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赵从君: 恣肆畅达 风雷激荡

来源:民生网2019-03-20 16:39:51

“恣肆畅达、笔墨酣畅、风雷激荡、意境幽远”,当书法家赵从君的草书映入眼底时,笔走游龙、点墨生花的雄浑壮美之气,油然而生,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散”乃散怀、畅怀之义。萧衍《答陶隐居论书》:“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国学大家王国维又在《人间词话》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观赵从君的草书,笔者深切感受到“散淡抒怀与书法境界”的艺术之妙,过目难忘,流连忘返。

书法家爱恨欣喜,悲欢哀怒,默默渗透在抑扬顿挫的笔端,气势飞动,跌宕起伏的线条纵横于广阔的天地,或从容、或俏丽、或豁达、或纵情,自觉不自觉地融进作品,以书寄情,情景交融,诉说着书者的心境,悠悠于心,感应于理。纵观赵从君草书,有节奏强烈、气势开张的一气呵成,诠释着血脉偾张的激情、高山大海的雄浑,亦有蕴藉含蓄、和谐舒缓的明怀幽情,隐喻小桥流水的怡情雅致、远望平湖的幽静宁谧,散怀、畅怀之情在游动的笔墨中,抒情达意,产生的意境之美。

“书法有法,但无定法,有法不死,无法必乱”,赵从君的草书既不是光怪陆离的丑书、吼书,也不是抱守残缺的泥古不化,而是,集聚着书法家的传统功力、生活感悟、审美追求等多种语言符号的灵心湛发、衷怀倾吐,进而形成一家之言的艺术结晶,使观者畅游期间,回味无穷,似浮动暗香,怡人心智,如沐浴春雨,沁人心脾。赵从君恪守传统,又追求自我、追求超越,他深知求变求新的艰难,为此,他深深扎根传统,上下求索,苦心孤诣,在“书临千碑”过程中,他并没有把临摹古人碑帖的技法作为唯一不变法则,而是,把炉火纯青的技法熔铸一身作为他攀登高峰的基石,他通过不停地锤炼笔墨提高筑基的高点,并以此作为他书法渐变的根源,同时,他通过自己对书法的理解融进哲学的辩证关系,尤其是他笔下的草书,把“张、怀”笔意融进新时代书法符号和审美意境的双重表达的书法之“器”,提升到儒、释、道等精神层面进行思考研究,通过万涓成水汇聚成河的书法之变,蝶化成无法、有法,忘我、有我的草书面貌,即有别于古人,更有别于今人。

赵从君的草书章法布局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给观者一种雄浑壮美的视觉张力,比如他笔下的草书《杜甫诗/江畔独步寻花》,“黄”字重墨起笔,从涨到渴,渐行渐变,笔势连接与体势连接中,彰显大气磅礴,仪态万千的气势,单字之间总是形成一组组关系极为密切的组合,前后呼应,笔法方圆结合、绞裹缠绕,变化多端,形态取势各异,无所不用,节奏变换自然天成,气势奔腾中遵循统一协调法则,形式美与意境美高度和谐统一。与章法布局相比,赵从君的草书线条,则使观者更加激动,如他的草书《孟浩然/宿建德江》一幅,纵逸奔放、遒劲挺拔的线条,诸如“横若千里阵云”、“竖若万岁枯藤”、 “点如高峰坠石”等等形容,一应俱全,提按过渡自然流畅、轻重缓急节奏感强烈,点、线、面互借互让,熠熠生辉。

书法艺术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绝对不是为了一字千金,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摇晃着八尺画案时,很多艺术家急急忙忙地把作品送往各地,到处兜售,艺术家“不忘初心”的那份淡泊旷达、那份高雅畅怀,渐行渐远,赵从君从不刻意迎合市场,也不为风格追求特点,他更没有试图通过自己的书法形式而大张旗鼓地从事“变革和创新”,他的书法烙迹于自己的心境,在创作实践中,他不断进行有效总结,然后,把精力投放在一点一滴的笔墨元素上,不求功名,勤于笔耕,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书法风格,反而形成了卓然自立的书法面貌。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