果运用方面,第一,公众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的参与度较低,由于技术、成本的局限性公众没有自主参与绩效评价的途径,只能在政府或者专业第三方的组织下,根据组织方提供的有限的信息或者自己所了解的局部信息进行评估,第二,缺乏对评价结果运用的统一标准,评价结果的公开和相关问题的整改并未获得重视,绩效评价的结果流于形式。第三,由于绩效后评价工作是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发现的问题与好的经验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评价结果的公开共享,会制约好的评价经验或改进措施的持续使用。
三、大数据与绩效评价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更有效的财政绩效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化的变革对于政府工作人员及第三方机构人员都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信息化的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将对应产生以下变化:
1.从评价模式上来看,大数据时代形成信息共享,实时监控的云端管理模式后,将不再是事后采集数据再进行绩效评价,而是通过建立财政绩效评价信息系统,让财政活动从运行周期的开始到结束都在信息系统上进行,然后通过汇集该系统对财政活动过程记录的数据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原始大数据,通过直接统计分析原始大数据实现更加客观、精确的绩效评价。
2.财政绩效评价过程将会更加高效率进行。这是由于对财政绩效评价系统的利用使得绩效管理过程少了人工收集数据以及协调组织评估人员进行评估的低效率的过程,使得财政绩效评估更加高效的进行。上级部门、专业第三方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均可以对政府绩效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从绩效评价行业应用来看,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可以变得更加深入。不仅可以收集项目自身的微观信息,更能够着眼于海量的行业信息、政府数据等公共信息,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数据库的对接,在规范数据存储标准与使用范围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已有公共信息的大数据价值,从而充分发挥政府大数据平台对绩效评价所产生的信息价值。
3.利用大数据构筑行业协会绩效数据管理平台。绩效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目的一是进行绩效数据的收集、转换、整合和存储,突破部门层级分割化、封闭化的格局,获得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数据库对接共享的权限。二是对绩效分析、指标体系、评分标准等形成统一的分析模式,设计预算绩效分析模型,充分应用绩效指标对绩效数据等进行分析,最终实现数据整合、指标控制、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通过整改现有较为成熟的绩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再落实应用到绩效数据分析平台中,形成通用分析数据模块。将大大提升绩效评价报告质量。
4.在结果运用方面,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将得到公众更多的信服。这除了是因为财政绩效评价系统的使用使评价变得公开透明,还因为评价依据的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所有信息以及所有用户评价结果汇集的大数据,这些原始的大数据更能真实、客观、准确的反映政府的财政绩效状况。
虽然大数据技术能够给预算绩效管理带来革命性的提升,但现阶段由于技术与相关政策的制约,要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如数据来源以及安全性一直是大数据技术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如何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仍是现阶段制约大数据发展的重要问题,此外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绩效评价乃至绩效管理领域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既对绩效管理体系与政府相关政策等理论有深入了解,又对大数据技术、模型建立等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是预算绩效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
(孔博禹 上海立丰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