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党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 推动基层治理终端见效

——四川省盐亭县高渠镇“两改”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

来源:民生网2021-04-01 11:43: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作为社会治理系统的基础部分,党建在其中扮演着龙头工程的角色。近年来,盐亭县高渠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始终,在17个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三联三百三晒”“三会共治”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新乡贤三大主体作用,让党群联系密起来、群众思想活起来、百姓兜里鼓起来,推动基层治理终端见效,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目前,高渠镇已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产业1.8万亩,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法治示范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一、实施背景

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镇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规划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更有利于统筹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然而,随着两项改革深入推进,一些基层问题现象仍然存在。一是书记主任“一肩挑”后,“一把手”权力相对集中,有效监督难度增大,可能出现“一言堂”“家长制”等问题,容易滋生“微腐败”。二是优秀人才多数外出务工创业,村级组织“后继乏人”,党员议事能力弱,基层自治组织“空心化”严重;三是个别村干部还是习惯把“村官”当“官”,在生产和村务管理过程中“行政化”突出,服务意识不浓;四是随着打工经济的日益高涨,青壮年农民不断外流,“386199”群体日渐成为留守农村的主要力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不高、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基层群众组织“松散化”凸显。五是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联系服务及教育引导群众平台欠缺,村级发展动力不足。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开展“三联三百”,壮大基层治理的“根”

1.开展“三联”,增强党群“凝聚力”。镇村社三级干部、党员联动,采用“镇党委委员联系村(居)党组织,村(居)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小组党员,党员联系所在小组的群众”模式,将在家980名党员点对点联系全镇11400户在家群众。以“全员参加、全面覆盖、适宜适当、长期联系”为原则,每个月由镇党委委员牵头组织镇村社干部和党员至少利用2天时间深入走访联系群众,收集解决具体矛盾问题。

2.开展“三百”,发挥党员“引导力”。以“三联”为前提,每月最后一周星期四集中开展“听百姓百言、说百姓百事、解百姓百忧”活动,次月第一周星期一为民情分析、剖难解困日,对收集到的问题分类分村一对一对接,点对点解决。通过“听百姓百言”,党员干部当好“民情民意收集员”,对群众需求,能当场答复或自己能办理的,及时办结反馈,对不能立即解决的事项,建立民情台账和困难群众台账,报镇党委集体研究解决;当好“四风问题收集员”,听取干部工作状况,了解“四风”问题,建立作风问题台账;当好“发展建议收集员”,收集群众对发展的建议和思路,建立民生发展台账。通过“说百姓百事”,党员干部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政策法制观念;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党员深入群众家里议不平事、断纠纷事,积极排查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当好“文明新风引导员”,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遵守社会公序良秩。通过“解百姓百忧”,镇村干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落实。当好“问题矛盾消防员”,从群众出行、就医、饮水、教育入手,主动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当好“基层群众服务员”,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送法律、送健康,助贫、助残、助孤、助老、助学“五送五助”活动,对群众需求面对面商量、实打实解决;当好“致富发展指导员”,向群众增收致富、创新创业递点子、找路子,培育一批致富带动典型。

3.开展“党群互评”,强化党群“监督力”。党员干部与联系群众签订《双向工作目标承诺》,制定党员“干好本职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交办事”的“五事争先”考核指数,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镇村具体实际,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十条》。全镇所有党员每半年既接受党员互评,也接受联系对象反向测评,根据评分结果将党员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等次,对“优秀”的列出事迹、在“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时轮流进行事迹宣讲,对“较好”的谈话激励,对“一般”的发出“温馨提示卡”,红脸出汗。对群众分为“模范”“潜力”“帮教”三个等次。党员与群众评议得分超过评议总分85%优评的列入“红榜”,党员与群众评议得分等于或超过评议总分40%差评的暂时纳入“黑榜”,对进入“黑榜”党员、群众进行指导、帮扶、疏导、教育多管齐下,实行“销号式”管理。目前,高渠镇初步形成“双诺双带双议双评”和“群众监督+党内监督”的管理党员、教育群众的“联动”模式,让党员、群众知道“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更好的激励广大党员、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作用。“两项”改革后,高渠镇组织党员与群众签订《双向工作目标承诺》11400份,解决群众出行、就医等实际困难1287件,引导群众自行化解纠纷矛盾565件。

(二)开展“三晒”,祛除基层治理的“病”

在17个村(居)开展晒业绩、晒作风、晒账单“三晒”活动,形成“干部晒、群众评、乡镇审、纪委查”的“四位一体”整治群众身边四风和“微腐败”问题工作机制。一是干部晒。“晒业绩”:村(居)“两委”干部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面对面汇报在村级发展、村级事务、便民服务工作中开展的工作、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效。“晒作风”:村(居)“两委”干部每半年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面对面汇报个人履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自律情况。“晒账单”:村(居)“两委”干部每季度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面对面汇报村居财务管理情况、村级三资管理情况,详细说明村居每一笔收支情况。二是群众评。在“三晒”会议上,由群众代表大会(每次代表不少于50人,全年在家人员要全覆盖)对村(居)干部工作情况、作风情况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满意度测评,对村(居)每一笔开支情况进行评议和质询。三是乡镇审。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财政办公室和驻村干部对村(居)收支情况进行联审;对群众代表不认可的报账项目进行核查并提出处置意见。四是纪委查。由镇纪委牵头,结合“三晒”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和问题线索排查,一般问题“红脸出汗”,严重违纪问题报县纪委审批立案审查,形成震慑。

通过“三晒”,让村(居)“两委”干部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有人监督,促使村干部在他律中加强自律,有效遏制一言堂;也让群众了解了村(居)“两委”干部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村干部面对质询和评议现场给予解答,让群众舒了心,满了意,顺了气,群众中猜测捣乱的减少,建言献策、积极拥护村“两委”工作的明显增多。

(三)开展“三会共治”,凝聚基层治理的“力”

1.建立党员议事会,搭建党群关系“服务台”。一是建立议事机构。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在家的普通党员代表成立党员议事会,议事会会长由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议事会机构下设环保、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红白理事、老人妇女儿童说事、道德评议、文明新风等8个工作小组,参与村级各项事务。二是规范议事程序。设立村级“议事月”,每月召开1次议事会。制定《议事制度》,明确议事流程和32项村内重大事务议事内容。三是发挥议事作用。议事会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议定村(居)公益事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国家政策资源分配与处置等重大事项,助推村级发展。例如,在高渠镇共和解决杂柑产业发展问题上,党员议事会下设产业发展组主动介入,按照议事程序,逐户研究如何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并以社为单位落实包户工作任务。目前,全村连片发展杂柑产业3000余亩。

2.组建群众协商会,构筑干群关系“连心桥”。一是明确协商代理人。通过群众推荐、村委会推荐和个人自荐形式产生报名人员,经党员群众大会无记名投票,产生协商会成员,会长由村副主任担任。二是提高协商柔韧度。确定“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议事原则,制定议题审查“五议三不议”和“三步六环节”议事协商程序。各村(居)群众协商会具体议事章程由各自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群众会员制定,确保灵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增强协商自主性。群众协商会在党组织领导下,做到选择让群众说了算,实施让群众全过程参与,最终成效让群众评判,充分发挥了群众在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构建新乡贤理事会,构织基层治理“人脉网”。一是根据《盐亭县新乡贤理事会章程(试行)》,建立村(居)新乡贤理事会。采取5年聘任制,邀请本土籍在外成功人士担任“新乡贤理事会”理事,理事会会长由村(居)党组织书记担任。二是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利用节庆日开展连心活动,由村两委通过发送“一封邀请信”、书写“一封家书”、召开一次“赵蕤故里、乡情乡愁茶话会”等方式,将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外来乡贤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三是设立新乡贤“服务站”,为群众服务,为村两委出谋划策。服务站围绕“倡导孝老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服务工作,每半年邀请新乡贤作1堂道德讲座,利用新乡贤文化影响力教育引导群众向善向美,敦厚民心民风,形成讲孝道、讲道德、讲文明、讲发展的良好氛围。“两项”改革后,各村新乡贤“服务站”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等方式收集了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意见建议,汇集起来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集体资产处置、乡风文明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等25大类,梳理制定了议题清单,并根据关注度标记1至5星五个级别,提供给村(居)两委参考。村(居)两委参考商议后,优先解决靠前议题。四是建立善行义举“功德榜”。选树家庭美德、重诺守信等方面的新乡贤人物典型,以编写村歌、撰写村史、设公德榜等形式,把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理事长”“优秀理事”载入公德史册,吸引更多新乡贤关注并参与到理事会工作中,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新乡贤理事会成立以来,理事会成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村(居)提供产业发展、民生稳定、环境治理等方面作用发挥较大作用,比如,堠溪、章邦等8个村(居)通过新乡贤出资350万元,安装路灯339盏、维修道路13公里、修建道路7公里、维修桥梁2座。

三、工作启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党建工程,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也要有“日拱一卒”的干劲。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通过实践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关键。“两项”改革后,镇村区域面积增大、服务群众增多,党建和基层治理要落实到位,关键就是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党建是硬保障”的党建理念。作为党委书记要对主责主业做到精准定位,有科学谋划党建工作的思路,要将党建工作服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做到重点党建工作亲自参与相关研究讨论,提升工作实效。比如,在“三联三百三晒”“三会共治”党建工作在试点过程中,高渠镇党委书记每周亲自和试点村书记一起深入研究,亲自参加试点活动进行体验,在不断探讨完善中,以较短时间总结出一套规范模式并全镇开展。同时,基层党委还应该从严压实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求村(居)书记务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参加每一项党建工作。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抓党建、行动上不懈抓党建,才能正真实现“让基层强起来、重心重起来、治理实起来”的愿望,才能让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中流砥柱,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源动力。

(二)党员、干部和群众是核心。事业成败,关建在党、核心在人。一方面,我们要抓住基层党员、干部。基层要出成绩,我们首先要积极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让基层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中坚力量。比如,通过“党员议事会”在党内实现民主,发挥了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通过“三晒”党建工作的开展,让干部晒承诺、比业绩、亮风采,提振了村(居)干部的精气神,村级党组织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另一方面,我们要抓住群众。提升组织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比如,开展“三联三百三晒”“群众协商会”“新乡贤议事会”,是我们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的重要抓手,是我们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群众、新乡贤更多更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获得感,推动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表明,只有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核心位置,充分激活党员干部和群众内在动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才能落地生根、充满活力。

(三)解决问题是重点。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党员干部都不能仅仅坐在“互联网”上联系群众,而应该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村社户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用接地气的方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要立足于从三个层面解决群众问题:一是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二是通过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去归纳分析问题,达到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效果;三是无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做好解释或安抚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解决问题这一重点,基层治理才有意义和成效。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必须要依靠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监督有力的制度。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在制度机制保障下,用统筹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将党建工作充分融入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各领域,把党的建设与发展大趋势结合起来,与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党的建设这篇大文章就会越写越壮观。

四川省盐亭县高渠镇党委书记  汪晓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