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师大附中校长王莉萍:教育要“入心” 育人目标要“聚焦”

来源:民生网2020-12-14 18:13:53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对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础教育新格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师大附中)校长王莉萍认为,每所学校做好高品质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同质化的“千校一面”,而应该激发学校活力,让每所学校充分发挥其育人特色,殊途同归。虽然育人模式不同、路径不同,但学生都能获得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未来可以在某个领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王莉萍指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教育“入心”不够,二是育人目标聚焦不够。这两点都会导致教育很辛苦,但效果欠佳。教育“入心”,就必须对人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北师大附中的老校长林砺儒先生关于完整人格的论述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包括动物的、人类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四个层面。动物的,是指人的生命属性,学校要做好生命教育,使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人类的,是指人是具有复杂思维和高级情感的动物,因此学校要做好知能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和理性;社会的,是指人在社会中具有权利和义务,学校要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职业的,是指社会分工细化后,人因为其工作的专业性和持久性对社会发展产生作用,人因此而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增长本领,使他能够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

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各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责任心、高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根基,使学生未来能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莉萍表示,促进教师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前提是激发教师内在活力,使他们愿意发展、有空间发展。首先,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专业性。教育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学科教学逻辑都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依据。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学习,不能局限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去做“外行指导内行”的傻事。

其次,学校要理解教师发展的差异性。教师一般都会经历刚入职的适应期、初步发展期、成熟期、再发展期等,处于不同时期的教师一定会有差异;即使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教师也分为擅长研究学科专业的学术型和擅长调动管理学生的管理型。教师发展差异导致他们发展的需求不同,学校给予的培训和指导就一定要不同,必须对症下药,不搞一刀切。

最后,学校要给予教师学习的时间和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目前教师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想额外学习基本上都是挤占休息时间。另外,一些学校的管理过于整齐划一,不利于教师主动积极进行探索创新。我们认为,只有教师能够创新,他的学生才能真正创新。

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应如何有机结合,共同发力培养高质量人才?王莉萍的看法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首先应对育人目标达成一致。目前,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而相当多的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名中学、名大学为目标;社会不同群体对育人目标的认识并不相同,既有清醒的声音,也有服务于自身利益的观点和言论,还有人云亦云。

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各司其职,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教育生态。对于家庭而言,王莉萍给家长有一条期待——“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请您自己先努力去做那样的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身教”远比“言教”有力。

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应系统设计较为完善的育人链条,特别要关注评价环节,希望能破解以下难题:第一,小学阶段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保证小学育人高质量。第二,初中阶段如何科学设置中考科目,一方面促进学校在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对其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不加重负担,降低功利性。第三,高考与高招如何把综合素养表现好的学生选拔出来,同时还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使特殊人才获得机会。

对于学校来说,要全心全意做好育人工作,构建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要与家长充分沟通,相信家长,依靠家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努力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王莉萍最后强调,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挥积极正向作用,为教育发展营造稳定和谐氛围。特别是主流媒体,要引导各方理智思考,谨慎发言,减轻家长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