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清华教育专家石中英:打造星级学校勿破坏教育生态

来源:民生周刊2018-12-11 13:10:11

明星小学、超级中学……升学中这些学校让学生们趋之若鹜。为了提升地区升学率,一些地方也着意打造星级学校。

“星级中学的诞生,聚集了本地区最好的校长、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生源,最后导致区域内其他普通中学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石中英说。

更让他担心的是,正是由于这类现象的存在,尽管政府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多样化,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真实教育差距缩小不明显,在一些局部区域反而扩大了。

在中国教育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教育对话上,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焦点,石中英从生态学视野出发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上述现象进行反思。

各级各类学校共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教育也面临很多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认为,最严峻的挑战是,在2030年之前如何追求一种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中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致力于让13亿多人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是硬币的两面,没有无公平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公平,公平是有教无类,质量是因材施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说。

在探讨教育公平与质量时,石中英引入生态学概念。“对人类来说最可怕的灾难是生态灾难。”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动物及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如果某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整个生态可能就会面临灾难。

他认为,各级各类学校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单一的学校不能构建成一个完整教育系统,每个学校发挥出自己的教育作用,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优实现。学校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有密切关系,儿童来自村庄或社区,教育是村庄或社区最基本的社会事务和公共话题,学校是任何一个完整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希望所在。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致力于体现自身的教育特性,努力实现自己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共同构成一个良性的教育生态。”石中英强调。

比如,幼儿园应该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开展教育服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身体、语言、思维、情感、动作、社会性等方面的基础。如果幼儿教育走小学化道路,不仅会对幼儿身心造成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也是这样。在一个村庄或社区,如果学校消失或失去活力,可能对整个村庄或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文化生态乃至未来前景都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村庄的凋敝或社区生活的败坏。

“就像生物界一样,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处于一种共生性关系中,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发展,发挥着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石中英说。

学校间的马太效应

在现实中,很多地方在发展教育时经常走偏。抢生源、抢师资,比升学率,一些学校间出现不良竞争,一些地区间出现破坏性竞争。

石中英到一个城市调研发现,那里区与区之间的教育竞争非常激烈,竞争的主要指标是普通高中生升入大学的一本率,以及升入高水平大学,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人数。各区为了提升本区的升学竞争力,拨付巨资打造星级中学或引进外地名校,或者合并本地优质学校,或新建优质高中,以便尽快取得竞争优势。这些学校的投资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

从政府角度说,要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但星级学校的出现,对区域内的教育生态造成很大影响,令区域内其他中学校长非常苦恼,甚至感到绝望,“这个学校办成了,我们的学校就不要办了,不仅好学生会走掉,好老师也会被调走。”

“星级中学的诞生,聚集了本区最好的校长、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生源,进一步加大学校间的差别,使区域内的普通中学处于更加劣势地位。”石中英说。

他分析,星级学校可能提高了区域教育竞争力,但导致区域内学校分层现象更加严重。学校之间出现越来越明显的马太效应,优质学校越来越优质,薄弱学校越来越薄弱,区域教育整体环境逐步恶化。

正是在这种效应下,学生持续从不发达区域涌向教育发达区域,从乡村学校涌向城区学校,从薄弱学校涌向优质学校,导致教育发达地区和城区优质学位严重短缺,教育不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学位严重过剩,基础教育生态失衡。

教育生态建设优先

教育生态出了问题,教育均衡发展就很难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一些地方总是把升学竞争力这样的短期目标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而不是把提供安全、公平、普遍优质的好教育作为重要目标加以追求。”石中英说。

在他看来,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把立德树人的效果作为评价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但事实上唯分数、唯升学、唯名牌大学的价值取向在基础教育领域仍非常明显。一些地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定力不够,功利主义依然主导一些教育决策者的思想,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缺少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思考,这些都导致教育生态失衡。

“好的教育不仅是造就社会精英,还要给底层人以生活信心,促进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团结和进步”石中英强调。

他建议,基础教育改革要优先考虑教育生态建设,而不是单个星级学校的打造。政府要成为教育生态的主要看护者,为良好教育生态培育负起责任。基础教育的重大政策像打造星级学校这样的事情应该进行足够讨论。

石中英提出,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不正当教育竞争要依法依规进行干预,一些地方的教育生态出问题与地方政府不作为有直接关系。要加强基础教育改革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反映基础教育性质、引导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协商应加强。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