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传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传播

四川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全面封顶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0-07-01 15:06:14

6月30日,全国首个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九度地区全钢结构装配式医疗建筑、中建科工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西昌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杨健及全体院领导班子,西昌城市建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建平,四川恒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叶东,中建科工西部大区副总经理尚伟出席封顶仪式。

随着最后一根钢梁徐徐升起并成功吊装,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主体结构完工,标志着整个新建院区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建设过程中,中建科工人积极主动作为,为早日呈现这项民生工程不懈努力。

一、科技引领,解决高抗震等级建设难题

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地下室3层,地上22层,建筑高度79.90米,建成后将成为西昌市公共建筑新高度;地下室为型钢混凝土柱加混凝土梁结构,主楼地上为全钢结构,总用钢量约13000余吨,钢构件约9000件,最厚用钢板厚度为80mm,使用Q420C特级钢。建筑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与屈曲约束支撑(BRB)、粘滞阻尼器、阻尼墙板等高科技抗震设施相结合,搭配抗震楼梯、钢框架、钢支撑、剪力墙、钢梁等材料,从内到外环环相扣,形成强大钢结构抗震体系。

当地震发生时,消能减震系统发挥作用,提供适当附加阻尼比,使建筑保持弹性,减少地震作用;BRB则用来增加框架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极大地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的塑性变形,减小结构位移。同时应用的阻尼墙板抗震技术,地震过程中,框架就会发生位移,两块叠合的墙板就会产生错动,中间夹着的消能板就会产生阻尼作用,从而减少结构的晃动,具有抵御高烈度区地震荷载的能力,是建筑减震技术的突破。

简言之,这些由多个“黑科技”组成的“抗震外衣”就像海绵加弹簧组合,减缓地震破坏力的同时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提升整体建筑的抗震系数,使建设抗震设防(不低于)九度全钢结构装配式医疗建筑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精益履约,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管齐下

疫情发生后,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项目部天南海北的管理人员在正月十六就提前到岗进行隔离,全员采取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并在施工现场、工人生活区设置隔离病房,一旦出现情况,随时都能进行应急救援处理与救治。从物资储备到食宿安排,每个细节都严防严控,确保了千余人无一例疫情发生,成为西昌市首批复工的项目之一。

在与疫情做斗争的同时,全力与时间赛跑,项目地处密集城区,周围紧邻居民区,作业时间受限;基坑边缘紧挨用地红线,施工风险巨大;场地狭小,道路单一,资源组织困难。为如期实现东院区各主要工期节点,项目团队采用可视化模型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完美解决钢结构与土建、机电、幕墙等专业配合问题;施工全过程采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的项目管理,大大提高项目施工效率。

通过施工模拟计算分析,采取“逆作法”施工技术,增加临时支撑措施,快速形成地下室框架结构,实现地上钢结构与地下土建同步施工,大大抢回了因疫情影响而损失的时间。86天完成全部地上钢结构施工任务,部分楼层实现了“两天半一层”的西昌新速度,最终顺利实现6月30日主体封顶。

三、民生为本,助力大凉山脱贫攻坚

七月的鲜花姹紫嫣红,七月的流火星星燎原,七月的红旗猎猎作响,七月的歌声高亢嘹亮!依山伴海建造医院,八十异乡以此为家。

该项目是西昌市重要的惠民工程之一,也是市卫计系统最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开放床位将由700张增至1500张,门急诊量由目前的43万人次增长到150万人次,手术台次由6853人次增长到20000人次,将极大的缓解医疗紧张的问题,将为西昌市深化医疗改革和健康扶贫注入新的活力,为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责任编辑:唐晓彤)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