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的内涵和底气

来源:民生网2019-03-01 16:33:19

2018年度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Nature(《自然》)杂志十大科学人物发布,位居榜首的是年仅22岁的麻省理工学院在读博士生曹原。主编Monastersky表示:“这十大人物的故事浓缩了2018年最令人难忘记的重大科学事件,这些事件迫使我们思考,我们究竟是谁,从哪里来,以及要去哪里的难题。”

曹原(左一)在耀华实验学校

曹原,2007年就读于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当年,曹原与另外两名“天才少年”王嘉乐、范紫藜组成了一个三人小班,耀华实验学校提供了灵活的学制,因材施教,让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

耀华实验学校自创办之初,就坚持高起点、高定位的办学目标,确立了以中国基础教育为主体,以超常教育和国际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四大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六项考级制度。

创办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名校

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创建于2004年。创建伊始,学校就明确提出了“打造一所最具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世界名校”的办学目标,确定了发展的方向。致力于培养“清纯、儒雅、博学、阳光”的优秀学子,培养能够影响世界未来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培养在世界事务中、在所在国事务中、在所在国侨界事务中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华裔学生。

陈达与学校董事长田贵联(右一)、校长张真(左一)合影

作为耀华实验学校的董事长,田贵联的教育情结很深,他做过重庆一中、深圳中学名校的老师,身兼大智大慧的从容和静观人生的淡然,他对教育的独到见解融入学校的环境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渗透于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

走进耀华实验学校的大门,首先是一组台阶,寓意着天天向上。迈上台阶,一眼就可以看到雕刻在大理石上的校训“清纯、儒雅、博学、阳光”。“清纯”有着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学校希望学生做人心清如水、心明如镜,像一滴露珠或者一湾清水一样,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世界纷繁复杂,万紫千红,每个学生要用自己的认知来去观察认识世界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和历史的厚度,更要有自己的主见。

“儒雅”指孩子们内在和外在的反应和表现,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既有东方文化的底蕴,又有西方文化的呈现。“儒”就是儒家文化,指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雅”是西方文化的精华,指文雅、优雅和高雅,言谈举止给人美的感受,最终表现为一种气质。

所谓“博学”,指见多识广,强调知行合一。耀华学子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要“行万里路”。学校结合“国际性学校”建设目标,在学生中实行“三三游学制”,分别在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三个阶段,组织学生利用暑假与国内外友好学校进行游学交往,每次为期20天。如今,耀华学子的足迹已经遍及五湖四海,孩子们的视野、见识不断拓宽,一批真正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由此逐渐铸就。

学校整体设计呈现为环形,向着正东方,寓意着耀华人拥抱太阳。南北建设从中间分开,像一本书的脊背。环形广场的廊柱象征着古罗马的竞技场,蕴藏竞技的内涵,环形广场则预示着孩子们是地球人。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巧妙地蕴含其中,传递出“耀华学子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一心声。

耀华实验学校校园

耀华实验学校先后邀请华中师大一附中、深圳中学、重庆一中、武汉中学等国内一流名校的退休校长担任校长、副校长,使得耀华实验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得到充分的理解、推动和执行。

学校聘请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其中不乏特级教师、国家级省市级优秀教师和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带头人,还有“华杯赛”金牌教练,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示出独特的深圳文化和前瞻的时代特色。

2009年,经深圳市教育局批准,耀华实验学校开设国际课程实验,加大探索与深圳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品质国际化教育之路。

2011年,首次开设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一期(共五届)“耀华奖学金国际班”。在圆满完成第一期任务之后,耀华实验学校于2017年开启了第二期(共五届) “耀华奖学金国际班”的工作,学校先后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华文教育杰出贡献奖”“华文教育基地单位”称号。

耀华实验学校的书法课堂

在短短15年的办学实践中,耀华实验学校的杰出校友除曹原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学子进入北大清华学习,国际部连续七届共240名学生全部被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学校在第12届全国“华杯赛”总决赛中取得了1金5银7铜的佳绩,在第15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总决赛上取得2金1银6铜的成绩。

四次捐赠 教育大情怀

田贵联再次回归教育。他深度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他先后四次,累计捐赠教育资金2.12亿元,让贫困地区的有志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海外华裔的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008年9月,耀华实验学校首次捐赠3000多万开设“卢瑞华奖学金班”,面向广东省14个地市的欠发达地区招生优秀贫困生。当时,广东省共有深圳实验中学、华南师大附中和深圳耀华实验学校三所学校开设“瑞华班”,构成了“深实招粤西,华附招粤东,耀华招全省”的格局。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说,“这些孩子读完3年高中后全部再回到原地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属于原录取学校,属于当地教育部门。耀华只培养人才,不求名利,精神可嘉。”

2011年4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耀华奖学金国际班”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与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联合设立,第一期从 2011年开始,一共五届。耀华实验学校捐赠3165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每年从全球遴选20名优秀华裔初中毕业生,由此迈出耀华实验学校发展华文教育的第一步。

这些海外华裔学子,初来时中文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背景差异巨大,在耀华实验学校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迅速成长。第一期“耀华奖学金国际班”资助培养的五届高中毕业生,连续五年100%考上中国排名前10名牌大学,其中42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毫无疑问,这背后凝聚着耀华人的无私奉献与真诚付出,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也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家长的认可。

2017年3月,耀华实验学校再次捐助4365万元人民币,启动第二期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耀华奖学金国际班”(共五届),来自葡萄牙、波兰等十二个国家的优秀海外华裔学子,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在耀华实验学校踏上了求学之路。

在第二期“耀华奖学金国际班”开学典礼上,一位来自日本的新生家长许女士表示,“一开始的确有点担心,所以之前专程飞过来到耀华实地了解情况。当看到他们这些年来的教学成果,与老师们深入交流之后,我就放心了。”

在“耀华奖学金国际班”合作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决定再次与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合作,开展全球华人青少年数学大赛,同时设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全球华人耀华少年数学班”,培养海内外优秀数理人才。

2017年11月,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与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五年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的8090万元经费全部由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承担。按照五年合作规划,全球华人青少年数学大赛举行五届,自2018年每年一届;耀华少年数学班第一期(共五届)面向华人招收数理优秀的学生,免费到耀华实验学校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学业。

四大学科特色 六项考级

耀华实验学校办学特色的确定是在研究历史、分析现状、面向未来、确定方向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提炼和构建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为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和艺术等四大学科特色和六项考级制度。

耀华实验学校聘请许多国内知名的奥数教练、金牌教练任教,到学校应聘的数学教师必须在奥数竞赛中有突出的成绩题才有试讲面试的机会。学校自编奥数教材,老师们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指导如何解答数学难题,鼓励他们勇于攻克数学难关。

2018年8月,在福建厦门国际少年数学精英赛上,深圳耀华队荣获团体亚军;同年12月,由北京大学主持、北京数学会主办的竞赛活动中,耀华实验学校有4人荣获特等奖、13人获得一等奖、12人获得二等奖、15人获得三等奖,冯天芳老师评为金牌教练,赵双全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

在外语教学中,耀华实验学校精选教材、课程、练习册和英文教师,形成了独特的英语课程体系和超强的语言加工能力。高中国际课程实验班有集教学、考试、社会实践、升学推荐于一体的国际课程实验体系。

学校先后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母校Kinkcaid学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母校莱佛士书院、英国威廉和哈里王子的母校阿贝学院结成友好学校。2010年,学校与美国新常青藤院校(号称西部哈佛)克莱蒙特联合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一所致力于创造教育现代化、构建与世界接轨的一流名校,耀华实验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积极配备先进硬件设施,开发完备高效软件系统,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教学教育现代化。学校拥有配置先进的电脑室、多功能教室,各教室配备多媒体交互式触摸一体机,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耀华实验学校从小学到初一开设有钢琴、形体、美术课,并定为必修课,小学毕业就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六项考级中的三项就属于艺术的范畴,钢琴、美术和写字考级成为学校艺术特色的具体体现。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耀华实验学校小学部一直坚持实行国学、写字、英语口语、钢琴、美术、信息技术等六项考级制度,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最终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国学考级(又名中国传统文化考级)对不同年级设有不同的考级篇目,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元曲》、《宋词》和《论语》等等。

写字考级根据不同年级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用铅笔书写,三年级以上要求学生用钢笔或水性圆珠笔练习写字。六七年级提倡练习写毛笔字。每天开设15分钟的写字课,语文教师负责对写字的指导和示范,班主任协助并督促学生练字。

针对社会上部分小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的现象,学校1-6年级学生编写了《英语口语900》句的校本教材。英语考级由英语教师平时用早自习的时间加以辅导,课余加以督促完成,直至达标。每学期期中、期末时学部组织英语老师年级交换各考评一次,并做好过级记录。

深圳乃钢琴之都,又与香港接壤。耀华实验学校开设了钢琴与形体两门必修课,1-6年级学生均需参加钢琴考级。尽管校内考级标准低于社会上的考级,但要求不同年段的学生学会弹奏不同的曲目。特长生可以在兴趣小组重点培养,个别辅导,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早在2004年学校就在小学各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开发了校本课程。低年级学生侧重于打字、绘画,中年级学生侧重于写作、发邮件、制贺卡等;高年级学生侧重于网站制作、编写程序、参加竞赛等。

耀华实验学校的走道墙壁上不是名人字画,也不是名师作品,而是学生的绘画作品,有儿童画、简笔画、国画、水墨画等等,这些学生的作品全都是得益于耀华的美术考级。学校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学习简笔画和儿童画,中年级学生偏重于学习中国画,高年级学生侧重于写生、素描及油画的欣赏,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绘画基础知识。

如果说写字和中国文化考级,让学生们懂得伦理道德,了解礼仪风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美术和钢琴考级,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养,而外语口语和信息技术考级,则为耀华学子日后的国际交流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公平与耀华方案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得人们愈加追问超常教育的意义并开始思考教育公平的问题,如何兼顾卓越与公平,成为超常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自建校之初,耀华实验学校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表现,注重孩子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早在2005年,为了让部分优秀学生找到了快速成长的通道,耀华实验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厚重的使命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将五年级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设立小六(2)超常班。

同时,耀华实验学校还建立了学分制、走班制、跳级制,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走班,有些智力学业超常的学生,经学校考核评估可以申请跳级。

2007年1月,学校与华罗庚金杯赛组委会合作,并将小六(2)超常班更名为“华杯赛数学少年班”。同年6月,由组委会面向全国招收华杯赛决赛中五年级数学特长生,一年学完小六和初一的全部课程。第二年进入初二学习,中学学制缩短一年,深受优秀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同年9月,“华杯赛数学少年班”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数学特长学生,数学由金牌教练胡凤元任教,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也是学校信赖的优秀教师担任。

这一年,曹原等优秀学生的学科成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年就学完了小学6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全部课程。

2008年9月,学校专门为曹原、王嘉乐、范紫黎3位出类拔萃的同学单独编班,成立了一个天才儿童班,由副校长肖甜任班主任兼英语教师,副校长黄莹任教生物,中学高级教师黄佳堂任教物理,中学高级化学特级教师苏铁军任教化学,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均配资深骨干教师任教,学校董事会与学校各级领导密切关注超常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亲自参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校严禁满堂灌,严禁题海战,采用单元教学法,教师精心备课、精选习题、精讲单元重点,给予学生充分自学讨论、动手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遇到的疑难,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疑难。尚未解决的疑难,教师加以点拨或师生共同研究解决。超常班坚持上好体育课,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其身心健康。

耀华实验学校的老师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学生自主探究,勤学好问,乐于实践。仅用两年的时间学完初中剩余的课程和高中的全部课程,提前4年参加高考,曹原同学以669分的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严济慈物理英才少年班”录取,其他两名学生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

学校的超常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获得各种国家荣誉的优秀的学子,特别是曹原同学毕业后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一举解决了困扰全球百年的难题,一天之内两登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缔造了世界科学界的惊世传奇。

2018年9月,耀华实验学校开设“全球华人少年数学奖学金班”和“数学预备班”,高薪聘请了一批美籍外教、全国名优校长和一批国内、国际奥赛金牌的数、理、化、生、信息学等学科的初高中金牌教师,以及管理过理科实验班且业绩突出的优秀的语文、英语教师,期待超常儿童能在这片沃土上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得到更快的发展。

超常教育始于1978年,那时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少年班”,成为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同年3月,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建议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开始招收少年大学生。

北京八中、人大附中等学校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已经坚持探索了30多年,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中,超常儿童教育并非顺风顺水。

国家已经为智力缺陷儿童建立了特殊学校,大部分普通孩子也同样得到了国家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的阳光普照,遗憾的是部分天才儿童的教育在人们无休止的吵闹声中,依然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与重视。恰恰这些天才儿童,应该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群体,并将成为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引领者,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和国际地位。

目前,“钱学森之问”引发的社会反思使得基础教育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语境下,重新审视超常儿童培养问题。耀华实验学校对超常教育的不懈探索和突出成就,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耀华方案”,民办学校在超常教育领域大有可为。

从公办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到现任耀华实验学校校长,张真提出,曹原的成功,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继续实施超常教育,用好灵活体制和机制,在“超常教育”中渗透国际元素,在“国际教育”中彰显中国文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探究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从课程设置、学制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是精神薪火的传递,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他们所传递的是诞生于生命又高于生命的思想、意义和精神,并用以来指导培育新生命的成长,富有现实意义。

(陈达 刘默涵)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