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校农结合”打开致富门

——记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水丰村第一书记黎亮

来源:民生网2019-01-28 12:11:59

每当听到一口贵阳话、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水丰村的老百姓就会喊道:“黎书记,你来了……”。黎书记叫黎亮,是贵州省教育厅派驻荔波县玉屏街道水丰村的第一书记,他是一名只有7年党龄的党员,但在水丰村的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黎书记”。

自驻村以来,黎亮每天吃住在村里,很少回贵阳,与村支两委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搭建平台,将水丰村的蔬菜送到各个学校,争做“校农结合”的引路人。平时黎亮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深入群众家,与群众同吃同劳动,深受大家敬爱。近年来,水丰村在黎亮及省教育厅和县直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从原来的156户612人降至现在的9户18人,贫困发生率只有1.16%。

发挥村民自治建强两委班子

2018年3月,黎亮响应贵州省委组织部的号召,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一线参加扶贫。驻村后,他走访群众,与党员座谈。村寨院落,留下他的问候;田间地头,常见他的身影。他把群众当亲人,大伙也不把他当外人,都喜欢与他谈生活、论发展。

短短一个多月,黎亮就收集了100多条意见建议,摸清了村支“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状况、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摸清情况后,黎亮随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第一次开会,出勤率不足二分之一,有人还振振有词:“就是因为差,才让你来的嘛!”谈到扶持的贫困户要提前公示时,有人竟理直气壮地说:“原来的名单是班子成员凑一起想出来的,哪能那么精确,谁没点沾亲带故的?”本来早有预感,但第一次驻村开会的种种不顺和敌意,还是让黎亮吃了一顿饱气。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没有一个好班子,咋能带领群众致富?黎亮清楚,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总书记曾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自己选派到水丰当第一书记,首要的任务就是搞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

黎亮先后与村支两委共同制定了村规民约,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村庄环境整治方案等制度。定期按要求开展三会一课,并与党员谈心谈话,积极发展年轻群众及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跟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终于打成一片,大家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了,战斗力也明显增强。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发展好蔬菜产业。

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用心用情相帮

吃在水丰,住在水丰。黎亮总说自己就是水丰人,想为水丰的老百姓多做一点实事。闲暇时间,他总是在村里转悠,和村民拉拉家常聊聊天,帮助群众出脱贫致富点子。

“我们的第一书记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勤快,有空就走村串户了解情况,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说起黎亮,村支书吴树炯忍不住夸赞起来。

今年8月份的一个清晨,七八个群众来到村委会办公室,黎亮便询问大家有什么事,大伙儿一开始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作声,只顾低着头抽烟。在黎亮在再三追问下,大伙儿才说:抽水泵有问题,我们懂外组一个月都没水吃了。于是黎亮跟着大伙儿去看了个究竟。

回村委会后,黎亮立即向“娘家”——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汇报了这一情况,校领导表示水泵由学院负责购买,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供上水。第二天一大早,黎亮联系村支两委成员一同将新水泵送到懂外组,几个村民迫不及待地在村口等着,用一种期盼和感激的眼光看着他们,连声说:谢谢黎书记、谢谢黎书记。

去年12月,黎亮在走访困难群众中发现有部分五保户特供养人员家里衣物用绳子横拉挂在屋内,床是用砖头垫起来上面铺的木板,看到此状况后他用派出单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给他的1万元工作经费为7户五保户、困难户购买了新的衣柜、木床和衣架,由于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困难群众,他自己还掏了2000元补齐所差的资金。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驻村过程中,黎亮用他的实际行动带去了党的温暖,群众也深知,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大家。

强基固本争取产业和项目帮扶

蔬菜产业是水丰村的主要产业,因为之前产业种植没有规划,导致产不对销,为了不让群众丧失种植的信心,黎亮就召集村支“两委”协商解决办法。会上,黎亮就提出按照省委省政的要求,大力开展“校农结合”的政策,把销售对准到各大学校,这样可以缓解滞销问题。此提议得到与会人员的举手称赞。由于县城学校需求有限,他马上联系自己的派出单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把情况给学院领导反映,得到了学院党委大力支持。

少量蔬菜滞销好解决,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长远打算还是打开更大的销售渠道才行。为此他多方联系,到贵阳花溪石板农产品批发市场、龙里双龙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了解价格,寻求合作商家。最终与贵州棱鲜生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产销合同。

合作模式以村里建立水丰蔬菜流转配送中心由该公司来运作,以不低于市场的保底价收购群众的蔬菜,运用“校农结合”把蔬菜配送给县城各所学校销售,剩余在县城零售及发往贵阳进行销售,这种模有利于水丰村扩大种植规模,群众种得放心、公司运作得安心。在这种模式下,今年水丰村累计种植蔬菜500余亩,产出蔬菜200万斤,带动全村群众收入达200多万元。

去年,村里召开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群众动员大会时,群众纷纷向黎亮书记投去赞赏的目光说:“黎书记为我们解决了销售大难题,省教育厅给予水丰村很多的支持啊。”

产业有了着落,但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黎亮了解到群众对村里的工作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垃圾晴天靠风吹,雨天靠水冲的现状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产业路、产业水、产业棚,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水丰村是省级贫困村,黎亮抓住上级扶贫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去年,黎亮共争取基础设施帮扶资金89.24万元。如今,路通畅了,产业发展好了,水丰大门对外开放了,对外贸易和交流加强了。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黎亮一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暂时脱贫不行,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多次去洪江村、山江村等先进村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好的做法。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村干部有了思路;还组织大家学习村庄卫生环境整治。

学习归来后,村干部统一思想,决定以村庄卫生环境整治为第一步。村干部和驻村队员一起,以村组路为中心,对村民的门前、屋后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池塘垃圾、杂物。这次工作从去年6月份开展,通过整治,村容面貌焕然一新,水丰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水丰村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在街道办直接领导下,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申报美丽乡村创建,争取把水丰打造成生态、美丽、和谐的新水丰。

黎亮来水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水丰村从原来的没有产业发展到现在的蔬菜种植、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特种养殖等四大产业,通过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年收入几千元到现在的8万余。通过他带领以及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水丰群众收入高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庄也美丽了,整个村子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只要农村需要,他都会义无反顾的留下,直到水丰村脱贫致富的那一天。”黎亮斩钉截铁地说。(黎以坚 周道来)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