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蒋富安:峨景寒灯映青骨

来源:民生网2021-04-03 17:09:41

连日的阴雨,早早地为美姑蒙上了一层深秋的凉意,像是祭奠着在这片脱贫攻坚热土上逝去的年轻生命。他叫蒋富安,生前系凉山州审计局干部、美姑县九口乡四峨吉村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8月22日在九口乡因病去世,年仅26岁。

舍小家为大家,他是好儿子好丈夫

“8年前,州民中,我们隔楼遥望;6年前,在民大,我们相遇相识;5年前,我们共赴财大,从此相知相伴;而今,我们牵手连心,共度余生。”这是蒋富安给妻子的信,简单的字句,却道出了两人相爱的艰辛,走过的年月,盼守的未来。“可是,婚后仅半年时光,你却说话不算话啊!”

2016年1月2日,苦恋6年的爱人终于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当时正在休婚假的蒋富安想起村里泥泞的小路、破旧的房屋、贫困的群众。新婚第四天,他就急忙赶回四峨吉村,从此夫妻分居两地。

时值交通大会战关键时期,道路艰险泥泞,虽只相距了140公里,却是一两个月也难得见上一面。妻子也很体谅他,在“大家”面前,他们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小家”,割舍新婚的牵挂。不知道他是否还经常在灯下加班;天凉了是否会多披件外衣;忙的时候能不能顾得上吃口热饭。

蒋富安是家里独子,父母长期患病,2个妹妹都还在读书,家庭生活困难,全靠他一人补贴家用。噩耗传来,蒋富安父母拖着欠佳的身躯,坚持连夜从盐源老家赶往美姑县九口乡,说一定要到儿子工作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一路上,手里紧紧攥着儿子的照片,生怕一松手就会失去。

蒋富安生前同事、九口乡勒合村党支部书记罗小松说:“8月20日,他说有事需要请假(其实是母亲身体不适),原本请了4天,22号就提前回来了,当时看到他舟车劳顿,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敬佩。可谁又会想到,几个小时后,他就这样突然走了!”

为民排忧解难,他是好党员好干部

“这个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我们这样的贫困村,能不能吃得下我们农村人的这份苦?”四峨吉村党支部书记石一尔前回忆起第一次和蒋富安见面的印象。

随后的工作中,蒋富安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大家的质疑。因四峨吉村缺乏食宿条件,九口乡党委安排蒋富安吃住在乡上,他每天开展驻村工作,都要走4、5公里泥巴路才能到村里。“记得是他刚来不久,有次村上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开完会,天都快黑了,我们说找个面包车送他,他硬是不同意,坚持要走路回去。”四峨吉村二组组长惹格夫格回忆到。那次之后,蒋富安经常带着村组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精准调研村情户情、精准识别出贫困户32户114人;那段日子,他走烂了3双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的身影也走进了村民的心里。

四峨吉村最困难的要数欧其作格和马日古两家,蒋富安因此也特别关照他们。欧其地伍清楚地记得蒋书记每一次对自家的关怀帮助。“村里发放马铃薯种薯时,按照户数每户能分到300斤。考虑到我家的特殊困难,他为我家发放了500斤。”除此之外,大米、清油、御寒衣物也是蒋富安常常送给欧其地伍家的“礼物”。

56岁的马日古和妻子阿尔阿子育有4个子女,其中老大、老二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蒋书记给过我家400块,一次是给3个娃娃每人100块;一次是来看望我们时,又塞了100块给我。”马日古说。望着门前新安装的水管,不会汉语的阿尔阿子只用了一个词形容蒋富安,“瓦吉瓦!(好得很)”。

四峨吉村的群众对蒋富安还有这样的记忆,他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村民家中开展政策宣讲、禁毒防艾、“四好”家庭创建、移风易俗等活动;积极走访动员,将50多个适龄儿童送到了一村一幼教学点就读;把6名孤儿送进大桥爱心学校;为1名高中应届生争取到了5000多元的爱心资助;协调原单位和公益组织,为村里的贫困户和孩子发放御寒物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蒋富安的驻村工作日志这样记到。

聚焦脱贫主业,他是好路基好灯塔

蒋富安拟定了《四峨吉村脱贫攻坚规划》后,立即对接县委的“三借三还”滚动造血脱贫模式,实施了“借薯还薯”项目。“今年1月,他为村里争取到2万斤的马铃薯青薯9号种子,并引进了复合肥,挨家挨户动员全村群众进行高产示范种植,8月份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获了6万余斤,村民高兴地给他取了个‘洋芋书记’的绰号。”四峨吉村驻点干部陈小飞说。

不止是“洋芋书记”,大家眼中的蒋富安还是个“厚脸皮书记”。生活中沉默内向的他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先后实施了“借薯还薯”项目、青花椒种植项目和“借羊还羊”项目,争取了产业发展资金、水利修复资金、通村路建设资金300余万元。

在蒋富安的办公室,一个个整理归档的文件袋里面放满四峨吉村脱贫攻坚的各类资料。陈小飞劝他,这些材料放在电脑里面就行了,既方便查阅,还不占空间。不料蒋富安断然拒绝:“万一电脑出问题怎么办?这可是我们父老乡亲的期盼。”

“主要通村干道于2012年修通,从九口村到四俄吉村为泥巴路,下雨天路湿滑难行。运输以人背马驮为主,目前村民最大的愿望是实现水泥路通村。”

“村‘七有’,目前已实现了移民搬迁、幼儿园、通水通电等5有,硬化路、医务室、民俗文化坝子等几项还需努力。”

“截至目前,全村有71户美姑山羊养殖户。尚有部分贫困户需要实施“借羊还羊”项目才能达到脱贫标准,经走访了解,共23户贫困户有养殖意愿。”

翻开蒋富安的驻村工作日志,记录着一条条四峨吉村2016年脱贫摘帽存在的实际困难和解决办法。然而,亲手写下这些的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将“承诺”一一实现了。

8月23日,蒋富安父亲在九口乡收拾蒋富安遗物,临行时带走了2本荣誉证书:“凉山州双联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美姑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四朝布衣四时新,峨景寒灯映青骨。吉谶九州适黎黍,村晓人烟照明月。”这是蒋富安驻村后写的诗,他生前常说:“别人的快乐各有原因,而我的快乐就是四峨吉村群众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

(侯雅楠)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