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0-10-14 16:40:51
2018年的秋分之日,对于亿万农民来说无疑是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国家层面上专门为农民设立了一个喜庆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迎来了第三届。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与往届相比,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组织一系列节庆活动,包括黄河流域九省区联动“庆丰收、迎小康”系列活动、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活动、金秋消费季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以及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启动丰收历史文化数字保护工程、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等。通过一系列庆祝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让农民朋友以节为媒,释放情感,汇聚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一起“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
在今年这个秋收之际,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这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新时代新农民的新风貌吧!
河南省驻马店市
水屯镇举行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暨表彰联欢会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9日,驿城区水屯镇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暨表彰联欢会盛大举行。驻马店市二届政协副主席闫超、原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志发、原市党史办主任乔长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路生、水屯镇党政班子成员、各行政村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开幕式。
仪式上,水屯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爱心捐赠“先进个人”“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和颁奖,对134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丈夫”“好儿女”等进行了隆重表彰等。
农民丰收节期间,水屯镇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特色农产品展销、农耕机械展示、科技惠农服务展示、摄影作品展评、文艺节目表演……活动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在“庆丰收 迎小康”文艺演出中,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共筑中国梦》等节目精彩上演,演员们用极具民俗特色的文艺作品赞美农民、歌颂丰收,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劳动者之歌,展现了全镇上下分享丰收喜悦、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村民脸上都乐开了花,处处都是丰收的喜悦景象。
随后,水屯镇还举办了民俗传统趣味运动会,剥玉米比赛、跳绳比赛、众人一条心比赛、袋鼠跳比赛、踢毽子比赛、往返接力比赛……村民们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激烈角逐、默契配合,加油声、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据悉,水屯镇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极大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全镇8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高标准良田改造;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具有水屯镇特色的“蔬果林草菌”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水屯镇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首批命名的50个美丽小镇、驻马店市脱贫攻坚先进乡镇、驻马店市“四美乡村”建设示范乡镇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水屯镇借助“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耕文化,充分展示水屯镇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现抗击疫情中“三农”领域表现出的稳健力量,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升信心、凝聚力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前行。
平舆县2020年“丰收中原 老家河南”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9月25日,平舆县2020年“丰收中原 老家河南”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平舆县西洋店镇金沙湾景区举行。
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何新阁,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曾罡,县政协主席李志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锋,副县长马林等出席启动仪式。王锋主持启动仪式。
何新阁在致辞中说,此次丰收节活动在平舆县举办是对平舆县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也是省市文化旅游重点节会宣传计划付诸实施的一件大事和喜事。通过“千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文化旅游促丰收”等形式,以乡村旅游景区为平台,进行乡土文化产品和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展演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农民搭建一座旅游惠民、旅游便民的“爱心桥”,把丰收节办成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实现经济社会两个效益双丰收。
李志娴在致辞中说,平舆县是中国优质白芝麻原产地、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白芝麻等支柱产业竞相发展,享誉国内外市场。平舆县相继成功创建平舆上河城、蓝天芝麻小镇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下一步,平舆县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抓好优势农业和特色文旅的产业融合,大力培育农文旅等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特色村,把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带动农民实现大丰收,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平舆新篇。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歌曲、戏曲、舞蹈等为主体的民俗文化展演,体现了广大农民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据悉,启动仪式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扶贫办主办,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驻马店市扶贫办、平舆县人民政府承办,平舆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舆县农业农村局、平舆县扶贫办、平舆县商务局、平舆县文联、西洋店镇人民政府、金沙湾景区协办。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中原 老家河南”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启动仪式后,平舆县将在接下来举办“舆乡群艺庆丰收”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展演、“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非遗文化进乡村”各级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挚地丰年迎国庆”乡村书画展、“我们的节日 丰收节”农耕民俗文化展、“富美舆乡金秋游”精品乡村旅游活动月、“消费扶贫产品丰收街”展示展销等活动。
河南省新乡市: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在这金秋送爽、五谷飘香的美好时节,在举国上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的关键时期,9月22日,新乡市在美丽的凤湖举办了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广大农民朋友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亲切关怀,也是传承发展农耕文明、增强农民光荣感幸福感的重大举措。此次新乡市的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与消费扶贫月活动一并举办,充分展示了农业发展、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与广大农民朋友们共同体验和分享收获的喜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更佳。
新乡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8%,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强筋小麦、原阳大米闻名全国,封丘金银花、辉县山楂等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乡市广大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一道,坚持疫情防控与“三农”工作两手抓,统筹推进农业生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新乡市夏粮亩产较上年增长2.42%,总产较上年增长1.85%,实现了丰产丰收,秋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进展,新乡市已累计脱贫7.46万户、26.57万人,贫困地区面貌大为改观、农民群众收入持续提高;随着环境卫生整治、农村改革、厕所革命、国土绿化等工作深入推进,乡村环境明显好转,基层治理规范有效,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牧野大地铺展开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乡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广大农民朋友们一道,辛勤耕耘、创新作为,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省平顶山市:
“丰收中原 老家河南”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郏县李渡口晒金秋文化旅游节启动
“我是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亚培,从事绿色生态富硒农作物种植,今年我种的富硒花生、黑豆、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收入能达2000多万元。”
“我是白庙乡白庙村的冯增会,今年种红薯1000亩,今年最少可以赚200万元。”
9月22日上午,在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以“丰收中原老家河南”为主题的中国(平顶山)农民丰收节暨郏县李渡口晒金秋文化旅游节启动。“全国种粮大户”郭亚培、郏县“红薯哥”冯增会等8个种植大户依次走上主席台,向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介绍致富经验,并和大家共同分享丰收后的喜悦。
开幕式现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气势恢弘、震耳欲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郏县大铜器的器乐声,翻腾起舞、蛟龙出海的龙狮舞姿,尽情展示出郏县农民丰收后的高兴心情。特别是由冢头镇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一个又一个展现农民丰收喜悦的现代舞蹈和歌曲,展现出新时代郏县农民的新形象,以及郏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狂欢和赞美。现场掌声雷鸣、喝彩不断,气氛火爆。
在李渡口村内东西由红石铺就的道路两旁,郏县红薯粉条、米醋、郏县红牛肉、绿禾农业富硒农产品、增会红薯等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长沙臭豆腐、郏县饸饹面、烧鸡、烧兔等各色美食更令人流连忘返。中午,在李渡口村南北古街上,30多张方桌一字排开,来自冢头镇的村民及四方游客,欢聚一堂,大家共同品茶煮毛豆角、煮花生、蒸红薯,大家在一起谈丰收、话幸福,一幅“和谐、吉祥、幸福、安康”的“美丽画卷”,把这个偏僻古老的村落点缀得异常“妩媚”。“现在我们农民不愁吃不愁穿,农村的生活环境比城里还美呢,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多亏了咱党的好政策。再有几天,就是新中国71岁生日,还是中秋节,期盼国家日益强大,祝愿咱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家住附近白庙乡老席庄村85岁的王云生老人开心地说。
据悉,此次农民丰收节持续至10月8日,期间还举办了郏县大铜器、书画诗词文化展、农民摄影展、郏县特色农产品展、非遗产品展、金秋丰收美食节、中秋月亮节、盛世梨园擂台赛、寻宝定向赛、小猪快跑趣味赛、绚丽铁花秀等活动,通过庆、话、品、购、玩、晒、赏、游等多方式让全民享受丰收成果。
河南省省会郑州市:
庆丰收,迎小康!中牟县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
9月22日上午,中牟县姚家镇镇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雄狮腾跃,蛟龙盘旋。中牟县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拉开帷幕。活动对全县涌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精神、实干兴业的优秀农民,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表彰。
据了解,中牟县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以“主会场活动+系列活动+地方特色活动”为形式开展庆祝活动。“主会场活动”通过开展民俗表演、文艺演出、农民书画展、特色农产品展示、农事体验等充分展示中牟县厚重的农耕文明及现代农业发展新成就;“系列活动”通过送农业科技下乡、送医下乡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地方特色活动”通过各乡(镇、街道)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推进丰收节成风化俗。
活动现场,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参与展示出的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蔬菜有大蒜、叶菜,水果有桃、苹果、葡萄、火龙果、无花果,水产有黄河甲鱼、小龙虾等。其中,一家参展单位展示的一个南瓜180斤重,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和啧啧惊叹声。
与此同时,中牟县还开展了“赶农集”“寻乡愁”“嘉年华”“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乡村旅游系列主题活动,将“丰收节”主题与“十一”黄金周、中秋节等假日市场紧密结合,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扶贫等方式,提振农业消费,带动乡村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河南省商丘市:
水池铺乡“辣椒小镇”的丰收季
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是远近闻名的“辣椒小镇”。眼下,水池铺乡正处于丰收的繁忙季节,农民朋友们搭建起“辣椒墙”,欢歌鼓舞同庆全国第三个农民丰收节。
近年来,该乡不断拉长辣椒产业链条,从育苗、生产,到冷链销售、深加工等,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当地辣椒种植行业的“领头雁”,水池铺乡是“中国辣椒之乡”,从2016年不足1万亩,迅猛发展到15万亩辣椒基地,实现了新突破。截至目前,辣椒总产量已达50万吨,产值达到12亿元。预计年底辣椒总产量达70万吨,总产值25亿元。同时,带动运输业、包装业、餐饮服务业,实现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双赢”。2020年,当前辣椒收购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6元左右,农民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辣椒产业脱贫户1000多户,产业扶贫也发挥很大作用,实现脱贫的路子上有了新突破。
丰收节当天,先后荣登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充分体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欢庆一幕。
水池铺乡21个行政村中有17个行政村重点发展辣椒产业,辣椒种植形成两个核心区,北部形成了大史庄、赵百户、水池铺、尚楼、程小桥、彭庄村6个行政村为重点种植区。南部形成了以李程吴、龚庄、丁柿园、朱关庄、赵博村、沈楼6个行政村为核心种植区。种植品种有“湘研”、“长研”鲜椒系列品种,含牛角椒、羊角椒和线椒等。种植模式为菜椒套种、麦椒套种和麦茬种植。
为了拉长产业链条,该乡规划了“高效农业辣椒产业园”和“高产高效示范田”,总占地面积8000亩,建成冷库冷链物流园区200亩,辣椒深加工园区,占地150亩地,温室蔬菜大棚3000亩。在机场高速口南侧,建设辣椒冷链物流园及辣椒加工园区,带动解决周边乡镇15万亩辣椒的储存、运输和加工。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辣椒产业向集约、集成、高效的目标发展,能够更有效促进辣椒产业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目前,该乡结合脱贫攻坚2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正在建设辣椒冷链物流园,将现有的辣椒腌制、切片等加工企业提档升级。
今年,该乡引进“泰辣555”辣椒品种,解决了辣椒鲜干收购问题,菜农们可以卖鲜,也可以卖干。在该乡的带动下,辣椒产业陆续向周边辐射,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到近15万亩。该乡郑红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郑纪红说,农民合作社成立以来,发展种植200多亩辣椒,建蔬菜大棚40多座,疫情期间,农民合作社的蔬菜配送发挥了巨大作用,配送的全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在今年的丰收节展销会现场集中展示了辣椒、茄子、番茄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并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直播等开展产销对话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客商及游客参观购买。
正如水池铺乡党委书记张洪礼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谆谆告诫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就是要用奋斗的汗水赢得快速发展,用奋斗的脚步开拓美好未来,把奋斗塑造成水池铺乡的‘精神品牌’。”
近年来,梁园区委、区政府围绕近郊优势,大力发展辣椒、草莓为主的特色农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面对未来,奋斗不止。如今,成就是靠全乡上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实干得来的,而不是靠嘴喊出来的。如今,富足的百姓见证了一步步擦亮“中国辣椒之乡”这张名片的奋斗历程,水池铺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正朝着幸福的小康生活迈进。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梁雅婷,文字:万茹、朱青、张鸿雨、韩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