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张兆铼:在水书艺术的传承中创新发展

来源:民生网2019-01-23 16:34:05

张兆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宾礼艺术家,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济南市工商联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济南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

张兆铼是硬笔水文大字书法的开拓者,是使用硬笔在宣纸上书写水书的引领者,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书写工具相结合的践行者,是将非遗水书文化发扬光大的传承者,是中华少数民族水书文化的守护者。

中华优秀文化是一座宝库,积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民族智慧、文化认知和价值创造,是祖先馈赠给今人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只有科学传承,才能更好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结合时代发展,赋予并拓展新的时代内涵,创新现代表达形式。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激发中华文化的创新活力,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强大生命力、蓬勃创造力、深远影响力。

水书是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拼盘组合而成的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水族精神家园中最闪亮的擎天大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少数民族文字事业,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需要科学传承和肩负重任的传承人。张兆铼潜心收集中华传统水书资料,立志弘扬中华传承文化为己任。张兆铼显然得益了这种坚实的生活基础之后,远师古代传统,近承前辈书风,逐渐在水墨交融中寻求新趣、在传统技法与现代水墨中寻求着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才构筑了他的水书艺术殿堂。

张兆铼已年近古稀,少年喜艺,老年从艺。赏析张兆铼的水书书法,最大的亮点在于源于传统,突破传统,守正创新,在传统中求新笔墨,在传承中以水书助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经营出一片新意的灵性,他虽初登书坛,却具大师之风范。  

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都是充满书家灵性、气质与修养的意境之美。作品境界的审美倾向是以获得蓬勃的生机和淋漓尽致的意趣为主导的。水书书法都是那么富有张力地叠陈着、生长着,或浸染着露气,或充满着阳光,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地展示着生命的律动。而这种和谐境界在他笔下出现,这是他性情的自然而然地流露,也是他有意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张兆铼在书法方面达到如此水平,奉献出如此令人悦目的作品,应归于他的悟性、灵气、才气诸方面的综合修养,应归于他对水族书法全身心的追求和对传统的继承。他师从长辈书法大家精品,认真解读,深切领悟,大胆实践,勇于创造。在几十年新创作的一批作品中,其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已步入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殿堂。我相信他一定会走出自己独特传承水族古文化的光明之路。

张兆铼的书法作品法度严峻、气势磅礴,具有端庄之美,阳刚之美,雕塑之美,诗歌之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大气厚重,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运笔布局充满古拙之趣。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再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庄伟。他的这种风格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书法家在追求精品的同时,作品必须有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作品必须有独立纯熟而合理的技法;作品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书法家必须有高尚的品格,纯洁的心灵和良好的修养。书画家应该是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和圈子,站在更高角度提升自我;书法家要有学识,有思想,有扎实的字画外功。同时,书法家要有为艺术全身心投入的个性,纵观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寥寥几笔,便骨力尽显,简约而意韵悠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字字玑珠、处处真情,极尽鲜活物态之趣。

艺术家总会经历一个不断否定自己又不断超越自己的道路,张兆铼先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踏实而自信,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中,心追手摩、笔耕不辍,根植在传统书法艺术的本源上,积极探索、不断求新、竭力求变,坚守“用硬笔在宣纸上书写水书”的创作性表达,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书写艺术形态有机结合,并互生奇妙、熠熠生辉,张兆铼这种有别于他人笔下之美,也是笔者追逐的焦点,期待着张兆铼先生创作出更好、更璀璨的艺术创作。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