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江西省瑞金市教育局刘福安:“五好”校长与“五种人”

来源:民生网2019-01-30 13:02:44

江西省瑞金市曾因“掘地得金、金为瑞”而得名,后以“共和国摇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红色故都”闻名中外。瑞金市教育系统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以“五个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育新人”教育实践活动,激活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红色文化进课堂”、 “传统文化进教材”“文明礼仪进生活”“健全人格进身心”“习总书记讲话进头脑”和“红都校园红歌会”“红色小导游”等一系列响亮的教育“名片”。

瑞金市教育局局长刘福安介绍说,“五个一”指阅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演唱一首红色金曲、游览一回红色圣地、认护一件红色文物、争当一次红色小导游。近年来,瑞金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建设更具活力、实力、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部署,紧扣“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战略目标,按照“管理升级、质量提档、中心崛起、实干兴教”的发展路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办学品质,加强教育质量监控,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赣州市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和赣州市级以上荣誉共计100余项,连续多年被赣州市表彰为“赣州市教育工作综合评价先进县(市)”。

刘福安表示,瑞金教育正站在历史新起点,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各位校长加压奋进、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教育发展升级。好校长要兼备“五个好”,即政治素质好、道德操守好、管理理念好、胆识魄力好、领导能力好。同时要做“五种人”才能成为好校长,即做学校发展的开路人、教学科研的带头人、做师生员工的贴心人、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做优化环境的活络人。

政治素质是干部综合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校长是学校的一把手,政治素养不过关,同样不可能引领学校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校长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加强自身政治素质的磨练,把干好本职工作、办好满意教育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所思、所想、所做时刻与上级党组织保持步调一致,同向使力。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道德操守问题始终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首要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成就事业。

校长是学校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尤其要注重立德修身。特别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做事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称,不能什么话都说,什么人都交,什么场合都敢去,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为广大师生树起气正风清、公道正派的道德标杆。

学校的管理理念是校长行为的“指挥棒”,正确的理念能让校长实施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将误导校长工作走上歧途。优化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是每一位校长必须常思常想的研究课题,必须经常深入探究、反思和追问,让正确的、前沿的时代管理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好校长要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有机结合,在内涵发展上想办法,在特色办学上出实招,在精细管理上抓落实,用管理升级,来带动质量提档,实现发展提速,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实现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智商、情商,更需要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勇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作为学校发展的引路人,校长尤其需要兼有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胆识和敢于去冒险、敢于吃螃蟹的精神。校长要站好高度,扔下包袱,放开手脚,用长远眼光谋划教育未来发展,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大突破。要主动发现新情况,积极研究新举措,力争在原来的基础上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不断满足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

领导干部是各项决策、决定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其领导水平和对全局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决定着工作推进的效度,影响着事业发展的高度。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好校长呢?刘福安认为是好人中的能人。只是能人不是好人会坏事,而只是好人不是能人同样会误事,所以校长既要做“好人”更要做“能人”,既要练就“不怕事”的定力,还要练就“摆平事”的能力,真正做一个会领导、有能力的“好人”。

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好校长?刘福安认为,校长要做这样的“五种人”,即做学校发展的开路人,做教学科研的带头人,做师生员工的贴心人,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做优化环境的活络人。

好校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把开拓创新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时刻保持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发展。要引导老师们把创新理念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时刻保持一种创新的态度做教学,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好校长必须提振精气神,把职位当责任,把荣誉当使命,切实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发扬敢想敢干的闯劲、埋头苦干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韧劲、创先争优的拼劲,做学校发展的开路人。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更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听课、评课。好校长要做“教学科研的首席学习官”,要善于学习,把学习当着一种态度,一种需要,一种习惯。要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抽出时间来学习,及时掌握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善于学习研究事关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才能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游刃有余。要做“教师教学的领跑者”,要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的前沿,经常深入课堂第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随时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了解教师教情、学生学情,从而在校本培训中有的放矢,增强培训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要做“教学科研的后勤部长”,在教学科研阵地建设上舍得花钱,多征订、多购买教学教研杂志报刊,多添置教学科研设备,多安排教师参加培训,为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学习平台。要建立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把奖励经费、校本培训经费、教研活动经费等列入学校财务预算,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

21世纪是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抱团打天下已成新趋势。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发展只有紧紧依靠教师,团结教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长一方面要关心教师的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学资源、施展才华的舞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保障教师生活需要。此外,校长还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多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倡导教师快乐生活、激情工作。作为校长要“爱满天下,爱生如子”,用爱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特别要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家庭子女,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更不能让留守家庭子女因缺乏关爱而误入歧途。还要引导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简单的以一时成绩好坏、是否听话等给学生定性,认为成绩好、肯听话就什么都优先照顾,成绩不好、有点调皮的就放任自流。

好校长要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不贪不占、不烦不躁当作工作的准则,把“手莫伸,伸手必捉”这句话永记心头,做到警钟长鸣。好校长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刻认识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脚踏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探索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切忌违反教育教学规律,投机取巧,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花架子。好校长要树立良好的领导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敢于批评、敢于管理、敢于负责,形成思想上合心、决策上合谋、工作上合拍,齐心协力干事创业。好校长还要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把好“金钱关”,把名利看得更淡一些,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把好“亲情关”,对亲戚朋友的请托,一定要保持警醒,必须按规定办、按制度办。把好“情趣关”,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被腐蚀、被拉拢的危险。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这就要求校长要当外交官,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学校办学情况,争取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好学校取得的成绩,争取当地乡贤、爱心人士捐资助教。善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取得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形成共办教育的合力。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校长要做能工巧匠,用心谋划学校发展,把学校当着家来经营,树立“一校一特”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特点,着眼长远,做好规划,创建有品位、有内涵、有特色的育人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能体现育人的内涵,真正把学校建设成教书育人的校园,整洁美丽的花园,生动活泼的乐园。

刘福安最后强调,教育是百年之基,是人类文明传承不熄的火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是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每一位好校长都要努力使学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有一股干事创业的教育精神,有一等的教育教学业绩,让社会大众在教育中有更多获得感。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