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麻辣财经:未来城市长啥样?智能宜居颜值高!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9-04-02 10:30:45

未来的城市,在你心中是什么模样?

 在科幻电影缔造的想象里:一种是高楼林立、绿植遍地的繁华都市里,立体交通、智能系统齐上阵的科技印象;还有一种是苍凉寂寥的不毛之地,河流污染、秩序混乱、生机不再的荒芜景象。

城市未来究竟是何模样,取决于今天我们的选择。当前,全世界约有55%的人口在城市居住。人们正努力破解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治病还有哪些新手段?新技术能扮演什么新角色?

在日前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来自政商学界的专家和企业家们坐而论道、集思广益,为当前的城市发展把脉,畅想未来城市的愿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脑洞”。

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多年来,我们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的巨大红利时,不可持续性的危机也随之而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要解决危机,未来城市必须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通过技术创新创建幸福生活的“数字化”城市,同时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创建人与自然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事实上,这样的数字化城市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在珠海,理念与管理相结合,首个绿色交通综合平台已经落地。该平台通过分析整个城市的宏观交通数据,指导交通发展方向,让城市大而有序。

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内一座智慧建筑已然挺立。25个控制柜内,1200个数据点实时收集操作信息,整栋建筑的能耗可以被连续监控和分析,既能保持室内四季恒温,又能实现近零能耗。

面对当前城市发展中的种种挑战,不少人关心中国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未来中国的国土规划会如何改革和创新?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比较重视城市的生产功能,后工业时期要更加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中国的实践出发,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透露,目前中国正计划在全国划定城市规划的三条底线:生态红线,保护生态安全;永久基本农田,保证粮食安全;城市边界,防止城市的蔓延,对自然乃至对文化其他方面底线的冲击。

画好“底线”后,还要勾勒好内部线条。“未来的城市建设要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庄少勤进一步阐释,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今后的城市规划应该把重点落在社区上,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医、宜养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绘好城市发展的工笔画,还应注意线条之间的连接。庄少勤说,一方面要重视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区域协调,形成以中心化、网络化和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更好发挥中小城市的作用,强化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

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智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注重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而这里所说的“生态”,不仅是自然生态、人文生态,还有信息化带来的智慧生态。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未来的新文明城市,应该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建立起来的智慧城市,新技术应该成为未来设计和改造城市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提供了解决城市不幸福感的思路。”百度副总裁、百度智能城市总经理王路认为,AI能帮助更多大城市缓助交通、人口、安全、商业等问题。以交通问题为例,这是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的普遍痛点。据统计,美国纽约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约2200亿元,占整个GDP的5%左右。王路说,倘若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如地图、信号灯上的视频分析技术、无人驾驶等,组成一个立体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提高效率和水平,还能让每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人获得幸福感。

再比如,法律文件的审查问题。现在城市社会,有关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司法工作者要处理的案件文本也水涨船高,这让有限的司法资源负担更为加重。王路认为,在这方面,人工智能也大有用武之地。此前国外一家AI合同审查平台的研究表明,就审查精确度而言,人类基本上还能跟得上人工智能,但速度和效率上还远远不够。目前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城市应用已经开始显现:利用图像文字识别技术,案件在网上就能进行初步的证据提交,可以帮助法院进行初步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I本身不是一个行业,AI要服务各个行业,打破各种边界,帮助各个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才能真正产生技术价值。商汤集团创始人汤晓鸥建议:“一是打通产学边界,把科研和AI的成果用到产业上,二是打通各个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三是打通国家之间的边界。未来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监控摄像头,还包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商业、智慧楼宇等等。还涵盖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其他行业。只有打通边界,才能让以AI为核心的新技术真正成为人类创造幸福的手段。”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韩 鑫 齐志明)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