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评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简明、通俗,流畅、亲民

一一 评《黄河流域论》

来源:民生网2020-07-02 08:57:38

6月22日晚,在民生网读到王保庆、李希腾《黄河流域论》一文。作为一篇文章,虽有8000多字,我还是一口气读完的,感到很值得一读。该文的突出特点是简明、通俗,流畅、亲民;更贴近读者,可读性较强,也更贴近贵刊的办刊宗旨和特色,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其中的导语两段,似黄河之水:千里奔涌,气势宏伟,洋洋洒洒,言之有物,引人入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相关省区和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进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地域情况复杂,历史文化厚重,名人典故众多;仅12卷的《黄河志》专著,就多达上千万字。如何才能用一篇论文把它大致地说清楚,这是很难驾驭和把握的。但作者选择了“概念界定、历史文化、经济情况、利用治理”这四个层面和角度,将黄河流域诸多复杂的情况和问题,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似是颇费了一番功夫。若说评论,我以为该文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或特点。

一是高度凝练,宏大简约。黄河文明:在时间上跨越上下5000年,在地域上范围涉及9省区,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仅自然地理地貌,足可写上一本专著,该文只用概念界定部分的2000余字就基本说清了。黄河流域是常用词,但究竟什么是黄河流域,除专业人士外,许多人未必都知道,也许这就是该文专述概念界定的意义所在。

二是以史为主,史中有论。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概述历史,说历史就应尊重历史,说史有据。但历史是复杂的,有正史与野史,还有民间传说。对此,文中采用了主流观点和共识,避开了学术争议和考证。从网民的点评看,主要是文中将黄帝陵之位址,采用了河南灵宝一说,有河南作者偏重宣传河南之嫌。作为史实考证,这当然是值得商榷的,但河南是中国之中河南,宣传河南总比贬低河南好。叙史的写法多为史论结合,该文对“论”着墨不多,所论之处,则有独特见解。例如,文中说,黄河(流域)文化具有两大突出特征:根源性和原创性;统一性与融合性。作者认为,这两大突出特征,成就了黄河文明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发展力,是极其宝贵的人类文明资源。应当说,这一见解是新颖、简明和深刻的。

三是梳理治水工程,展现巨大成就。临水而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法则;为利为患,是黄河之水的突出特点。为此,作者专就黄河水系的利用和治理写了一部分。我想,作者应当不是水利工程专家,但文中依据相关专业文献,却对历代治水代表人物悉数列出,表达敬仰,包括把傳作义也列入其中。关于新中国治理黄河工程的巨大成就,文中做了三点简明清晰的整理概括。当然,文中也有个别疏漏,例如,在一处9省区中漏掉了四川;在9省区中涉及到市县问题上,由于依据的行政区划的版本不同,流域内行政区划的分合的历史演变,数量依据上也有一定差异,就目前看,全部位于流域内的县(旗、市),似应是236个。尽管如此,我们仍可看出,作者对非其所长的领域是查阅了大量专业资料,颇费了点功夫的。

总之,用一篇8000多字的论文,普及了黄河流域的大量专业知识。该文的撰写是比较成功和值得肯定的,这也许是《民生周刊》能够发表该文的用意和价值所在。若说不足,我认为作为流域之论,若是再用2000多字对“黄河流域的未来发展”做一番论述,谈谈作者的研究和见解,相信会更吸引和有益于读者。

(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徐思彦)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