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刘安健:形境俱佳 色墨交融

来源:民生网2019-02-25 16:54:31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隋朝展子虔《游春图》采用俯瞰式构图,将远景、近景聚拢于中景之下,以浓烈色彩渲染,描绘盎然生机的眼中之美,从有确切记载的彩墨山水到近代张大千以“富有神秘气息、苍茫幽深意境”的泼墨山水,再到以“色彩、透视、光影、造型”等多种技法并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各具特色,面貌各异的当代中国画山水艺术,悠悠千年,艺术家无不是对山水画创作美学的深入探索,从眼中之美到笔下之美的过渡中,不断更新着新图式,演绎着新面貌,始终凝聚着艺术家血脉饱满的创作激情,不断充盈着艺术家自信的力量,一幅幅神韵四溢的创作代表着艺术家理念、智慧、气度的高度结晶,默默诠释着艺术家的精神家园。

山水画作为艺术家文化精神的载体,不管在图式上、笔墨语言上、还是在造型和意境上,都要拥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所谓的“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当代艺术家终生追求的价值所在,那么,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即要笔耕不辍于研习传统艺术,又要勇于突破自我,画出新意,毫无疑问,山水画家刘安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院派,他早年曾就读于中央美院,师从刘开渠、钱绍武、孙景波等艺术大能,那个年代,从雕塑、壁画、造型入手,反反复复地锤炼造型、素描、色彩,是“必须的”,由此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造型束缚,同时,刘安健通过在艺术观念上大胆革除既有束缚,披荆斩棘,不断求新、积极求变,常年浸淫于“新时代绘画语汇、技法的探索性实践”中,尤其是对“彩墨山水艺术境界”的处理方面,创作性地表达着自己的艺术面貌,形成了视野广阔和创作新颖的艺术面貌。他以造型解决神韵,以色彩、笔墨构建意境,形境俱佳、色墨交融,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成为当代山水画一道独特的风景。

纵观刘安健系列彩墨山水,他以笔墨勾勒、皴擦、点染构筑峰峦巨嶂的整体面貌,或转使顿挫,或力透纸背,笔线的丰富性和表现性,心随意转,得心应手,跌宕的细条抒写山体结构中“造型的神”,墨色中强调自然四时的“笔墨韵味”,墨与线紧密衔接,激荡着充沛的感性和创造的激情,固守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精神,同时,他用油画的色彩变化调整画面的节奏、墨色、动静、远近、疏密,让画面富有层次,在笔墨表达传统水墨恣肆汪洋的气势中,敷以星辉斑斓的色彩,使干裂秋风的笔墨线条构建的画面中,润涵春雨,瑰丽多姿但丝毫不乱,满纸蓊郁迷蒙,却又浓淡相宜、彩墨平衡,看无线条,又能骨力十足,色墨的交融中挥洒出酣畅淋漓的气息,浑厚的、瑰丽的,亦或恬淡的、雅致的、宁谧的彼此呼应、浑然一体。刘安健更善于利用宣纸的渗化性能,彩与墨在宣纸上渗化后,把偶然生发的形迹和肌理,通过多年雕塑、壁画的造型能力,细心收拾,补充整理,让彩墨韵致与浑厚意境,交相辉映,“神韵”、“形态”、“境界”俱生,形成象外之象的艺术效果,神采飞扬如阳春白雪般的诗情画意,色墨交融如跳动欢快音符的交响乐章,增强视觉的张力,这种效果比有意而为更加生动感人。

刘安健是个雕塑家,是个壁画家,同时,又在山水画创作上独辟蹊径,似有神助,又顺理成章。当翻开美术史,可以清楚看到,不管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有“形”,才有“神”,才有“韵”,才有“境”,无“形”,何谈艺术?刘安健积年游刃于“形”的把控上,心追手摩、苦心孤诣,从写实的“形”到象外的“意”,很好地把握了“造型”与“造境”的规律,把对山水的感受与从事雕塑、壁画形成的艺术审美结合起来,他把山川丘壑、行云流水的“造型”,通过别出心裁的合理布局,融会贯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眼中之美的具象到意象的创作表达,蝶化出苍茫雄浑的“大山、大水、大世界”,由此他也真正沉入到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之中。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