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名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名品

武汉抗疫医生术后右眼几近失明!爱尔眼科多起医疗纠纷被起底!

来源:人民名品2021-01-07 14:40:14

如今,眼科疾病已成为困扰我国广大人群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也已成为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仅近视(约7亿)、干眼症(约3亿)、白内障(1.6亿)三大眼病患者人数就超过了10亿(不考虑重叠发病)。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不断精致转变,眼科疾病治疗需求也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也使得眼科领域成为医药行业公认的黄金赛道,不少眼科机构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黄金期,其中爱尔眼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元旦节里,作为眼科界茅台的爱尔眼科却深陷“武汉抗疫医生艾芬视网膜脱落”风波,更几乎在一夜之间蒸发了近280亿元的市值。

7天多次发酵

“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这是一位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知名医生于2020年12月31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撰文《再见2020》中的感慨。这也让市值3000亿元的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根据这位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主任艾芬讲述,2020年5月她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以下简称:武汉爱尔眼科)进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但2.9万元高昂的晶体植入手术并未让视力好转,甚至还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的问题。2020年10月,艾芬在自己就职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检查,结果显示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乎失明。

由此,引发了艾芬的质疑,以及引起这场舆论的焦点问题:2.9万元的晶体植入手术“不必做”,同时,武汉爱尔眼科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术前检查不仔细,未及时发现视网膜问题,并夸大晶体植入的作用,耽搁了真正眼疾的治疗。

于是乎,一场有关武汉爱尔眼科诊治是否恰当的医疗事故风波开始升温发酵。针对艾芬的质疑,自2020年12月31日起,武汉爱尔眼科及爱尔眼科集团三次发公告进行回应,试图澄清事实。然而,一波激起千层浪,舆论却更加激烈地持续发酵。

2020年12月31日

武汉爱尔眼科发声明称,“经核实,该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

2021年1月2日

爱尔眼科集团发通告称,已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于2020年1月1日赶赴武汉,进行全面调查核实;

2021年1月4日

爱尔眼科集团再发通告称: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关于白内障术前、术后是否做了眼底检查:集团工作组检查了艾芬女士的手术病历,在病历记录上有术前眼底检查记录和术后第1天眼底检查记录。

针对武汉爱尔眼科和爱尔眼科集团的回复,艾芬也进行了有力回击。

2021年1月1日

艾芬通过其个人微博发表质疑,称术前B超和OCT检查是按照武汉爱尔眼科的要求做的,但这两个检查是否异常与眼底视网膜平复并非一个概念,希望爱尔眼科公布她正确的术前白内障照片。据了解,早在2020年11月30日,艾芬曾向武汉爱尔眼科副院长王勇索要自己在门诊看到一张显示自己术前白内障程度的照片。但艾芬表示,王勇随后提供的照片并非是自己门诊看到的。

2021年1月4日

艾芬通过个人微博表示,爱尔眼科集团的核查报告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她还表示,“爱尔的两份通报,我丝毫看不出任何认错的态度,接下来,我会一一公布,用证据说话,用证据合理提出问题。我不是医闹,我是一名医生,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真相,为了防微杜渐。”同时,艾芬称王勇曾亲口承认白内障手术前只检查了眼底中央,未检查眼底周边,属于手术前检查不彻底。

据了解,2020年11月18日,艾芬曾向王勇接连发了多条询问自己的疑虑。王勇当时在微信中回复:“手术前因白内障的遮挡和外伤瞳孔有前粘连,瞳孔扩不大,所以术前没有办法检查您的周边网膜。”门诊病历上的“眼底未查”仅仅是记录初诊的情况,“进一步术前检查时,每个患者都做了眼底检查的,如眼底OCT 检查,B超检查等,这些检查没有发现有网脱体征,才安排了手术。但是由于现有检查的局限性,瞳孔小,检查范围不完整,确实没看到周边网膜。”

缺乏必要的检查和沟通是医疗事故发生的根源

目前,该事件仍在发酵,但随着来龙去脉逐渐清晰,社会大众也可窥见医患之间存在的一大问题:缺乏必要的检查和沟通。

据了解,艾芬之所以放弃自己已有的正高的公立医院的公费医疗,是因为其所熟知的一位已退休的眼科主任向其推荐王勇做白内障手术。当时,这位主任已被爱尔眼科返聘。短暂沟通后,艾芬和王勇很快定下置换晶体手术方案。

“我和她(贺医生)关系挺好,很信任,加上爱尔眼科这么多连锁,规模很大。

因此,鉴于艾芬与武汉爱尔眼科的关系,有业内医师表示,在就医中遇到熟人推荐的病人,尤其对方还是同行,反而更容易出问题。因为会想当然认为对方了解情况,或以为介绍者已经介绍过,从而省去必要的术前沟通,但术前的检查和沟通却非常重要。

然而,缺乏沟通是否就是造成该事件发生的全部原因呢?有媒体对眼科领域里的多位专家进行了采访,并得到了一个共同的感受:很难界定手术和视网膜脱离的因果关系。如果就事论事,“从患者OCT检查结果来看,确实已达到了做白内障的标准。”但从更有经验的医生角度出发,以艾芬的视力下降明显的病情来看,应首先全面排查眼底。

另有业内医师表示,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为复明而做的手术,而是希望患者远中近都看得清楚。对于年纪较轻的患者,医院普遍会首先推荐植入这种高级晶体。但重要的是,安装高端晶体前,必须全面检查眼底,否则也无法发挥高端晶体的作用。

显然,武汉爱尔眼科不仅存在于病患的问题,在术前的检查工作方面也没有操作到位。

就此情况,网友言论热烈,但态度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在艾芬的微博下,支持她的人不在少数:“这一次我们帮你说”“希望艾医生眼疾早日恢复”“连医生都要遭遇医疗事故,而且是不规范的治疗,更何况是普通人?”……也有不少网友对艾芬的做法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名人也不应带节奏”“请艾芬医生接受第三方检查鉴定,而不是制造舆论”……

对此,艾芬这样表示:“舆论对我来说不重要,我也不关心那些质疑声,我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事情真相。虽然不少人劝我不要再追究了,现在我已经在咨询各方面的人士,会继续坚持维权。”

医疗纠纷和事故频发

这件事情的背后到底是艾芬利用知名度进行舆论维权,还是武汉爱尔眼科确实存在医疗疏漏?相信社会和法律自有定夺。

但显而易见的是,武汉爱尔眼科在这场医疗事故中确有无法摆脱的责任。甚至,这些问题早已显现在近些年爱尔眼科集团已发生的多起医疗纠纷和事故中。裁判文书网显示,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玉溪市、山西省太原市、甘肃省兰州市、重庆市等多地的爱尔眼科医院都曾因医疗纠纷被患者告上法庭,并被判决作出相应赔偿。

2020年1月

裁判文书网公布云南省曲靖市爱尔眼科涉及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导致刘某左眼失明,法院判决其医疗行为过错承担主要责任,过错参与度建议为75%。

2019年10月

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位患者与太原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判决书。该判决书予以采信的司法鉴定书显示,太原市爱尔眼科在对患者胡某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该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医方应承担同等责任,胡志峰的损伤构成八级伤残,判决太原爱尔眼科承担50%的责任,赔偿原告34万元。

2018年1月

患者刘某到辽宁省葫芦岛爱尔眼科就诊,该医院对刘某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后收入院,实施左眼行玻切手术,注入硅油晶体植入。术后,刘某视网膜再次脱离,该医院未能及时发现,导致硅油不能取出,失去再次治疗机会。经葫芦岛市医学会鉴定,刘某属于四级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经锦州辽希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刘某左眼外伤现盲目5级,评定为八级伤残。

2017年7月

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认为:湖南株洲三三一爱尔眼科,对孔如松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与其目前后果存在一定因果关系,鉴定孔如松为一眼盲目4级,评定为八级残。

此前,爱尔眼科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陈邦曾表示,“医疗质量是爱尔的生命线,是患者和家人的信任和托付。”然而,爱尔眼科集团在大力追求业绩高增长的同时,却似乎并没有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爱尔眼科集团是否能说到做到实在让人存有疑惑。

野蛮生长或将成为发展隐患

据了解,爱尔眼科集团成立于2003年,起家于承包公立医院科室。成立爱尔眼科集团之前,陈邦通过代理椰汁饮料积累了第一桶金,随后海南投资的房地产和在台湾建设的文化主题公园相继折损,陈邦机缘巧合开始与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白内障治疗中心,同时兼做当时正流行的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

2000年,由于监管层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现象,陈邦便顺势将眼科中心从医院中剥离出来,在沈阳开设了第一家爱尔眼科。随后,爱尔眼科便越做越大。2009年10月,爱尔眼科集团登陆创业板,成为“民营医疗机构第一股”。上市11年,爱尔眼科集团的市值已由2009年的69亿元,暴涨到2020年的3000亿元,增长了17倍。除了引进社会资本,爱尔眼科集团还成立了并购基金。通过这些并购基金,爱尔眼科集团收购一些市盈率较低的医院,再利用爱尔眼科集团的团队,对其进行培育。

目前,爱尔眼科业务已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中国内地、西班牙和新加坡拥有3家上市公司,眼科医院及中心数量已超过600家,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

然而受疫情影响,爱尔眼科集团2020年的业绩受到“波动”。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2.3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72%;门诊量和手术量也双双出现下降,门诊量同比减少16.53%,手术量同比减少21.13%。同时,2020年以来,爱尔眼科集团还大肆并购,通过并购重组收购了30家医院,而这些被收购的医院大多在三四线城市。在消费市场逐渐趋于下沉的驱使下,爱尔眼科集团此举虽然能够让偏远的地区享受好的医疗服务,但随之而来的盈利问题或许才是更大的困扰。

更重要的是,爱尔眼科集团这些野蛮生长的行径,也让我们看到其在盈利压力之下,疏于对门店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管理,造成频繁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也透露出其未来发展的隐忧。

此次事件,如果不是因为艾芬有着抗疫的知名医生的头衔,并且在网络上实名曝光,想必也不会得到如此重视。这也为爱尔眼科集团敲响了一记警钟,这只3000亿市值的“白马股”到底还能跑多远,首先要看其有多诚恳的商业信誉和品格。

(来源:“人民名品”微信公众号,编委/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主编/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梁雅婷)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