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艺术——自我的抽象

来源:民生网2019-07-08 11:32:46

在电影上常看到这样一幕欢快的画面:在漆黒的夜晚,一群土著人,围着一团篝火,欢快的载歌载舞。他们没有固定的乐章和舞步,没有华丽的服饰和道具,没有先进的音响设备和璀璨的舞台,只有自制的简单乐器做伴奏。

随着简单的打击声,一群人翩翩起舞,跺脚、击掌,乐此不疲,沉静的夜晚也瞬间沸腾起来。他们表达和释放出的欢悦竟是如此的纯粹、纯真。看着电影,心仿佛也跟着他们舞动起来,只觉得自己越来越快乐,沉浸在这美好的狂欢的夜晚。看着便会被感染其中,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最纯粹的艺术就应该彰显这样的功能!

绘画与音乐,都是如此。我突然意识到艺术本不是什么天赋的造就,而是每个意识生命的内在本能。如今我们把艺术划分为流派、形式、技法、学问,对艺术做很多与艺术本质无关的研究和评论,以此养活了很多不会画画、不懂感知音符的食客。对艺术得表象做研究是一种可笑的事情,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荒唐的事之一。

我们感受艺术,要像对待信仰一样,用敬畏的心去感知它,调动你内心的灵觉去自由舒展你的情愫。艺术与信仰是一个方向,都是对内心自我的探寻、访问、感知和表达。而艺术品,就是我们情愫无法自由尽兴时的另一种物质化的外泄,是内心无法寻得答案而向眼耳鼻舌身意的触觉追问,企图借此有进一步的深入和彻悟。人性就是这样在自我追溯中被艺术化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它之所以被敬畏和神秘、被反驳和曲解、被自由和放纵......就是因为艺术,是我们自己心灵诉求的一切,是被我们抽象了的自己。

所以研究艺术又能研忙什么呢?我们真的有能力将艺术、将人性进行划分?一刀下去支离破碎的恐怕不仅仅是艺术,还有更多我们无法触及的灵魂。而现在的人追逐艺术品、研究艺术品更是舍本逐末、没有了抽象了的自己,没有了人性的诉求,艺术品也就只是一张废纸、一堆烂泥、一摊杂物而已。

我们在评论艺术家时,常说:“真是画如其人,字如其人。”这些评语会引论出另一个审视艺术品与艺术家人格修行的角度问题。

一个能把身心与性情完全投入到艺术品创作中的人,其作品必然能反映出他的个性特点与其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角度与深度。介于此,必然会“画如其人”。我们所有人的身形心影都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到我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和我们的言语表情之中,也就会有“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的说法。所以艺术家要想有真正吐露情怀的作品,其自身的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自身如果没有一个对生命和世界关系的深层认知的境界,就不可能有好的、感染人的作品出现。(文/索宝新

作者简介:

索宝新,陕西宝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作品赏析:

松涛赋

青光紫霞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