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新型特教学校”建设:聚焦生涯发展 推动终身特殊教育服务

来源:民生网2019-07-09 17:15:41

5月22-24日,教育部重点课题《响应全纳教育的新型特教学校建设的深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特殊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四川省教育厅基教处张正华副处长、成都市教育局普教处石斌处长、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王金萍副局长出席了开幕式活动。

上海市特级校长、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兼书记夏峰,以《职能翻转:新型特教学校建设》为主题,介绍了长宁区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理念和实践。

在现有认知框架和操作系统中,根本无法切实解决随班就读质量问题。如何实现突围?局部优质与整体先进,哪个更重要?如何通过区域特教指导中心的建设,将传统特教学校职能翻转为新型特教学校,实现特教学校骨干作用的最大化?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夏峰提出,宏观着眼终身融合教育、中观着手新型特教学校建设、微观着力融合文化绘本,从调整生源结构、强化支持服务两方面阐述了新型特教学校建设的十大策略。上海市长宁区特教指导中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四个方面推进终身融合教育。

一是中心平台化,以特殊教育协调人为前端的区域中心运作。围绕融合教育、医教结合、生涯发展,推进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资源项目化,以项目群为基础的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以中心为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方式,以开发项目、实施项目为抓手,以社区融合为方向,遵循生命全程原则、优先序列原则、持续完善原则,在学龄、学龄前、学龄后三个阶段设计并实施区域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做项目和行动研究,进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转化。

三是项目课程化,以菜单式为特征的区域终身融合教育课程。以中心建设为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方式,以项目为抓手,以社区融合为方向,将社区(包括家庭、学校、中心)作为残疾学生生涯发展的大舞台,整合区域特教学校、教科研机构、医院、康复机构等资源,从直接服务、间接服务两个向度切入,形成支持学生、家长、教师的三类课程,将项目逐步沉淀为终身融合教育课程。

四是体系中国化,开展以新型特教学校为标志的组织学范式研究。融合教育不仅需要普通学校进行改革,也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变革,要发挥特教学校对融合教育的支持指导服务功能。特教学校在转型过程中,要走向大特教,关注教育公平优质,系统地为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支持与服务;要探索大转型,基于不同发展情境,多策略、多形态、多样化地探索新型特教学校建设;要引发大变革,立足融合教育趋势,引发普通教育系统的结构变化。夏峰主任表示,融合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是终身融合教育,将继续以基础教育阶段的融合教育为重点,向两头延伸,直至终身,建立6个月至92岁的区域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并将持续通过新型特教学校(中心)建设,整体促进区域特殊教育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夏峰认为,以新型特教学校建设为抓手,开展有别于西方融合教育组织学变革的“中国样本”探索,翻转特校职能,聚焦生涯发展,以基础教育阶段为重点向两头延伸,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与点位落子,建设终身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局部领域的国际领跑。

(陈元哲 罗艺超)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