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南京长江大桥重装归来 江北新区警方创新护航

来源:民生网2018-12-28 16:03:03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依靠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而成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特大型桥梁的南京长江大桥,经过27个月的改造提升,于2018年12月29日以“新生”的姿态重新亮相,全面恢复通车。为守护大桥“新生”,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从警力配置、科技应用、管理模式等多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手段,狠抓落实,强化科技管控的力量,人技结合的创新,打造起一支新时代的护桥“尖兵队”。

南京长江大桥历史上第一支“警方中队”诞生

在大桥以“新姿”归来后,人们发现,不仅大桥本身“旧貌”换“新颜”。大桥上还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机身轰鸣,整齐划一,多位身高180CM的骑警队员们身着耀眼的荧光绿制服,骑着威武的铁马,在大桥上来回巡逻。

这些骑警来自“江北新区分局交警支队大桥特勤队”,也是南京长江大桥历史上成立的第一支“警方中队”,目前民警5人,交通特勤43人,其中,特勤队员主要职责是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及辖区所属道路的形象岗、早晚高峰执勤、摩托化巡逻、交通疏导、一般警卫、救助危难群众等任务。这支队伍不同于人们记忆中的“护桥部队”,而是适应新时期长江大桥管理需求的新型战队,从人员形象到素质,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男骑警的身高平均在1.82米,女骑警的身高平均1.71米,除了高挑的身材,还需通过体能测试和心理素质测试。骑警队员所骑的“铁骑”是重型机车春风650,自重在250公斤左右,时速可达上百公里。自队伍成立以来,骑警队员们每天除固定的站岗时间,就是反复地练习车技。

“骑警不受车流的阻挡,能快速穿插,除了日常的引导车辆在大桥上有序行驶,纠正交通违章外,遇到交通拥堵以及突发事故都可以最快时间赶到现场。”大桥特勤队中队长邵琦说。

针对大桥交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在借鉴以往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全天候、全时段、灵活显性用警的原则,最大限度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

“黑科技”首秀:高空瞭望探头+多功能喊话无人机

安装在高空、可清晰俯瞰方圆5公里内的“黑科技“设备,对很多人而言是神秘而陌生的。南京长江大桥重装后就安装了“黑科技”的代表作:高空瞭望探头。

高空瞭望探头以“远”的全景角度,可以俯瞰整座大桥,即利用其足够的高度,配合云台摄像机的性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大范围的监控,弥补普通低空监控无法避免的环境物体阻挡、视野范围较小的缺点。笔者在监控现场看到,高空瞭望探头以“近”的角度,可以看清2公里以内的车牌数字,仅需要简单操控,数秒钟后摄像头便对焦在千米之外的轿车车牌上,车牌号清晰可见。

在遇到交通拥堵,警力无法快速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与骑警队搭配的还有一个神器——喊话无人机。主要是通过在无人机上加装喊话装置,可在交警无法及时达到的拥堵区域或事故现场对驾驶员的高空喊话,快速撤出轻微事故现场,恢复交通。不仅如此,无人机还将增加“空投功能”,一旦江面出现人员淹水情况,可及时精准投放救生设施。

除高空瞭望探头这样的“黑科技”设备,江北新区公安分局在大桥的管理上,更加注重科技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新科技,推动实现各类信息数据资源的高度聚合和与警务机制的深度融合。

破除壁垒,探索多部门联动的道路管理模式

道路的高效管理和有效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外协单位主观能动性,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充备物资设施设备。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打破警种传统壁垒,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效能共赢”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大桥道路治理的通行秩序最优化、通行效率最大化、交通事故最小化、应急处置最快化等目标。

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着力快速推进完成全方位工作对接协调,打造“交警+特警+治安警+水警+空警”五位一体的联动式道路管理模式,全天候360度护卫“长江大桥”无死角。

其中,在联勤联动机制方面。由大桥特勤队主动对接大桥的产权方、管养方、交通设施设备的维护方,尽快构建“一路多方”联勤联动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协调相关事宜,形成会议纪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使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决,从而确保大桥交通正常运转。

在部门协作机制上,因大桥辖区与交管局六大队辖区接壤,现分属不同主管部门,大桥特勤队将与交管局六大队对接,共同制定协作机制,一旦大桥出现拥堵,可以互相通气,共同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江北新区分局巡特警、责任区派出所等部门、警种,还将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分局加强沟通协作,确立联动机制,强化大桥治安、刑事案件的打防,为长江大桥通车后迅速进入提档升级管理轨道奠定坚实基础,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江轩)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