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无锡洛社:为大运河文化带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力量”

来源:民生网2020-05-19 11:06:00

5月19日,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运河文化节启动仪式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运河幸福365志愿联盟”成立活动在无锡六次产业园内举行。“洛社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大运河孕育了洛社的文化特质,造就了洛社的城市格局,塑造了工商名镇的底韵。可以说大运河文化就是洛社历史文脉之根。今天一批批文化志愿者就要开启‘寻根之旅’,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洛社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洛社镇是江南历史文化名镇,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洛社镇持续加大对大运河的保护、整治和管理,不仅先后开展了散乱污整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还对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羽龙、李金镛故居、薛永辉故居、羲之洗砚池等大运河沿线文化“亮点”进行保护利用,同时将新增的无锡六次产业园、包园四方摄影小镇、美术馆等“新秀”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的打造中,为运河文化增添新活力。

当天活动仪式上,聘请了10位代表着文史研究、非遗传承、群众文化、经典集藏、文明志愿等各自领域的运河文化代言人。“我和洛社的一批文史爱好者,共同编辑了一本《洛社古诗100首》。在这次编辑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找到许多历代文人咏洛社的古诗,还从古籍中读懂了洛社‘千年古镇、运河明珠’的文化价值。”运河文化文史研究代言人杭新宇表示,接下来10位运河文化代言人将精心制作各自领域的“文化大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全镇百姓,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的洛社魅力。

“说不尽的运河故事,道不完的运河情怀。前不久,我镇举办的冯石明经典锡剧演唱会、运河故事会等活动,收到良好反响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运河的关注。我们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成立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运河幸福365志愿联盟,让大家共同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文化。” 洛社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洛社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到村头巷尾,建成了3个实践所、25个实践站、10个实践点,通过打造所、站、点“三级联动”构成洛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地图,汇聚全镇3万余名志愿者的力量。此次,新成立的志愿联盟由洛社镇妇联、工会、团委、志愿总站等12个部门构成,联盟将依托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资源,重点培育车间课堂、法律援助、关爱未成年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形成辐射20万洛社人,覆盖全年365天的实践格局。“10位运河代言人和幸福365联盟将携带着不同的特色项目,承担着传承和发扬大运河文化的责任,以及将洛社文化软实力融入大运河文化带的使命。”

(钱雨琳)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