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文物

来源:民生周刊2020-08-18 13:32:42

8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广场西侧的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南墙西段修复保护砌体约20米突然坍塌,事故致4车受损4人擦伤。经专家现场勘察,坍塌为近期连续大雨所致。

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记录下这一刻,城墙墙体轰然倒下,实在令人痛心。

作为一座有着3000年建城史和1000年国都史的古都,西安是全人类的西安。这个城市每一段历史遗存,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承载着公众殷切的关注。一段城墙坍塌,绝非一件轻飘飘的小事。

墙体轰然倒塌,必然会导致内核夯土墙基的损坏,导致历史文化信息的流失,何况,新修墙体本身也是“修旧如旧”的产物,墙是新的,城砖则未必是新的,倒塌也会导致次生伤害。

一段城墙坍塌了,定非“一日之功”,而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浸泡、开裂过程。据报道,去年夏天这段城墙就出现过裂缝,今年当地文物部门已发现该城墙相关墙体出现裂缝,并于8月初在城墙北侧拉起了隔离带。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早就发现存在安全隐患,为何没有及时处置,以避免城墙坍塌?还有,在西安众多与之时代相近的露天遗迹中,为什么这一段坍塌了而其他段落却安然无事?这中间,是否存在修复工程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文物古建的修缮确实有其特殊性、针对性和不确定性,但这些都不是忽视质量的理由。随着工艺改进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应该越来越好才是,何以会出现脆弱的断裂?

西安城墙目前已经成为当地一处标志性的文物地标,能不能给公众一个稳稳的安全预期,不仅关系到文物本身的安全、牢固,也关系到公众对整个西安的观感。也因此,回应西安明城墙坍塌之问,就显得异常迫切和严峻。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折扣可打,也不应该打折扣。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乃至一般民众,应该多一些“敬畏之心”,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文物。

一方面,要借力现代科技摸清文物的底数,西安城墙修复加固的质量如何,各段落存在哪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摸排调查,有什么隐患,隐患在何处,如何及时止损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可查可考。当地一直在尝试打造一个网红形象,曾搞过千架无人机表演,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搞一点更实在的墙体探测?另一方面,安全防护要做好常态化管理。古建筑的“天敌”不外乎水与火,而这些都可以做到预先防范。这实际涉及一个防护责任的问题,只要真正依规编制并落实了应急预案,做好后续相关排险工作,就会消除绝大多数隐患。

城墙无言,这个城市的更多文物,同样静默着。人们的呵护多一分,则其屹立不倒的时间就会长一些。由此,其所传承的文脉才会源远流长。

保护文物,传承历史记忆,留住一个地方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中间,人的“敬畏之心”是主要的,不要动辄就把文物损毁、消失的责任推给大自然。

作者: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