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曾伟:从线条看中国画的文人风骨

2018-12-11 17:21:33

在我看来,绘画,其实就是用线条画生活、画人生、画世界、画风骨。文人画从宋代开始,更是从苏东坡开始。

身为苏东坡故里人,在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深受其做人风骨、绘画风骨的陶冶,一直固执地认为:“不知苏东坡,就不懂中国的文人风骨。”人,是要有风骨的,特别是画家。而诠释画家风骨的,就是那或柔或刚、或急或缓的线条。

苏东坡是宋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和书画家,尽管他没有太多传世的画作,却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根据作画者身分来界定的特殊分类,画家的身份皆是以绘画作为业余志趣的士大夫。而苏东坡的文人画,尤其别具一格,这与他坎坷的人生、骨子里生长的风骨戚戚相关。

苏东坡在品评画作时,曾经写下〈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苏东坡把绘画从“形似”的基础上,提升到了追求内在精神的风骨,从诗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更可以看出文人画中所追求的精妙体气。苏东坡最喜欢的主题就是竹与枯木,而他的追随者们也常以此为题材。《枯木竹石图》是苏东坡传世作品中最可信的一件,他的用笔恣意,对于外观的描摹并无太多著墨,线条清晰明朗,或硬朗,或柔美,或激昂,或舒缓。米芾曾评:“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期胸中盘郁也。”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朝是一个大的转折点。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士大夫积极投身于绘画实践 ,把儒、道、释三家思想精神引入到绘画之中,以绘画表现自我道德人格的追求与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形成了独特的文人画风格。文人画的兴起和理论的形成,从此改变了中国绘画的格局。而改变这一格局,都是从线条开始的。

苏东坡是一个线条分明的人,爱恨分明的人。或人生,或绘画,或绘画理论,一身静气、正气、骨气。他的文人风骨思想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且对当代中国绘画理论的探讨和实践走向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其画中所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文化修养,具有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是中国古代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其画作的审视与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较为直观地发现影响文人绘画创作的因素,也可以发现创作者在创作中的地位。

熙宁四年,苏东坡在《净因院画记》中云:“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在这里,苏东坡提出了文人画论中关于“常形”与“常理”的问题。“常形”是指事物外部的线条形态,“常理”则是指事物内在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苏东坡认为,在当时的画家中,文与可最能得自然之常理并将其运用于艺术创作: “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这就是说,因为文与可深谙竹石枯木的生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得其理,才能画出它的生命、画出它的凋零、画出它的蜷曲紧缩瘦弱枯萎、画出它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各株竹子千变万化、毫不相同,而且在各自的位置上又十分恰当,和自然界的竹子毫无二致。这样的画,既符合自然状态,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这种美,都是来自内心的线条所勾勒出来的。

宗白华先生提出:“东坡之所谓常理,实造化生命中之内部结构,亦不能离生命而存者也。山水人物花鸟中,无往而不寓有浑沦宇宙之常理。宋人尺幅花鸟,于聊聊数笔中,写出一无尽之自然,物理俱足,生趣盎然。故笔法之妙用,为中国画之特色。传神写形,流露个性,皆系于此。”画品,即人品。画性,即人性。画骨,即人骨。悲欢离合,浓淡相宜,荣辱与共,这是苏东坡的丰富人生,也是苏东坡书画的精神所在。

自古书画同源。苏东坡的书法造诣在画作之上。欣赏他的画作,必观其书。轻,重,湲,急,枯,湿,浓,淡,提,按,顿,挫等都是他自由自然、豪放旷达的表达。他的画和书法一样,有风和日丽,也有刀光剑影;有唤鱼池之爱,也有短松冈之悲。

在苏东坡笔下,线条像他的心情和生命一样,恣意抒情,惟妙惟肖地活在现实生活中,活到了今天,还将千年万年地活下去。其笔下点线的勾连与眏带,时时直抒胸意,却又顾盼生辉,浑圆自如,一气呵成。所画山水或雄奇,或险峻,或清雅,或厚重,或发澎湃奔腾之势,或传珠翠滴落之音;所画人物或哭,或笑,或犁田,或织布,或抬头望月,或醉饮高歌。

生在东坡文化和东坡书画的“皇城”根下,如何传承与创新优秀中华文化和画风,身为眉山市东坡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我倍感亲切与自豪,更觉肩上责任之重大。因从小便得苏东坡遗风熏陶,对国画艺术念兹在兹、苦心孤诣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以人品绘画品,以画品敬人品。

在这个市场泛滥、画风浮躁地时代,我更将抱以虔敬之心,学习苏东坡线条里的人生境界和风骨精神。怀抱对梦想的期待,对价值的坚守,对国画的信心,以及对绘画艺术这份事业的热爱。心之所向,自有锋芒。走向明天的脚步,永不停止。             

最后,请让我以一首诗,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线,一条,一条地

缓缓地,缓缓地掠过湖面

像在述诉她们的愉悦

或含情脉脉,顾慕盼兮

或在水一方,亭亭玉立

或神采飞扬,暴风骤雨

她们,美得让天地慢慢安静,屏住呼吸

美得让您爱,让你疼

因为,她是我的风骨,我的生命

(文/曾伟)

艺术家简介

曾伟,生于1964年1月,四川省画院(四川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供职于眉山巿东坡区文化馆,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职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眉山市东坡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眉州书画院院长。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