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9-09-17 15:59:06
米芾爱石、郑板桥爱竹、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黄荃精于富贵牡丹,徐熙擅写野逸之趣……花草无语,文人有意,雅文韵士钟情于自然花卉,从中捕捉灵感,寄予情怀,书法家宝泉以田园盆景、根雕为伴,陶醉于跌宕起伏的书法艺术之中,追求舒心养性,妙悟自然的内心关照,讲究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精神状态,通过书法的艺术形式把技法之器与精神之道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书写出天人合一的书法面貌,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宝泉出生于物华天宝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青少年时期的宝泉就喜欢传统文化,尤其喜欢书法,甚至到酷爱程度,然而,一张宣纸、一只毛笔,临古学贴,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极其平常,但是,在那个艰苦而又充满无限向往的年代,对宝泉而言,甚至拿起毛笔在烟盒上写写画画都是非常奢侈的时光,但凡有那样的机会,都能带给宝泉拊掌跳跃、欣喜若狂的喜悦,尽管如此,一颗跳动的心,追逐心中对书法的渴望,始终伴随着宝泉,魂牵梦绕。从懵懂少年对传统艺术如饥似渴地手摩心追,到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通辽市卫生学校,十九岁毕业后,分配到库伦旗哈尔稿卫生院当上一名白衣天使;后因成绩突出调到旗防疫站工作,从办公室主任调任卫生局副局长,后来又被抽调到人大工作;从2000年库伦旗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担任第一届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到2007年光荣退休,宝泉先后撰写了《库伦旗鼠疫历史三十年》,创办了双月刊《安代》,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同时,工作之余,深入研究书法、根雕、盆景等艺术,现在,宝泉选择一块有水源的清幽之地建了一栋房舍,取名怡风园。几十年来,宝泉始终把书法、根雕、盆景作为自己的精神之本,在艺术的长河中,他从书法的一笔一画学习古圣先贤,临摹技巧,锤炼笔墨,到按照根雕的自然形态与书法的线条之美的有机融合;从盆景的悉心呵护到枝繁叶茂的自然规律折射人生感悟、处世哲学、艺术真谛的高度结晶,宝泉触类旁通、积学厚养,不为趋利而刻意讨好、奉迎,不被浮云而遮眼、蔽目,他以艺术真谛为本,以崇尚纯粹的艺术为宗旨,扎扎实实探索,认认真真修艺,从而实现了自我的内心关照。如今,终于形成了别具洞天的根雕、书法、盆景相映成趣的精神家园,卓然而自立,令人瞩目。
盆景、根雕、写字养自家之气,蕴于内而溢于纸外。盆景需要精心培育,需要汗水的浇筑,才能花繁枝茂,根雕艺术需要精工细琢,需要善于发现美的眼光,才能匠心独运,书法艺术需要积年累月的手摩心追,需要敏锐地捕捉游离于艺术的胎息,更需要独到的才情,才能出类拔萃,独具面貌,盆景、根雕、书法之美在同与不同中,唯有心性才是永恒,心性是艺术家对艺术和审美内涵和外延的有效驾驭,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艺术家心性的再现,宝泉把盆景、根雕、书法艺术进行有效融合,在与盆景朝夕相处的对话中,盆景遒曲盘绕的自然形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宝泉从中领悟到深刻的生命内涵,在渐悟和顿悟中,他养成了不浮躁、不火气、不矫情的处世哲学,他以一颗恬淡之心面对生活、面对艺术,心底澄澈方能宁静致远,从而使他形成质地干净的书法风貌;对盆景的精心浇筑和细心呵护,使宝泉练就一颗火眼金睛,他能从一堆堆原始自然盆景中,迅速发现有用之材,进行有效嫁接,以神来之笔构筑巧夺天工的盆景艺术,这种对艺术的舍取与他对书法视觉审美的把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根雕的精益求精使宝泉练就坚韧之心和静气凝神之力,从而使宝泉在书法创作中,站得住、拿得准、下笔狠、行笔稳,转折流畅,启程自然。根雕的奇崛遒劲、盆景的姿态繁茂、书法的飘逸洒脱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沉浸在互生奇妙的艺术叠加中,虽然占据了宝泉大部分生活空间,但是,他也享受着盆景、根雕、书法艺术带来的无限美好。
宝泉精行草、通篆隶、尤擅气势磅礴的榜书,纵观宝泉的书法,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深厚的传统功力,他笔下的《鹰击长空》、《曹植/七步诗》、《佛卧禅心》等等行书,笔法精炼,果断生辣,绝不拖泥带水,下笔肯定准确,笔走游龙,入纸三分,毫无半点浮华之气,跌宕起伏的线条,遒劲有力,含蓄多变,飘逸洒脱,极富弹性,酣畅淋漓的笔墨,气势飞动,虚实结合,浓淡相宜,章法布局中,方圆互借,侧欹互动,对立中保持和谐,洒脱中彰显真功,飘逸而严守法度,字里行间充盈着强烈的视觉美感。再看宝泉的篆书《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节句,笔笔中锋,圆劲古雅,布局疏密有序,均衡对称,笔力奇倔雄强,沉稳厚重,势大力沉,行笔、转承、接连流畅自然,含蓄蕴藉,笔法得李冰阳的连贯韵畅,气势汲大篆的浑厚质朴,结体取邓石如的典雅醇和、赵之谦的古穆静雅,笔墨兼容吴昌硕的老辣恣肆,历代名家巨匠笔法笔意,宝泉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可在手底,笔墨倾注在笔端的风华洋溢在黑白的变换中,宝泉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尽显雄浑洒脱之气。
如果说行书、篆隶彰显出宝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榜书则是把传统技法特点融进自己独到才情之中的集中呈现,他扎根法度严谨的楷书,立足传统榜书,把行书的变化、草书的气势、篆隶的结体融进自己的榜书之中,把传统书法之美与新时代书法审美意趣进行无缝对接,并参照根雕的自然之美、盆景的崎曲之趣,借鉴、吸收到榜书之中, 他从根雕鬼斧神差般的雕琢中捕捉书法的形态之美,使榜书在字的形态和间架结构中趋于“象形”,赋予榜书美妙的韵律和节奏,在精神气质层面上赋予榜书新的艺术姿态,增强榜书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使他形成恣肆奔放,意趣盎然的榜书风格,观者驻足,如春风含馨,怡人心智,如秋水视底,让人悦目。宝泉的这种榜书形式,可能是无心插柳、亦可能是凭借着思辨的艺术理念和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在书法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总之,在既往的榜书形式中,添加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拓展了榜书的艺术宽度,实为一种难得的艺术追求。
时光静好,岁月如歌,平仄人生演绎不平凡的艺术驻守,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赋予宝泉书法质地洁美的审美追求,勤学苦练加独到才情锤炼出宝泉坚实的书法基本功,姿貌遒劲的根雕和枝叶繁茂的盆景使宝泉在妙境中养心,在恬淡中悟道。生活感悟、艺术真谛、处世哲学的交汇叠加,宝泉收获了别样的人生魅力。
(蔡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