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名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名品

电商大促套路多!女子网购同一商品,不同账号价差25元!

来源:人民名品2020-11-08 11:10:03

今年双十一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从11月1号就开始“双11”网购节,让不少消费者准备清空购物车,买个痛快。然而在购物狂欢的同时,有消费者注意到不少商家暗藏着“大数据杀熟”的情况。

一、网购同一商品,不同账号价差25元

所谓大数据杀熟,指的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或搜索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用户权益受损的现象。通常是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或搜索到的结果比新用户要少。

10月16日,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中途错用了另一部手机结账,却意外发现,同一商家的同样一件商品,注册至今12年、经常使用、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反而比注册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价格贵了25块钱。仔细对比发现,原来后者页面多出来一张“满69减25”的优惠券。韩女士认为自己遇到了大数据“杀熟”。

面对质疑,该电商客服答复称:“新用户,系统会跟进账号信息,自动发送优惠券,不是每一个账号都能收到”。

韩女士则认为,虽然商家表示这是一种营销,为了吸引客流。但是,需要说清楚条件是什么,不能什么都不说,就这么区别对待。

对此,网友们也议论纷纷。

二、“大数据杀熟”面临严格处罚

专家表示,不管是哪一种营销方式,首先守法是底线。如果企业在销售时,标注得非常清楚,规则是非常明确的,也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的。但是,在开展各种促销或者营销的时候,价格不太敏感的,就不打折了,明显是差别化地来对待消费者,就涉嫌大数据杀熟,本质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大数据杀熟”,一方面利用价格优势吸引新用户注册并使用平台,即“揽客”,使新用户逐步形成使用依赖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老用户的历史消费信息的分析,掌握用户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能力,在老用户的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与传统的线下交易中老用户可能拿到更大的折扣恰恰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线下交易,即使老用户享有折扣优惠,但该商品的原价却是明确而具体的,同时,新用户知晓老用户享有折扣优惠这一情况。而线上“大数据杀熟”,是将同样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定价,消费者并不真正知晓其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到底价格几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消费者对于其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价格具有知情权,而“大数据杀熟”这种区别定价的做法,显然是剥夺了消费者对于价格的知情权。

为了杜绝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发生,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在线旅游企业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违者将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而早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特殊法,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还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即“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行政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规定了经营者不得有不正当价格行为,其中就包括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对这种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规定了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的行政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还面临着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后果。

你被大数据杀熟过吗?

(来源:“人民名品”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梁雅婷)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