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郁生宏:心手交汇 意韵生辉

来源:民生网2019-08-08 16:13:26

齐白石以瓜果梨桃、农田家舍、草虫鱼虾入画,清新自然的艺术气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丰子恺以现实世界的感悟为题材,信笔拈来的漫画,充满哲理和思辨,深入人心,誉满天下。当郁生宏作品映入眼底时,淡雅飘逸的画风,朴实纯真的生活情趣,很难用文字描述他艺术创作的成因?也难用语言讲明白他是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又是如何实现蜕变而收获硕果的?不过,通过欣赏郁生宏作品,笔者瞬间想到齐白石、丰子恺,郁生宏笔下之情,既有齐白石文人画的生活情趣,又有丰子恺现实生活的思考,同时,他又有属于自己的处世哲学和艺术追求。

任何艺术形式都要保持传统的基因,也要赋予时代内涵和创新探索,郁生宏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毋庸讳言,郁生宏的艺术吸收了很多传统的笔情墨趣和中国画特有的审美精神,甚至他有意无意之中取法丰子恺的艺术姿貌,但是,他笔下的艺术世界是深入生活的集中写照,也是“外事造化、中得心源”的神遇迹化,从《一本爱情小说》、《家和万事兴》等家庭生活提取艺术元素到《接财神》、《舍得》等在生活向往中提取艺术元素、再到《龙抬头》、《礼让》等等于精神追求中提取艺术元素,郁生宏根植于当下真实的生活,探索性尝试真实生活方式与现代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让自己的思想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刺激的状态之中,进而保持艺术创作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在黑白水墨、灵动笔法、缤纷色彩的组合构建中,平淡、自然的画面,概括而不单调,简洁而韵味天成,单纯而蕴含丰富,画幅很小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思的辩证,诠释出郁生宏强烈的精神追求,让观众置身其中既能想起当下,又能遐思无限,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与深层人生感悟的双重审美。

纵观郁生宏的艺术创作,很容易发现,他总是把自己的肖像融进画面之中,他总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生活感悟勾勒画面的场景,他甚至反反复复用第一人称表达情绪、叙说亘古而又充满无限乐趣的生活。他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触,描绘“很有趣味、很有韵味”的画面,反映自我内心深处对人性的注解、对快乐场景的记忆、对美好的向往等等人生中不期而遇碰撞后的一种领悟,有遗憾、有憧憬、有无奈、亦有甜蜜,……,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一应俱全,郁生宏擅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情境,通过血脉偾张的笔触挖掘身处这个时代的典型性,把真实的生活状态、真实的生活情绪以坦诚的艺术语言再现于具体的画面之中,折射出大众共有的心智、情感与哲思,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与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似若唤醒大众沉睡的意识本能,从而,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美术教育家丰子恺认为:“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不是世间事业的部份,而是超然于世界之表的一种最高等人类的活动,艺术不是职业,画家不是职业,故画不是商品,不是实用品。练画不是练手腕的,是练心灵的。看画不是用眼看的,是用心看的”。郁生宏特别崇拜丰子恺,郁生宏也是通过这样的艺术理念构筑自己的艺术的,他以绘画艺术为载体,把当代大众特有的审美意趣和生活方式进行叠加之后,鲜明地渗透在具有倾向性的艺术追求中,或许丰厚沉淀的知识累积,或许源于生活风霜骇浪的洗濯,亦或许久居闹市对返璞归真的渴望,郁生宏通过自己的艺术形式,在幽默中演绎一种沉思,在深沉中蕴含一种俏皮,在平淡的生活中激荡一种激情,极富感染力。在艺术技法方面,郁生宏并没有为艺术拘泥于古人前贤的笔墨技法中而不能自拔,他也没有为了追求特点反复演练约定俗成的艺术套路而显得生硬呆板,而是,通过“画为心迹,境由心生”诠释自己的艺术风格,挥洒自如,意趣盎然,体现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和畅然,既有真实场景的生动性,又有妙手偶得的趣味,如歌如诉,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郁生宏陶醉在艺术之路上,已悠悠几十年,生活赋予他灵思妙悟,也铸就了他坚毅不拔的个性,笔墨世界里,在黑与白的变化中,丰富的实践经验使郁生宏对艺术技巧的把控,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对艺术理念的认识也渐入佳境。但是,攀登高峰,不能忘记咀嚼煎熬的苦楚,多彩艺术人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郁生宏深谙其道,为此,他耐得寂寞,追赶心中的太阳。郁生宏说:只是希望我的作品可以给他人带来欢乐,坚持正能量,传播爱的种子,作品里或许有阳光暖暖或许有诗情画意,博得读者一个微笑或一个会意,那就是我的心愿……”。是的,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有意为之,郁生宏的艺术在似若无意之间而神行一片。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