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名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名品

极寒已至!“低温烫伤”中招者不断!爆炸事故多源于“热水炸弹”!

来源:人民名品2021-01-14 16:14:49

近段时间,一波波寒潮疯狂来袭,全国大部分国土都进入“冰冻期”。近两日的回温虽然让我们有了暖阳“封印”寒冬的错觉。但从今日起,寒冬冲破“禁咒”,将再次袭来。

为了御寒保暖,伴随着寒潮登场的还有暖宝宝贴、暖手宝、电热水袋等“取暖神器”。然而,由此引发的烫伤、爆炸等事故也不少……

一、“取暖神器”极易造成低温烫伤

“取暖神器”频繁造成烫伤事故

冬日取暖,热水袋必不可少,尤其对于没有暖气的南方人来说。然而,这场取暖却似乎要经受灼烧的考验。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台州椒江的陈女士在睡觉时,在被子里放了热水袋。结果,第二天她发现右脚有个地方隐隐作痛,且患处皮肤颜色发红,并随后发红处出现了水疱。随后,陈女士在患处涂抹了烫伤药膏,但在一个星期后,患处却开始化脓。经医院诊断,陈女士的患处是烫伤所致,虽然面积小,但深度却有0.5厘米。

发生这种情况的老年人和小孩子也不在少数。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烧伤整形组副主任医师介绍曾就诊过一个三度烫伤的孩子,最后还为其进行了植皮手术。而发生烫伤的原因就是因为热水袋一直放在孩子身边,结果导致孩子皮肤已经全部坏死、发黑,形成了焦痂。

近日在江苏常州,一位88岁的老人也因双脚被热水袋烫伤后而出现溃烂,不得不入院治疗。据了解,该老人长期卧床,由于子女都在外工作,一位护工帮忙照料。由于近期气温骤降,护工出于好心为老人准备了热水袋取暖,没想到发生了意外。

不仅是暖水袋,因暖宝宝贴被烫伤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在贵州贵阳,1月6日,方女士带着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来到贵阳烧伤医院换药。据了解,老人于半个月前在家中使用暖宝宝贴不当而被烫伤。至今,老人被烫伤后的皮肤仍有明显发红、溃烂的现象。

在福建泉州,由于天气寒冷,王女士怀抱暖宝宝贴睡觉,结果不慎被烫伤了脚。然而直至烫伤15天后,王女士才到泉州第910医院就诊。经诊断,王女士的小腿表皮有一块拳头大小的伤口,已经红肿化脓,出现了溃烂的症状,需要进行植皮治疗。

正确认识低温烫伤

为什么温热的取暖用品会引起烫伤呢?对此,有医师介绍道,当皮肤接触到44℃以上的物体时,只需要10-20秒就会被烫伤。据了解,这种烫伤也被称为低温烫伤,是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的热度,造成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因此,低温烫伤往往在发生时并不明显,由浅入深,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也会慢慢适应这种温度。但时间一长,低温取暖便犹如“文火烤肉”。

有医师介绍,这种烫伤大部分属于三度烫伤,热度损伤到皮肤全层,有时甚至会伤及皮下的脂肪、肌肉和骨骼。烫伤处看上去可能并不严重,但可能已伤至皮下组织。不仅难愈合,还可能留下疤痕。

同时,由于皮肤的表层组织在低热的状态下会逐渐引起脱水,形成损伤,因此低温烫伤也同样会出现皮肤灼痛、起泡、变色等被烫伤的症状,甚至还会有又痛又痒的感觉。

此外,三度烫伤无法自己愈合,如果不及时治疗,损伤还会继续深入皮肤。因此,被烫伤后,患者可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1. 冲:脱离烫伤源头后,迅速将烫伤部位及周围用流动水、冷水冲洗。冲洗时,水压不宜过大。冲洗约30分钟或创面无痛感即可;

2. 脱:在冲洗过程的同时,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脱衣服时需边冲洗边脱,尽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开。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肤大面积剥脱;

3. 泡:泡是冷疗的一种办法。脱去衣服后将创面浸于冷水中浸泡30分钟。大面积烫伤的患儿和老人应注意浸泡时间,避免受凉;

4. 盖:浸泡过后要覆盖创面。如果条件允许,就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不要使用掉毛的毛巾;

5. 送:对于起水泡或者较大创面的创伤,在急救处理后应迅速送往有救治烧伤、烫伤能力的医院进一步处理。如果烫伤处出现水泡,或创面明显较深、创面皮肤发白等情况,更要前往医院处理。不要自行操作涂抹酱油、涂牙膏、用冰块敷、抹红药水或紫药水的方式解决!

此外,以下三类人群更要特别注意!

1. 婴幼儿、老人:孩子的表达能力欠佳,更容易导致烫伤而不被察觉;老年人的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感觉功能、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差,皮肤血运减慢,也容易被低温烫伤。

2. 糖尿病等疾病人群:因为疾病原因,有些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产生病变,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就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比如,经常有冬季泡脚面临截肢的新闻,往往报道的都是该类患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冬天泡脚水温最好控制在37-39℃之间,接近我们体温就好,或者别泡太久。

3. 醉酒、麻醉人群:该类人群因意识不清,也极易发生低温烫伤。

二、“取暖神器”化身“热水炸弹”

电热水袋爆炸时有发生

如果说低温烫伤是可以在主观意识层面上避免的事故,那化身“热水炸弹”则是难以规避的事故了!目前,因取暖而遭遇电热水袋炸伤的受害者层出不穷。

2020年12月20日,浙江扬州的赵女士在家中加热此前在一摊点购买的充电式热水袋,然而当插头刚插入电源后不久,便突然传来“砰”的一声。

爆炸声像放小鞭炮一般。

现在想想,还是蛮怕人的,万一热水袋内液体爆出来或者引起电线燃烧,后果不堪设想。

赵女士表示,在充电过程中,她没有违规操作,但电热水袋上的充电装置仍发生了爆裂现象,电热水袋的外围也变得焦黑。

与赵女士有相同经历的人并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在湖北武汉,唐女士花费19.9元,在抖音“梵墨童装”直播间购买了一款电热水袋。然而在充电的过程中,电热水袋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其1岁多大的儿子小宇当场被烫伤。经医生鉴定,小宇被诊断为三度烫伤,需要进行手术,否则后期会影响内部的肌肉生长,还有形成长短腿的可能。

在往年,这样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2017年1月,广东一户人家在为电热水袋充电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致使一名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并留下黑色伤疤。

2016年5月,江苏南京秦虹小区张先生家里的电热水袋突然爆炸,导致两个月大的宝宝被烫伤。医生诊断,孩子面颈胸部及上肢约有20%面积二度烫伤,可能要输血浆、植皮。

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

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因电热水袋爆炸、漏液造成的烫伤、火灾等事故,消费者一定要正确选购并使用,否则加热方便的电热水袋便可能化身为一颗“热水炸弹”。近日,深圳市消委会联合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也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为消费者购买电热水袋以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指引,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热水袋有三种:电极式、发热丝式和电热管式。电热水袋在国家相关标准中的正式名称为“储热式电热暖手器”,在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中,“电极式电热水袋”已经明确列为禁止生产产品。

深圳市消委会提示,挑选电热水袋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 选类型,拒绝电极式热水袋: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选购电热水袋,消费者都要注意查看产品的外包装或产品描述上的执行标准号是否为:GB 4706.99-2009。在线下选购时,还可以查看产品是否有说明书、合格证厂名厂址等信息。线上选购时,也同样要查看产品类型和其他描述信息。

另外,消费者购买前可通过触摸来判断电热水袋的类型:用手适当按压电热水袋,如果整个中间部位没有明显发热元件,是两节硬邦邦的圆柱体,则为电极式;如果可以明显摸到一个网状物体,直径约七八厘米的塑料线圈装置,则为发热丝式;如果能摸到一块体积较大的U形、圆弧形管子的硬物,则为电热管式 ;

2. 选过压保护装置,内看说明外选“鸭嘴”:过压保护装置能防止过度膨胀而导致的爆炸,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内部的过压保护装置,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而外部的过压保护装置,一般被称为鸭嘴式防爆连接器;

3. 看注水方式,拒绝自行注水:市面上有一种电热水袋,商家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让买家自行注水。而消费者自行加水,就可能会掌握不好注水量和排气,导致温控装置不能很好地感受水温而失去保护作用。因此,这类电热水袋危害系数更高,不建议购买。

此外,在使用电热水袋的过程中,消费者也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通电:通电时要将电热水袋放置在耐热的物体上,接通电源时先插电热水袋上的插头,再插电源插头,断开电源时先拔下电源插头,再取下电热水袋;通电加热时,不要将其抱在怀中,避免摔打、挤压、锐器划刺,否则会造成漏液,烫伤身体甚至引发触电事故。在产品插电加热的过程中,消费者更要禁止触摸排气口,避免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漏电或触电危险。

2. 科学使用:电热水袋在断电之后才能开始使用,当电热水袋处于高热状态时,尽量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切勿在被子里使用,因为电热水袋加热后里面的水温较高,一旦睡着后不小心将袋身压破,会烫伤自己;如果发现电热水袋有泄漏,必须马上停止使用并丢弃,若液体粘到皮肤上的话,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3. 防范烫伤:寒冷的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注意防范烫伤意外。使用时,用手感觉表面不烫为宜。给老人及婴幼儿使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应添加额外毛巾或棉布,避免烫伤事故发生。

4. 妥善保存:停用后,应防止重压,妥善保存。重新使用时,一旦发现袋内液体有明显的膨胀或液体流出,请停止使用并环保丢弃。

(来源:“人民名品”微信公众号,编委/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主编/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梁雅婷)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