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十年坚守 铸就体育美育“金名片”

来源:民生网2021-04-01 17:30:42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及更长远时期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在北京市二十一届合唱艺术节展演中获得“金奖”

10年之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简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开始招生,践行刘彭芝“爱与尊重”的教育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始终把体育和美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足球、篮球、艺术体操、啦啦操、花样跳绳、合唱、民乐、舞蹈等在全国、省(市)级大赛或展演中成绩突出,获得国际大奖3项,国家级奖项19项,市级奖项近100项,部分社团多次亮相国际舞台,铸就了学校体育美育的“金名片”,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学校创办名校的进程。

目前,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被评定“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校”、“首都文明校园”、“北京市优质高中校”等50多项荣誉称号,也是全国中小学生艺术体操项目中最具实力的学校。

体育磨砺品格 美育浸润人生

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经说过:“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英、美精神即是体育精神,民主政治亦即是体育精神。体验过体育中的竞争、团结、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力得多。”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谢泽运认为,体育不仅育身,更在育心,要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强大内心和健全人格。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培养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他曾经深入研究过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也系统学习过刘彭芝的教育思想,更是亲身见证了人大附中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名校的发展历程。

这些思想和实践准备,决定了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格局,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短短十年的时间,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能够迅速崛起,成为朝阳区的名校,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不仅开足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还开设了若干体育校本选修课程,发展学生多样的运动技能。打造精品体育社团,训练学生专业的运动技能。设计了丰富多样、全员参与的体育竞技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发扬体育精神和文化。

学校通过构建基础、拓展、高阶三层课程体系以及设计融合式实践活动,加强美育教育。基础课程不仅开足开齐美术、音乐、书法等课程,还自主开发了形体课程。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和学生兴趣社团。高阶课程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组建合唱团、民乐团等专业精品社团。每年举行融合式艺术节、戏剧节等,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施展特长,展现个性,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美的创造力。

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专门成立了体育艺术中心,直接向校务会负责,实施体育美育工作扁平化管理,拥有了更加高效率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完备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美育教师队伍,不仅注重配齐配强体育美育教师,而且更加注重他们的日常培养,通过师徒结对、集体教研、培训进修、课题研究与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体育美育教师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和教学实践水平,促进了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全员化、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

自建校以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始终将培养具有强健体魄的现代中学生和社会优秀公民作为学校的首要办学目标,注重整合体育美育资源,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推动体育美育全员化、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学生全员参与艺术展演,全员参加体育比赛实践活动。由此,提高了体育美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素养、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育人成效显著增强。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在礼仪、秩序、大道、规矩立于心中之前提下,诗歌和乐舞发挥引导、启发、梳理、整合的美育作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美育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围绕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和实施特色体育精品课程,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中考成绩,在全员普及中契合了体教融合之路。

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美育精品课程包括声乐、舞蹈、中国画、美术鉴赏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丰富审美体验的同时,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

体育精品课程则包括足球、篮球、艺术体操、武术、啦啦操、花样跳绳等,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发展运动专长,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同时,学校全面构建体育美育课程体系,积极研讨构建以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为主,以各学科渗透教育为辅的美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进行美育的主渠道作用,领先开设了舞蹈课,让学生在艺术课程中感受美、体会美、表现美、创造美,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随着学校的整体发展,艺术教育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变化,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分别成立表演类的合唱、舞蹈、民乐几个高水平社团,作品立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与提升,增强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更广泛认识与传承。

十年坚守,全员体育艺术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校体育艺术高水平社团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学校的足球队、啦啦操队、艺术体操队获得了朝阳区“朝跃”体育社团承办校称号,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获得了“朝跃”艺术社团承办校称号。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足球、篮球项目也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有着自己的位置和影响力。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在朝阳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获得冠军

以赛育人 铸魂润心

自建校之初,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常赛”就走在了前列,体育节、运动会、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一二九”合唱比赛、篮球争霸赛、校园足球联赛等等蓬勃开展,充分发挥好比赛的全面育人功能。

在学校体育艺术中心的组织下,全校每个班级的体育艺术社团团员成为班级体育艺术实践活动的核心和骨干,他们把在社团中学到的技术、管理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这些体育艺术实践活动中。

2011年,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创建。当年,全校学生人数并不多,但体育工作却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帮助这拨新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所新建的学校。

2012年5月,根据谢泽运的要求,时任体育组长的杨正英便提议并带领体育老师们成功举办了学校首届体育节,包括篮球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篮球绕杆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激发了他们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活力。

有班主任感叹:“体育节过后,班级的凝聚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纪律规则意识和团结互助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增强。”

主管体育和美育工作副校长杨正英强调,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只有通过竞赛才能发挥出来,要把每一个学生参与体育竞赛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体育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

随着体育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除了每年秋季举行全校田径运动会,学校在体育节上还增加了足球联赛、体育之星挑战赛等项目,还将广播操比赛调整为了啦啦操比赛,其中初中学生为指定的比赛项目,而高中学生则由她们自己创编,选择音乐,融合了舞蹈和啦啦操的比赛。

体育比赛有其独特的魅力,有欢笑也有泪水,但对孩子心灵来说都是很好的撞击与提升。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老师们会教给学生各项比赛的礼仪,各负责老师都会在赛前开会培训,让队员们明白各项目的基本规则和锻炼价值,使上场队员和非上场队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成为构成完整比赛的重要因素。全体学生提高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能够正确地看待输赢,学会享受比赛的过程。

建校10年,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从无到有,竞赛项目从少到多,参与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竞赛活动品质逐年提高,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

杨正英表示,未来的体育教师要加快理念转变,把体教融合理念落实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和训练中,带好学校各项目运动代表队,还要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校园体育运动,争取班班有自己的特色体育社团,有自己的体育文化,形成真正的体教融合局面,让人朝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和阳光。

三支足球劲旅 乘风破浪会有时

2014年,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初中男子足球队成立。这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第一支足球队,杨正英作为校园足球的领头人,亲自担任球队的领队,张玉扬作为球队的主教练,主抓学习与训练。

那一年,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足球梦”的开始。从此,一群足球少年开始追寻他们的梦想,在体育道路上亮出的一把“利刃”。那一年的6月,朝阳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举行,这支足球队最终以六胜一负、最高比分14比0的成绩摘得亚军,唯一输掉的一场比赛,是在决赛中遇到的对手为朝阳区的足球传统校。

对于一支刚成立的队伍来说,这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这群热爱足球的孩子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足球中享受到了比赛的乐趣,通过竞技比赛增强了体质,锤炼了意志。

2015年,朝阳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改名为“第一届‘金鹰杯’朝阳区中小学足球联赛”。在小组赛中,这支足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前四场比赛均以大比分战胜对手。最后一场小组第一的争夺战中,对手还是去年联赛的冠军,整场比赛踢得异常焦灼,难分胜负,最终1比2再次告负。

可以说,这一年的初中男子足球队队员是痛苦的,小组赛出局结束了本次联赛。但他们在思考,足球到底能给人们能带来什么?或许,热爱比输赢更重要,更要为强大的对手鼓掌,为拥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而兴奋,只有强大的对手,才能逼出更强的自己。

怀揣着对足球的热爱,这支男子足球队迎难而上,不畏艰难,越战越勇,每周都有大量超强度的训练,终于,他们在2016年至2019年参加了6次市区级联赛,均满载而归,在“金鹰杯”朝阳区中小学足球联赛中获得“冠军”2次、“亚军”2次,在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传统校)联赛获得“初中男子丙级季军”,在耐克北京市校园足球(市级)班级赛中获得了第四名。教练员张玉扬多次获得市区级“优秀教练员”称号。

如今,再回首考察这支初中男子足球队的发展,可以说2015年的“失利”让队员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白云偶尔会遮住蓝天,但蓝天永远在白云之上。

同年,高中男子足球队成立,张雪任教练员,带领队员设计出队徽、队旗、队长袖标、队服、吉祥物,并在这一年的朝阳区足球联赛中获得高中组亚军。第二年,获得朝阳区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第五名,在北京市“耐克杯”班级联赛中获得第四名,张雪获得了“优秀教练员”称号。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支球队先后获得朝阳区足球联赛高中组男子第五名、北京市足球特色校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五名、全国5人制城市赛高中男子季军、北京市校园足球精英赛高中男子第六名,并获得“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校高中男子精神文明奖”。

2016年9月,女子足球队成立。这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第三支足球队,她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多次大型比赛,姑娘们不畏强手,一路挥洒汗水,拼搏进取,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奋勇向前,追逐属于她们的梦想。

据教练员介绍,这支球队有信心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夺得朝阳区初中女子组冠军,进入北京市女足比赛前六名。

给我一方舞台 还你一段精彩人生

2011年9月,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开始招生,篮球队和艺术体操运动队也随之成立。篮球队的教练员从篮球实战规律出发,从基层篮球比赛的实际特点出发,从队员们的实际基础出发,克服了学校没有篮球特长生这一不利条件,科学训练,刻苦训练,以篮球运动育人,努力形成快、灵、准的比赛风格。

2012年,篮球队第一次参加朝阳区“阳光杯”中小学篮球联赛,取得了初中男子组第五名的好成绩。截至2020年,共获得“阳光杯”初中男子组亚军1次、季军2次和朝阳之星篮球联赛初中男子组亚军1次、第四名1次。

艺术体操是一项女子竞技体育项目,也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能够同时展示人体内在美与外在美。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艺术体操队组建时,仅有5名学生参与,再加上学生“零基础”、训练周期短、技术要求高、与学习时间有冲突等原因,校队几经解散。

教练员刘畅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 中学女生身心发育的过程中需要什么?照搬专业训练队的模式进校园是否行得通?训练目标锁定在竞赛成绩上是否符合教育初衷?艺术体操对学生的未来有哪些影响?面对家长的质疑学生的胆怯,我能做些什么?

在不断的追问中,刘畅深挖艺术体操项目的本源,将竞技项目课程化作为突破口。从那时开始,她不再从一个教练的角度,而是教师的身份出发,来看待艺术体操。

“你的梦想有多执着,这个世界上就有多少人来帮助你。”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与磨难,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刘畅见证了人朝的迅速发展,人朝也见证着她的快速成长,那似乎遥远而不可及的梦想近在眼前。

2016年,艺术体操队接受教育部选派,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六届亚洲儿童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的比赛,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2018年5月,再次被教育部选派参加“201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的角逐,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学校舞蹈团在2012年建立,该团以专业为标准,以原创为追求,多次参与教育部、文化部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他们的舞蹈《这山、那水》在朝阳区学生艺术节与“艺术之星”两岸学生展演比赛中荣获群舞组一等奖;《假日的校园》荣获第十八届学生艺术节舞蹈展演朝阳区一等奖、北京市银奖、全国校园舞蹈比赛二等奖;《顶水舞》荣获北京市第二十二届学生艺术节金奖 ……

啦啦操起源于部落仪式,后来发展成为美国足球、篮球、橄榄球等体育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啦啦操队成立于2014年,第二年就获得朝阳区中小学生比赛初中组创编动作二等奖。从此,这支啦啦操队不断壮大,以自己的实力和风格,不仅在学校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中承担表演任务,而且在朝阳区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北京市啦啦操锦标赛和全国啦啦操联赛中,屡创佳绩,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第一名和第二名。

花样跳绳队于2015年组建,第二年就获得北京市中小学花样跳绳比赛中学组二等奖。从2017年至今,在北京市中小学民族体育节获得中学组花样跳绳三等奖2次、二等奖2次,并在北京市中小学跳绳精英赛集体花样规定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和自编赛中学组特等奖,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花样跳绳中学组规定套路二等奖、自编组三等奖。

民乐团在带团教师管理和外聘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短短几年的时间,获得了第八届“国戏杯”北京赛区(民族器乐)集体项目的“一等奖”,合唱团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北京市艺术节展演中均获得“金奖”。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合唱团赴台湾学习交流

“给我一方舞台,还你一段精彩人生”。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众多特色鲜明的社团中,有一支社团的成员是清一色的女学生,而且享有盛誉。它就是成立于2017年的拉丁舞社团。方雪青老师言传身教,勇于创新,稳抓基本功的训,把体育舞蹈竞技精神逐渐转化为同学们优良的学习品质。她遵循“乐教善思、巧学精练”的原则,采用“以爱育爱、以趣激趣”的方法,带领社团登上了维也纳国际艺术大赛的殿堂,先后7次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各类体育舞蹈大赛,夺得一、二、三等奖达90多项。

2019年,花式篮球队正式组建。同年6月,参加北京市花式篮球比赛,获得团体赛三等奖。同年12月,参加北京市花式篮球单项挑战赛,吴思远等3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张柏峰等5位同学获得二等奖,还有8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和优胜奖,教练员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0年,在北京市青少年花式篮球比赛中,齐鸿铭同学获得单手转球一等奖。同年9月,初二(7)班陈舒晴同学获得“2020西班牙国际动漫艺术大赛中国区大赛”少儿组金奖。

近10年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学生有“身披国旗征战国际赛场的小英雄”,有“让人朝引以为豪的中高考状元”,有学生从入门到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仅用了三年时间,有更多学生获得国内外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培养对象的发展质量上,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际结果如何,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用事实和一组组数据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在2020届高三毕业典礼上,谢泽运寄语人朝学子:锤炼一颗强健之心,以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锤炼一颗爱美之心,善于发现美,积极创造美;锤炼一颗仁爱之心,以悲天悯人之心体察人情冷暖,始终散发人性美好的光芒;锤炼一颗正义之心,始终明辨是非,恪守人间正道;锤炼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生命中一切的美好,自然就会发现自己也一直被世界温柔以待。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