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鲍进: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来源:民生网2019-12-06 18:08:10

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家通过一种外在形式诠释自我的内心关照,书法更是写心、养心的艺术,一幅质地洁美的书法,给观者带来视觉享受之时,一定让观者的心灵也能得到一种韵味悠远的滋养。当鲍进的书法映入眼底时,跌宕起伏的行草,工稳端庄的行楷,质朴雄强的篆隶,饱览使人入胜,细品让人回味。

鲍进1967年生于贵州省平坝县,可能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可能血脉中自然流淌着先辈的艺术基因,幼年的鲍进就喜欢传统文化,尤其喜欢书法,朝夕写字练习,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青少年时期,每每参加校里书法比赛,均能斩获头奖,1982年高中毕业后,开始系统正规的临贴摹碑,他购买了历代名人书法字帖,从法度严谨的“唐楷”、潇洒飘逸的行书、纵横跌宕的草书到古雅朴茂的篆书、隶书,他一笔一划,细细研究、慢慢琢磨,学而知不足,在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鲍进愈发觉得传统书法博大精深,也愈发激起他对书法的探索欲望,于是他如饥似渴地躬耕在书法领域之中,笔耕不辍、朝夕临池,深研古人前贤的笔法特点,每有会心之处,他便拊掌跳跃,几近痴迷,沉浸在传统书法的笔情墨趣中,勤学苦练又加上他对书法的独到才情,很快他便在传统书法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书法心得,他有效吸收历代名家之优长,广收博取,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如今,他的书法艺术卓然自立于当代书坛,社会赞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很多作品,或国内出版发行、或参加重要比赛,获奖丰厚,诸多殊荣,目不暇接,在他的家乡,常年举办各种活动,尤其是逢年过节,总是被父老乡亲请上门,求对联、写贺词,他无不应允,写碑文、美术字、广告牌、标语、雕刻等等,络绎不绝,嫣然成为当地远近驰名的书法大家,他的作品先后被很多艺术机构收藏,并视若珍宝。这些荣誉都是对鲍进书法成绩的嘉奖,也是对他积年沉浸在书法领域中,积极探索的最佳肯定。

从鲍进很多的书法创作中,不管是欣赏他的篆隶、还是欣赏他的行草、行楷,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他以行草、行楷、篆隶立貌,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亦可能是有意而为,从他的笔法中,既能看到《泰山刻石》、《峄山碑》的影子,又可以看到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的笔法,可见,他曾深入临习过古贴碑学,从中参悟点画之理,积学厚养、广收博取,从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鲍进有着非同寻常的书法童子功。鲍进也是一个善于捕捉新时代审美意趣的书法家,他在书法的艺术之路上,恪守了一条主流正脉之道,他曾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他学的很深入,他也学的很纯粹,但是,他并没有对古人亦步亦趋地泥古不化,更没有抱守残缺地陈陈相因,而是,杂糅古法、血战古人,把传统书法精髓吸收重组,熔铸一家之言,并把古人前贤优秀技法与自己对书法的独到才情有效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书法语言风格。 

纵观鲍进的隶书扑面而来的气息使人流连,让人感动,他那宽博厚重的书写形式,章法规整严谨、朴茂雄浑,笔墨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线条遒劲洗练,含蓄蕴藉,比如他创作的《曹操观沧海》、《道法自然》等,刚柔相济、方圆结合,极富创造和革新精神,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字里行间洋溢着技法与审美的和谐统一,激荡着书法家鲍进思辨的处世哲学、纯净的艺术真谛和点滴的生活感悟,三者高度结晶,互生奇妙,驻足鲍进的篆书之前,犹如面对数年交往的老友,正娓娓诉说鲍进对书法艺术另辟蹊径的理解和鲜明独到的观点,使笔者体悟许多真知,并深受其惠。

再看鲍进气势飞动的行草书,《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等等,结体劲韧扎实,隽逸柔畅,笔画笔意极具“二王”韵致,线条起承转折中,含蓄多变,遒劲隽美,点画交相辉映,融成精妙,如千里阵云、势如破竹,章法布局既保持侧欹,又彰显和谐;既变化丰富,又个性鲜明,正斜互使、静动互藏,洒脱而严守法度、飘逸而不失真功、险峻而恪守端庄,从中可以看到鲍进的书法,处处有真功,笔笔显古法,于盈尺之间,书写天地之阔,充分体现鲍进耐住寂寞,追求书法艺术真谛为本,修出真功的书法精神。

书法乃寂寞之道,艺术永无止境,从青春少年到功成名就的书法家,鲍进读史书与前贤握手,研书法功力大成,探寻在书法之路上,鲍进始终自我超越,不被浮云遮眼,不为趋利蔽目,不断自我完善,他陶醉其中,他也乐享其中,扎扎实实修书,认认真真写字,在跌宕起伏的线条和变化多端的笔法所交织的黑白世界里,积书法之大道于心源而融会贯通,演绎缤纷五彩的魅力人生。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