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梦想青春学院叶自强:唱作型歌手将成为未来趋势

来源:民生网2020-06-19 17:16:46

从IFPI发布的行业报告来看,中国音乐市场在2013年排名世界第十九位,2019年快速跻身世界第七位,2018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747.95亿元,同比增长7.98%,不仅连续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也创造了近五年增速新高。

但我国目前的音乐领域教学能力和水平,与音乐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广阔前景并不匹配,要实现我国音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当积极扫除音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特别是针对音乐教育培训进行标准制优化。

为向中国音乐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共同推动音乐产业发展与繁荣,梦想青春学院以国家化视野和创新的运营理念,联手国内外顶级艺人培训团队,建立了独有的偶像唱作艺人的综合培养开发与提升的教育体系。作为国内顶尖的声乐指导专家以及梦想青春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叶自强向笔者讲述了中国音乐行业发展的趋势与音乐歌手发展的新趋势。

音乐与教育,市场需求倒推产业升级

2015年,叶自强受邀参与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的幕后工作,也因此爱上了音乐教育这个职业。叶自强毕业于法国巴黎高师音乐学院及杜挨国立音乐学院,现任梦想青春学院院长及声乐导师,同时在多档大型音乐真人秀做讲解。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取得高级演唱家成就之后,他一边演唱歌剧,一边研究美声和流行音乐,十余年来精心研究CVT、SLS、咽音发声等众多声乐发声系统,并且建立了独特的CTS(Complete technique singing)训练体系。在叶自强的独特体系下培养出了魏巡、钱正昊、陈思键、刘文天、杨搏、徐歌阳、喻言、余枫、王金金、贝贝、李安、张博林、郑迦文、曾敏杰、晨悠组合TFboy家族等优秀明星歌手。

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音乐创作、编辑制作、出版发行、视听传播、演出交流、版权交易、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和消费体验的中心,聚集了音乐企业、人才、技术、科研、教育等全国最优质的资源,一批又一批的音乐追梦人从全国各地汇聚来到北京,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近年来,北京市音乐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培训产业结构体系。但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师资力量匮乏、科技融合创新力不够等制约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样的契机,同时得益于学生和朋友的帮助, 2016年底叶自强便来到北京,开办了音乐培训课堂。刚开始在北京创业的叶自强没有人脉、这个小学堂也没有知名度,他就从身边的朋友教起,始终秉承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口口相传的模式下目前培训过的学员已经超过了100人。叶自强总说“对于做教育的人来说,经济效益永远不是我们的第一追求,学生能快速的取得成绩和进步,能在音乐行业里有所造诣,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发展与创新,CTS(Complete technique singing)训练体系

“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培训的教师团队,不单是教育学员以技能,更多的是要传授思维和想法,同事用私人定制的方式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向其解释问题发生的原因,再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团队建设和教师培训中创造更多的训练手法、激发团队开创更精确、更科学的教学方式。”叶自强的梦想青春学院从曾经的小作坊发展演变成今天国际化的音乐教育机构,除了他对音乐教育事业的执着,还有赖于他对音乐教学技术的钻研。在近二十年的音乐学习和研究生涯中,叶自强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练习声音的技巧和能力,进化流行音乐的教育方式,开创了梦想青春学院独有的CTS(Complete technique singing)全音发展系统音乐训练体系。

CTS(Complete technique singing)训练体系的核心在于寻找歌手最有特点的地方。上天给每个人塑造的声音型号,音色,形象,性格都是注定了的,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把优势发挥出来。在CTS的训练体系里,会对歌手有一个系统的评级。其中,C类为音准节奏评级,是每个职业歌手的基本要求;B类为律动和语感评级,要求歌手将音律与语言相结唱出感觉;A类为技术与配唱评级,主要表现在歌手的音域、音色的拓展和歌曲情绪的表达。“但是我们志在挖掘和培养一类拥有S级条件的优秀选手,一是具有先天嗓音辨识度,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玛利亚凯利、迈克尔波顿等优秀歌手的特色嗓音;二是后天形成的歌手语言腔调辨识度,这种独一无二展现在音乐方面就会成为艺术品。”

技术与感觉,中国音乐行业发展中的矛盾与统一

华语乐坛貌似不断产生的裂变、革新、沉沦、进步……其实依然是在用户消费习惯、市场分众审美、跨界领域互作用等种种元素交织之下,被大时代浪潮所涌动、引领、挤压、绽放出的一种“综合性面貌”,而在百花齐放与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中,音乐品质性VS 流行影响力,两者间的角力与剖析从未停止。音乐品质性与流行影响力即是音乐业内人士所讲的“技术论”和“技术无用论”两种观点。虽然在“技术论”和“技术无用论”两个派系中,更多的人站队“技术无用论”,但在叶自强看来,所谓的“技术论”与“技术无用论”两者均不能以偏概全。

叶自强说:“大部分的声乐教学基本是以技术教学为主,教学生如何拉开音域,如何改变音色。而中国流行市场更多的音乐不讲究技术,不在乎你是否可以唱高音低音,只要你唱出感觉就会有市场。但是,技术是所有演唱的基本支撑,它是辅助表达情绪的载体,当然歌手没有乐感和配唱概念是绝对不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慢慢地在和世界音乐看齐。未来的歌手需要有技术,也需要有乐感,最好还能完成创作,方可成为新一代的优秀歌手。”

创作与演绎,唱作型歌手是未来趋势

众观当下音乐圈,港台歌手流行的年代已一去不返,2000-2010年这几年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黄金十年。期间火了一大批港台明星,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萧亚轩,阿杜,SHE,曹格,五月天,张韶涵等等。从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来看,从台湾流行音乐到香港流行音乐转变,大陆的流行音乐也经历了北方摇滚黄金年代和南方的小资情歌年代,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开始,到后来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梦想的声音等等一系列唱歌类真人秀节目又逐步将全民选秀推向了高潮。但这个年代正在慢慢成为过去,华语流行音乐三十多年的库存再被不断的翻炒,回锅十来年之后,我们需要向前看,我们需要创新,我们需要将唱作型歌手的培养作为教育重心。

唱作人唱自己写的歌,作为创作者能够更好地诠释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意义。同时,唱作人因为具备音乐制作、编曲等专业技能,同样能更好地把自己的音乐作品打造成自己想要表达的样子,给听众带来更为准确的感官享受。

唱片时代几近崩塌,歌坛“造星”时代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公平、公正、公开的音乐环境。唱作人的大量涌现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方向,唱作能力开始成为当今乐坛衡量一个歌手实力的重要标准。唱作型歌手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创作者和制作者不再继续是歌手的附庸,更多的原创音乐人可以走到台前获得获得越来越多地认可和肯定。

 叶自强:“音乐一直在进步,唱作型歌手会成为新一代的音乐力量。音乐教育机构需要能够满足未来唱作型歌手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提醒自己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无论是思维上还是技术上,我们都会不断反思,不断的推翻自己,不断的审视自己昨天的方法是否还正确,是否需要改进和创新,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唱作型歌手引路人。为音乐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孔祥斌 李筱)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