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江苏省中医院建立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选好址种好药

来源:民生网2019-05-13 16:42:09

2015年江苏省中医院在全国率先建立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随着医院发展,患者需求增加,医院不断地调整模式,不断增加种植品种,适宜临床需求,目前医院道地药材种植基地遍及全国23个省,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中医认为“诸药所生,皆有境养”,特定的地域、品质的优良和确切的疗效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医药的精髓。

选种

2019年4月11日,江南已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在新疆南疆且未县,此时气温只有2℃左右,虽然气温低、风沙大,一讲话,满嘴的沙子,但丝毫没有降低人们采收肉苁蓉的热情。

“今年的肉苁蓉长势很好,是正宗的肉苁蓉‘本种’,要抓紧时间烘干,这样,下周就可以运送到医院了。”江苏省中医院朱育凤主任中药师此时正站在地头和忙着采收的药农老陈说。肉苁蓉,《中国药典》上有两种来源:一种叫“梭梭肉苁蓉”,另一种叫“管花肉苁蓉”(柽柳肉苁蓉),都是肉苁蓉,性味有较大区别,前者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上,性味甘甜,药效更好,病人易接受。后者寄生于沙漠植物柽柳根上,味苦,不易被病人接受。为了选这本种肉苁蓉,朱育凤带着团队人员几进沙漠,调研,从选出本种,到查看沙漠下土壤墒情,种植过程地表铺设滴灌,采收烘干,全程进行监管、指导,每个环节都不放松。“现在物流非常方便,虽然我们基地在新疆南疆,几乎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但送到医院也很快。”

要确保中药的道地,选种是第一关键环节,也是最基础环节。如在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甘草,就有三种: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产地不同,质量大不相同。乌拉尔甘草也称红皮甘草就是正宗道地品种,主要产地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及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一带的沙漠地区,此外,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也有大量的野生及种植的红皮甘草,江省中医院的甘草种植基地就坐落在这古丝绸之路上。

选址

在确定了种植区域后,对周围环境、土壤有着几乎“苛刻”要求,如通过现代检测手段,检测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周边水源是否污染,水源是否充足,温度、湿度、光照等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浙八味”之一的白术、白芍也是临床使用较多的中药,对种植土壤有极高的要求。种植一般选择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表层土壤和经过风化的碎石块夹杂在一起的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较好,这样在种植过程中,下雨时,坡地 “过水”而不留水,生长于土壤下面的根就不会腐烂。

2016 年6月,为了达到这苛刻种植要求,朱育凤带着团队跋山涉水,由于浙江金华那一带雨水多,河流密布,要上山到达种植地,交通不便,上山要过5条河,下山过5条河,由于水流湍急,虽然团队人员互相扶持,其中一名队员还是差点被水冲走,大家不畏千辛万苦,为的就是上山检查白术、白芍的种植生长情况。2017 年,团队成员赴重庆调研黄连种植,黄连对土壤要求较高,要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生长,生长周期要5年以上含量才能达到药典要求方能使用,而且采收后的土地要“歇”三年。车子开到路上,由于雨天,三次塌方,一面是随时掉下来的滚石,又遇“爆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他们跳下车,自己动手换车胎,拨开挡道的石头,硬是自己开出了一条道路,到达目的地后已是凌晨。

为了选择无污染、原生态的道地药材,江苏省中医院药材种植基地都在偏远深山老林中,每一次出行督查指导,团员们都历经千辛万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奔波于田间地头、深山老林、戈壁沙漠,原本白皙的面庞个个晒得漆黑,为的就是确保药材的源头质量。

加工

为了确保每一味中药饮片道地正宗,质量优良,江省中医院严格执行《中国药典》及地方炮制规范,全程实行GMP管理。中药从田头采收后通过物流送到医院饮片加工厂,首先要经过经验把关,即性状鉴别,然后送检(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薄层层析、显微鉴定、测定水份、灰份、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入库,生产领用、挑拣、润洗、蒸制、切制、炒制、干燥,再筛选,分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再发临床。临床医生经过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中药处方经过精准调配,科学煎煮再服用,看似小小的一味中药从田头到口头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关卡,正因为省中医院对中药材质量“苛刻”严格要求,才赢得患者信任。据统计,2018年该医院中药饮片使用量近5000吨,每天近20吨的临床使用。

(冯瑶)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